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学生思维疲软的现象

时间:2022-10-20 06:40:59

如何克服学生思维疲软的现象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这一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不尽如此。

【关键词】克服;思维疲软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这一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不尽如此。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或知识的迁移,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于课堂教学,甚至会出现与课堂相违背的行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疲软”。怎样克服学生的思维疲软现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氛围“严”、“活”有度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因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法创设生动活泼、严而有序的课堂氛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具备自身的素质以外,还应该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显得既严肃又活泼,即“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首先,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乐观的情绪。这是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对学生亲切一点,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尊敬;就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从而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其次,要辅之课堂教学以恰当的“佐料”,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教学开始或教学进入到一定的时间,适当插入能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景的幽默笑话、历史传奇、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调味品,不仅能使学生情绪处于兴奋、思维得到积极休息,而且能使学生实现向新知识的自然过渡,思维自觉地转向新知识。

最后,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是活跃课堂气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管它的手段多么高明,若不与其它方法结合,而只是单一的运用,这种方法同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注意采取讲授与练习结合,讲授与讨论结合,阅读与练习结合,听说与读写结合等等。

二、教学内容要详略分明

对教学内容详略关系的得当处理,是构成教学节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对教学内容详与略的巧妙安排,该详之处,或重锤敲打或精雕细刻,务求学生牢记心底;该略之处,则一语带过或干脆“割爱”。这种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方法,要收到实效,应强调“三抓”。

一是抓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关键词语往往体现了句子的精神实质,抓住了关键词语就能进一步领会句子的含义。关键语句是知识的重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而抓住并领会了关键语句,实际上就把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是抓住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旋律和主脉搏,是教学内容的中心所在,是知识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教学重点能否突出,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的积极展开与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难点是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若注意讲清知识的要点,则有助于学生多快好省的掌握新知识。

三是抓好教学环节的“紧”“弛”统一。一般来说,在讲授知识重点与难点或讲授新旧知识的联系时,则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参与,主动性充分发挥,这时教师充分调度各种手段,吸引学生忘却课堂外的一切,以兴奋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之中。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处于复习巩固或运用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松”“紧”和谐统一。

三、教学过程中“问”与“疑”并重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问”与“疑”并重,这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克服学生“思维疲软”的必备条件。要做到“问”“疑”并重,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设置好疑问,讲究“问”的艺术。“问”的角度要新,要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的目标要指向明确,切忌模棱两可;“问”的语言要亲切,切忌以人上之口说话;“问”的内容要条理分明,切忌含混杂糅。

同时,我们还应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问题,古人云:“学而思”、“思而疑”、“疑而悟”、“悟长存”。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理解知识的钥匙,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开始。

这种以教师“提问”与学生自觉“质疑”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避免了课堂上照本宣读,使课堂气氛活跃有趣。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