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问题”学生体育疗法的实验性研究

时间:2022-10-20 01:42:04

初中“心理问题”学生体育疗法的实验性研究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初中生一般处在12―14周岁年龄段,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也是敏感多变的时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而且,学生由于面临着学业、升学和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困惑,心理病态是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心理方面的疾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城乡中小学生有16.53%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等现象。中学生某些轻微的心理异常如不及时疏导和矫治,有可能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危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学校在健康教育观念上仍停留在身体健康教育方面,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很薄弱。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出了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所以,在提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体育活动对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辅治疗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实验对象与时间

1.1实验对象

以我们学校新初一15个班级共839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1.2实验时间

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体育课除外,每周4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对每位初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7个问题进行回答“有”还是“没有”。这7种情况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大部分心理问题。初一共有836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2.2数据分析与活动对策

孤独、怪僻型:有103名学生回答A。这些学生大都自卑,而引起自卑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有的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如身材矮小、长相不美、身体缺陷,等等。也有一些自视甚高的学生有孤独感。这些学生不太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总是独来独往,缺乏交流。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进行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腼腆、胆怯型:有311名学生回答A。他们胆子小,做事怕承担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这种表现在女生当中相当普遍。对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等活动,条件有限的可进行一些比如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的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学生的胆子大了,敢于表现自己了,处世老练了。

优柔寡断型:有89名学生回答A,说明这类学生不是很多。这些学生处理事情常犹豫不决、不果断。这些学生要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使学生更加果断。

急躁、易怒型:有267名学生回答A。这些学生比较多,他们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做事不够冷静,这些都属于急躁、易怒型。这样的学生应该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持久的体育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帮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学习焦虑缺乏信心型:有485名学生回答A。这类学生最多,可能与考试太多和升学压力太大有关。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促进学习。这里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学习焦虑形成初期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如果真的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斥责、批评和歧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过强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另外,成绩排队、选择学校、中高考压力等也是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这些学生可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段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各种考试不再害怕。

遇事过分紧张型:有268名学生回答A。这类学生也较多,可能与缺乏自信有关。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过度紧张、失常(如考试),那就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自负、逞强型:有168名学生回答A。这类学生好逞强、易自负,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目中无人。对于这类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活动,如体操、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不断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基本上每个学生的回答里总有一项是A,也有几项回答A的,一项不选的几乎没有,说明一点心理问题没有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选A的情况经常发生,或选A的项目较多,那么心理有障碍是明确的,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发生意外。

3.数据对比和结论

从2010年9月开始,对初一15个班(除每周2次体育课加4次体育课外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活动疗法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到2010年9月,我们再进行了一次初一学生的调查问卷。情况如下:(1)孤独、怪僻型有77人;(2)腼腆、胆怯型有234人;(3)优柔寡断型有68人;(4)急躁、易怒型有157人;(5)学习焦虑缺乏信心型有245人;(6)遇事过分紧张型有68人;(7)自负、逞强型有79人。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结果表明,每一项的人数都在减少,有的十分明显,有的不是太明显,说明有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体育活动就能治疗好的,需要心理医生配合等治疗。但体育疗法作为辅治疗其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现在原来很不爱运动的学生变得也爱运动了,学生们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丢掉了胆怯心理,遇事也不再那么紧张了,对自己也有了很清醒的认识。我认为进行体育活动治疗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4.实施体育活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方面,在实施体育活动疗法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表现出坚定的信心,积极向上的态度,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愉快的心境、饱满的精神,主动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把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让学生上课感到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4.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情感交融和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师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能否做到公正无私,关系到师生能否正常交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和帮助是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情绪的基础。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玩”,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安全感。

4.3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练习难度

当体育锻炼作为弥补心理缺陷、塑造健全人格的训练形式时,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运动训练和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至少30分钟以上,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3个月为一周期,一般进行4个周期。要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且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出现疲劳和过度疲劳的现象。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具有差异性。体育活动中,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合理地选择和安排练习难度,防止学生出现紧张、胆怯、焦虑、恐惧的心理。选择和安排的练习难度要符合学生能否接受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练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完成练习成功的快乐。

4.4引导学生能逐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识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总之,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设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情境教学初探 下一篇: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