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延伸:陕湘琼深穗五省市标准化建设各有特色

时间:2022-10-20 08:21:47

案例延伸:陕湘琼深穗五省市标准化建设各有特色

1. 陕西:出台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将设立标准化贡献奖

2011年1月26日,陕西省政府出台《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通过设立“陕西省标准化贡献奖”,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市、县、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把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等保障措施,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使标准化战略成为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技术保障。

根据《纲要》,到2020年,该省将力争使重点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水平,部分优势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纲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节能环保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为确保标准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实施,陕西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陕西省标准化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完善保障措施,设立“陕西省标准化贡献奖”,制定标准化贡献奖奖励办法,省财政每年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各市、县、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预算,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出资参与标准化活动,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并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标准化宣传和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

2. 湖南:瞄准10个领域推进标准化

2011年3月2日,湖南省推进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今年,该省将瞄准现代农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食品质量等10个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

目前,全省14个市州已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会议要求,今年半数以上的县(市区)要启动标准化战略,并出台推进标准化战略的相关举措,力争在现代农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食品质量、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10个领域,推进标准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提出,湖南省要大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优势产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烟花爆竹国际标准化;积极推进稀土材料国际标准化工作,完成轨道交通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加强文化创意、中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服务农业现代化;加强有色金属、红色旅游、物流等支柱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3. 海南: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

今后5~10年全面提升海南标准化水平

2011年3月16日,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海南省标准化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标志着该省已全面启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这是海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意见》指出了海南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海南今后5~10年内全面提升海南标准化水平的纲领性文件。海南省实施标准化战略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该省标准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建立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服务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实施和应用标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与法规、规章更加协调配套,支撑法规、规章有效实施的作用明显,标准化工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全省服务产业、新兴工业等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旅游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海南,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在海南的数量达到10个;全省各市、县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80个,热带水果、无公害瓜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培育海南名牌农产品80个以上。

根据《意见》,海南省在2011年至2015年,每年将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每个市、县不少于2个,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每年制定服务业、农业、环保、新能源、安全、卫生、资源节约(节水、节地、节能)和地理标志产品等方面的地方标准50个左右;到2020年,地方标准总数达到800个左右,建立起科学合理、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标准化,携手质检总局建设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

2011年6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海南省政府在海口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确定了国家质检总局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13项重点工作,和海南省政府支持海南质检事业发展的11项重点工作。在签约仪式上,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说,未来5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质检工作对于海南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将全面加强与国家质检总局的通力合作,全面落实好支持质检事业发展的工作,大力实施标准化的名牌战略,强化质检系统的基础建设。此次省部战略合作的每项重点工作都包含具体项目和要求,措施针对性强,内容充实,对促进海南的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明确,出台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将海南相关特色地方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设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质检总局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13项重点工作是,支持海南把“质量兴省”工作作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手段,支持海南实施便利快捷的检验检疫通关措施,支持海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支持海南大项目建设和发展新型工业,支持海南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海南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支持海南大力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支持海南免税店建设和实施旅游购物优惠原产地签证,支持海南发展外向型热带现代农业,支持海南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支持海南质监系统能力建设,支持海南检验检疫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和检测能力建设,支持海南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和海洋旅游经济。

海南省政府支持海南质检事业发展的11项重点工作是,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兴省工作,大力加强口岸建设与开放,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深化省部共促农产品扩大出口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支持建立口岸疫情疫病预警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质监系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质监系统基础建设,支持检验检疫“科技兴检”。

4. 深圳:专利与标准化融合推进

从专利的竞争到标准主导权的争夺,是国际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深圳,一大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在经历国际市场竞争的历练之后,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之路。仅在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三年来,园区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037项,其中国际标准246项,国家标准344项,行业标准447项,产生了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成果。

顺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2007年,正式《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2009年,又相继出台了《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和《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当年对243个标准化项目资助奖励总额达2906万元。2007年至2009年,深圳市财政总计投入9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同时加大对国际国内标委会秘书处的引进力度,已有2个国际工作组和19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落户深圳。

2009年进行的深圳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新设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了原市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能。主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部门被整合了,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工作受到削弱。有关专家认为,机构改革后,将有利于推进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和商业秘密的高层次融合,有利于实现专利技术与标准的捆绑,从而增强我国技术在未来国际产业标准中的发言权。深圳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推进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契机。2010年11月,知识产权、标准化两个领域的发展规划被整合成《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并向社会公布。《纲要》明确提出了5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创新能力突出、运用保护有力、体制机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强市,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结合的示范城市”的目标。

产业联盟是推进专利和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形式。过去由于体制的原因,行业内既有专利联盟,又有标准联盟,两者并存且缺乏沟通。如今,两个联盟同属一个部门主管,在政府部门推动下,钟表、珠宝等多个行业的专利、标准联盟建立了融合协调机制,整体推进企业的专利和标准化工作。作为半导体照明(LED)产业聚集地,深圳市有LED产业上中下游企业1100多家,2009年产值达245亿元。LED产业作为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企业专利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原LED产业标准联盟和专利联盟整合成了新的LED产业专利和标准联盟,40多家骨干企业成为联盟成员,以此为平台,专利和标准工作融合推进,行业创新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根据《深圳市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到2015年,深圳市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将累计达2000件以上;落户深圳的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将达到50家;全市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的示范企业达到200家。

5. 广州出台首个标准化创新奖,最高一次性奖40万元

2011年3月24日,《广州市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在广州质监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这将是广州市出台的首个标准化创新奖励管理办法。据悉,凡广州市开展的标准化项目,只要符合相应的要求,最高将可一次性获得40万元的奖励。该奖项原则上每两年评审一次。

有效采用国际标准亦可申报

标准先行,可推动占领产业高地。广州近年来尤其注重标准化工作。根据《征求意见稿》,凡在广州市注册(登记或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标准化项目,符合本办法所列奖励范围的,可申报标准创新奖。奖励范围包括:主导标准研制、参与技术性贸易壁垒(WTO/TBT)应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尽管没有研制标准,但如果采用国际标准取得显著成果,也可以申报奖励。对此,市质监局将组织专家,成立标准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原则上由市标准化专家库专家组成,开展标准创新奖的最终评审工作。

奖项两年评审一次

纵观广州,之前萝岗区就率先设立了区级“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一次性给予20万元,有效推动了标准化工作。今后将推出的广州市级标准创新贡献奖,原则上每两年评审一次,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按照申报项目的创新程度、技术水平、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而根据评审情况,各级别奖项可有空缺。其中一等奖的评审标准为:主导研制的标准创新性强,主要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开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工作,并发挥重大的作用;或者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一等奖每个奖励金额40万元,二、三等奖的奖金分别为20万元和8万元。

《征求意见稿》强调,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剽窃、侵夺他人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标准创新奖的,由市质监局撤销并追回奖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单位,两年内不得参加评奖。据悉,正式办法自实施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相关链接

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

跨入21世纪,WTO、ISO、EU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出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这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国际标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突出重点课题和重点领域是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WTO/TBT协议中规定了世界各国和国际标准化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义务。国际标准化机构在制定国际标准过程中,要确保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文件公开)、开放性(参加自由)、公平性和意见一致(尊重多种意见);要确保国际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EU标准化战略强调要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2010年发展到25个国家),要统一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进行标准化提案,要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形成欧洲地位,加强欧洲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均把确保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国际标准化战略、标准化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的协调、实施,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其实他们的标准化战略的重中之重还是国际标准化战略。 EU也把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重点,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统一进行标准化提案,要在国际标准化中形成欧洲的地位,所以EU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具有绝对的优势,美、日和EU相比,也深感处于劣势。

在战略实施上,各国都将重点放在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重点领域中,日本将信息技术的标准化、环境保护的标准化等放在重点领域的17个标准化课题上。美国和加拿大将健康、安全、环境、贸易、产业等方面的标准化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科技开发与标准化相统一

各国在研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将科技开发与标准化政策统一协调。美国规定:NIST参加ANSI的理事会,对ANSI举办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计量测试领域的专家,参加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科研人员参加标准化活动和参加标准制订情况均作为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按照参加标准化活动多少打分 )。NIST的 300名计量测试专家参加过1200多个标准的制订工作。1999年度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有2832人参加了标准化机构的活动,利用标准2669个。

日本在2000年4月制定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总体战略)"中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普及和应用技术开发成果的观点,把标准化作为通向新技术与市场的工具,深刻认识以标准化为目的研究开发的重要性。日本还规定要将科研人员参加标准化活动的水平作为个人业绩进行具体考核。目前,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产品评价技术基础机构等科研专家分别参加了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标准分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标准化活动。

亟待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

发达国家为了有效推进国际标准活动,注重培养熟悉ISO/IEC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日本为了更好地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准备大量培养以民间企业为主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对国际标准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英语水平高,有渊博的知识,是该领域的技术或标准化的专家;掌握整个国际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动向;知道自己所属企业、产业在国内及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位置,以及与该技术有关的国外企业和产业的动向;懂得该领域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有关国家政府的政策策略等;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分向有关各国和各企业的专家说明采用日本标准提案将会给世界带来的好处。这样的人才可通过MOT的研究和教育来造就。MOT比MBA增加了很多技术要素。在美国,设MOT硕士课程的院校已超过100所,欧洲和亚洲各国近年也加快了创建这种院校的步伐。

事实、论坛、协商三标共进

“事实上的标准”是通过控制市场来确定技术上的主导权的。由公共机构制订的标准称为“公共标准”。

处于事实上的标准和公共标准之间的标准,是论坛标准或协商标准。国际标准最近变化的特点是,论坛或协商活动非常活跃,它是事先进行企业联合,迅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论坛是为了实现特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是任意形成的标推化组织,而协商是一种特定方式的企业联合。

在论坛或协商活动中,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的标准化论坛,美国占58%,日本占25%, 欧洲占14%。以美国为中心的FORUM也积极地向其他区域普及推广,这对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标准是非常有利的。

关于采用事实上的标准和论坛标准的竞争问题,日本采取以下标准化战略:

标准的竞争既是同行间不同标准的竞争,又是同行内相同标准的竞争(在标准内),只有在二者的竞争中取胜,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前者是β和VHS标准间的竞争,后者是取得决赛权的VHS阵营内的竞争。标准之间竞争时,如果不增加伙伴,企业则不能取胜,因此,要多拉入伙伴。同样标准竞争时,是一种排除拉入的伙伴的竞争,因此,要排除伙伴。

上一篇:案例背景:我国标准化建设提速 下一篇:案例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的江苏镇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