金代文学家王庭筠生卒年考辨

时间:2022-08-30 01:15:19

金代文学家王庭筠生卒年考辨

摘要:王庭筠是金代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领域都有精深造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献中对其生卒年的记载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说生于天德三年(1151),卒于泰和二年(1202),享年五十二岁;一说生于正隆元年(1156),卒于泰和二年(1202),享年四十七岁。结合王庭筠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和交游状况,可以考订王庭筠生卒年的确切时间为生于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卒于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十月十日,享年五十二岁。

关键词:王庭筠;生卒年;秋山应制诗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3-0107-03

王庭筠,字子端,号雪溪翁、黄华山主,又作黄华老人,金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州市熊岳镇)人,金代杰出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撰有院本《卷帘记》、《丛说》十卷、《辨》十卷等,可惜多已散佚。除此之外,王庭筠又是一位著名书画家,书学米芾和黄庭坚而别自名家,画则长于山水、墨竹,蜚声于金明昌、承安年间,为世人所推崇。元好问盛赞其“文采风流,映照一时”①。王庭筠病卒之后,金章宗深为惋惜,“诏有司赙钱八十万以给丧事,求生平诗文,藏之秘阁。未几,以御制诗赐其家,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又以才选,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兹云亡,玉堂、东观,无复斯人矣”②。

关于王庭筠的家世、生平和著作,以金毓黻先生为代表的近现代学者网罗遗逸,详加考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王庭筠的生卒年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遗山集》和《金史・文艺传》本传中虽然标明了王庭筠卒年为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但是见在各种文献中都缺乏对于王庭筠生年的确切记载,只能由卒年和在世时间推算得出。而王庭筠在世时间却存在两种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以《中州集》和《金史》为代表,其中《中州集》丙集卷三“黄华山主王庭筠”条载:“未几复应奉,稍迁修撰。卒官,年四十七”③;《金史・王庭筠传》也称:“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明年卒,年四十有七。”④ 第二种说法则源于《遗山集》,在该集卷十六《王黄华墓碑》中记载:“泰和壬戌冬,内翰王公卒于京师……春秋五十有二。”⑤ 泰和壬戌即泰和二年(1202)。据此,现行工具书对其生卒年也便有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生于天德三年(1151),卒于泰和二年(1202),享年五十二岁。见于《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索引》等。

第二,生于正隆元年(1156),卒于泰和二年(1202),享年四十七岁。见于《辞海》、《金代文学家年谱》、《中国历代人名辞典》等。

二说虽然各有文献依据,但是存在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在未能找到更为可靠的证明材料之前,第一种说法要略占优势。金毓黻先生就持此种观点,并对存在的差异给予了解释。他认为:“按《中州集》及墓碑同为元氏一人之作,而于先生卒年彼此不同,何也?《中州集》撰成于宋理宗淳九年己酉,张德辉后序所谓‘己酉秋始锓木以传’是也。先生墓碑则撰于理宗宝元年癸丑( 即元宪宗三年),碑中所谓‘癸丑夏六月,某客燕中’是也。《中州集》盖据所闻书之,故谓年四十有七。墓碑则据其子万庆面请书之,故谓春秋五十有二。一则有撰述先后之分,一则有传闻面询之异。自以得于其子及撰述在后者为得实,此又不待言也。”⑥

金毓黻先生此解于情于理似乎颇为通达,然而也有未安之处。首先,《遗山集・王黄华墓碑》载碑文书写时间是“癸丑夏六月,某(元好问自称――引者)客燕中”⑦,“癸丑”为宋理宗宝元年(1253),距王庭筠卒年泰和二年(1202)为五十一年,而碑文中却称“万庆为言先公之殁四十余年矣”⑧,二者在时间上显然不符。金先生对此辩说“四十余年之语亦有未审,盖先生于撰文时推算未密而为此约略之辞,或据其家行状叙入,未及改订”⑨。此说未免牵强,历史上碑铭墓志的撰写,虽然多有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掺杂其间,但就总体而言,仍然是对逝者一生功德勋业的高度概括,往往具有盖棺论定的意义。因此,不论是逝者家属,还是碑志撰者,其态度多是虔敬端肃的,鲜有轻漫戏诋之心,尤于其生卒年更会秉笔直书,无造假之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元好问所撰碑文之时距王庭筠离世的时间为四十余年,这一点碑文中已经明言出自王庭筠之子万庆之口,“推算未密”的解释恐难以服人之心。其次,《中州集》的编撰时间虽要早于《遗山集・王黄华墓碑》,但是仅以时间先后作为可信度的唯一标尺,在逻辑上也未必经得起推敲。尤为关键的是,《中州集》是金代著名作家元好问编选的金代诗歌总集,所收249人诗作并附作者小传,而《王黄华墓碑》的作者也是元好问,同一个作者对于同一个对象的享年记载竟然出现长达五年的偏差,其中的原因,金毓黻先生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说。

笔者不揣浅陋,在现存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王庭筠的生平经历和诗歌作品,尝试对王庭筠的生卒年加以考述。

据《金史・王庭筠传》记载:金章宗因王庭筠博学多才、“文艺颇佳”,于明昌元年(1190)三月召试馆职,王庭筠虽然中选,但由于御史台言其在馆陶时曾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遂不复迁。明昌三年(1192)被召为应奉翰林文字。明昌五年(1194)八月,迁为翰林修撰。承安元年(1196)正月,“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职”,“承安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三十余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七”⑩。从这一段记述中可知,以坐赵秉文上书事为界,王庭筠一生之中任职翰林的时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昌三年(1192)至承安元年(1196)正月,为期约四年;第二阶段从承安四年(1199)复起至泰和二年(1202)十月离世,为期约四年,首尾合计约为八年。而本传又称王庭筠卒后,金章宗即“以御制诗赐其家,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又以才选,直禁林者首尾十年”{11}。案禁林为翰林院的别称,章宗悼诗引文中明称王庭筠供职翰林首尾十年。前后相较,出现了两年的时间差难以弥合,不禁让人疑窦顿生,同时也让笔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史书记载的王庭筠去世时间泰和二年(1202)以后,他有无可能再继续任职翰林两年时间?

前引王庭筠生卒年的两种代表性观点虽然存在很大分歧,但有一点二者却是相当一致,即王庭筠的卒年在泰和二年(1202)。这一点无论是在《金史・王庭筠传》中,还是在《遗山集・王黄华墓碑》中,都无疑辞,在金代文学研究领域也从未被人置疑。然而,问题的关键点正在于此。事实上,王庭筠在泰和二年(1202)之后仍然在世两年的假设虽然大胆,但绝非异想天开,王庭筠的诗作为我们提供了比碑版、史册更为确凿的证据。在《中州集》卷三所录王庭筠二十八首诗中有《忆川》一首,金毓黻先生所辑《黄华集》中也收入,诗云:“极目江湖雨,连阴甲子秋。青灯十年梦,白发一扁舟。”{12}题中所说的川,又名水,为作者宦游所经之处。全诗短小凝练,为常见的即景抒怀之作,诗中的“甲子”二字却不同寻常。众所周知,古人以干支循环相配纪年,考泰和二年(1202)为壬戌年,泰和四年(1204)恰为甲子年,《忆川》一诗必当作于此年,因为王庭筠并未经过另外的甲子年,因此,王庭筠于泰和四年(1204)必然在世当无可疑。而王庭筠卒年也应在这一年,也只有卒于此年,方能合乎前文所引金章宗称其“直禁林者首尾十年”的历史事实。又《遗山集・王黄华墓碑》称其“年罹此不幸,春秋五十有二,实二年十月之十日也”{13},元好问虽然误记王庭筠卒年为泰和二年(1202),而具体日期却不当有误,因此王庭筠离世的确切时间当是泰和四年(1204)十月十日。《忆川》一诗应是王庭筠绝命之年回首往昔的感怀之作,诗境阴郁萧瑟,怅惘颓伤。诗中“十年”所指,应是从“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职”的承安元年(1196)正月算起,至泰和四年(1204)十月为止,前后几近十年。在此期间,王庭筠先后经历了牢狱之灾、仕途坎坷、亲老亡故、病痛缠身等一连串沉重的人生打击,消磨了满腔豪情,身心憔悴,转而投身于佛陀经卷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诗中故有“青灯十年梦,白发一扁舟”之句。

王庭筠卒年时间确定之后,文献中存在的抵牾之处也就迎刃而解了。《遗山集・王黄华墓碑》所云“癸丑夏六月,某客燕中”之“癸丑夏六月”,即宋理宗宝元年(1253)六月,上距王庭筠卒年1204年十月尚不足五十年,方合于碑文中所称“万庆为言先公之殁四十余年矣”,不存在时间上的冲突,自然也用不着金毓黻先生“推算不密而为此约略之辞,或据其家行状叙入,未及改订”的回护之辞了。对王庭筠的享年,《中州集》和《金史・王庭筠传》中的记载与《遗山集・王黄华墓碑》中的说法相差五年。由元太师脱脱主持修撰的《金史》,其所依据的主要史料是《金朝实录》、《国史》以及王鹗所撰《金史》底本,而《金史・文艺传》中的人物传记则主要取资于元好问的《壬辰杂编》、《中州集》和刘祁的《归潜志》。从文字比照来看,王庭筠传记材料大多来自《中州集》,内容则是元好问根据传闻和其他材料整理而成;而《遗山集・王黄华墓碑》的内容则源于王庭筠之子万庆嘱托元好问撰写碑文时的述说或提供的家传、行状等原始材料。把两种说法进行比对,结果当然如金毓黻先生所说的面询胜于传闻,后说优于前说,享年为五十二岁的说法应该是合乎事实的,元好问据此在《遗山集・王黄华墓碑》中进行了修正。

在王庭筠享年四十七岁与五十二岁这两种说法之间,我们认为后者应当属实,这不仅仅因为如金毓黻先生所言的缘故,而且还有另外的可资参考的依据。首先,刘祁《归潜志》卷一载赵秉文传称“公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字子端――引者)”{14}。赵秉文的生卒年文献记载略有差异,《归潜志》载其“天兴改元夏四月卒,年七十三”{15},而《金史》本传则云“是年(即天兴元年――引者)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16}。案金哀宗天兴元年即1232年,由此逆推,则赵秉文的生年当在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或正隆五年(1160),王庆生在《金代文学家年谱》中则称赵秉文的生年为正隆四年(1159){17}。倘取王庭筠在世时间为四十七年,按照《金史》本传卒年推算,则王庭筠的生年当为1156年,王、赵二人年龄相差不过三四岁,即便王庭筠少年聪慧,文名早立,也不太可能出现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的情形,两人必定要存有较大的年龄差距,足以容许赵秉文年龄尚幼而王庭筠业已成名的前提成立,才能合乎情理。因此,取王庭筠在世时间为五十二年,其生年在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即王、赵二人年龄相差六七年,则较为可信。其次,元好问应王庭筠之子万庆相请撰写碑文,时间交待为“癸丑夏六月”,即宋理宗宝元年(1253),上距王庭筠生年贞元元年(1153)恰好是一百周年,为了纪念先人的百年诞辰,正是万庆不辞劳苦,恳请元好问援笔作文的良苦用心之所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间接证实了以上关于王庭筠生卒年的推断。

确定了王庭筠的卒年,其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作年一事也获得了解决。明宋濂在《题王庭筠秋山应制诗稿》中曾云:“金源之制,每岁以正月如春水,九月幸秋山。……尔诗既题曰奉旨而作,虽不能必于何年,其决在禁林之日矣。”{18} 《金史》记载金章宗于泰和元年九月七日始发京师,行幸秋山,王庭筠秋山应制诗序却称九日始发,二者不一。因此,宋濂对扈从秋山应制诗的作年表示了某种怀疑。今依王庭筠卒年为泰和四年(1204),其扈从秋山一事当定于泰和三年(1203)秋为是。据《金史》卷十一记章宗于泰和三年“秋七月丙午幸香山,己酉如万宁宫,甲寅还宫。八月辛未猎于近郊,癸酉猎于香山,戊寅如万宁宫。庚辰以护卫石和尚为押军万户,率亲军八百人、武卫军千六百人戍西北路,癸未还宫”{19},王庭筠应制赋诗应在此期间。

注释:

①③ 元好问:《中州集》丙集卷三“黄华山主王庭筠”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5、146页。

②④⑩{11}{16}{19} 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32、2732、2731-2732、2732、2428、248页。

⑤⑦⑧{13} 元好问:《遗山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0册,第182、183、183、182页。

⑥⑨{12} 王庭筠著,金毓黻辑《黄华集》,辽海书社1984年影印版,第1855、1855、1825页。

{14}{15} 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17} 王庆生:《金代文学家年谱》上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18} 宋濂:《文宪集》卷12,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62册,第614页。

作者简介:杨继刚,男,1972年生,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9;王齐洲,男,1951年生,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上一篇:心灵和谐的内涵和途径之探析 下一篇: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不同的文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