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典型试题评析

时间:2022-10-20 06:06:09

高考地理典型试题评析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1)。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答案要点】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运输、动力、原料、科技、政策、劳动力、土地、水源等九种,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习惯于立足教材知识,对九个方面的区位因素逐一分析,采取“宁滥毋缺”的答题方法,希望就此结合图文信息,最好能一一对应。这种依据答题模板展开的思维方法虽有其合理性,但面对崭新的试题背景材料并不能达到兼容并包的目的,反而因答题模板的僵化教条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忽视了一些关键信息的提取,从而造成答案要点的缺失,或得出错误的答题要点。

结合图文材料,学生容易得出的优势条件有市场、运输、原料三个方面: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地带,位置优越,市场广阔(当然,得出该点优势的前提是学生注意到了设问中“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这一关键信息,其暗示产品是销往国际市场的);濒临海洋,境内有铁路连接,交通便利,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便于开采、储量丰富、优质(品位高)。在回答每个要点的时候,学生要注意语言叙述的因果关联性、逻辑性,不能只列出“市场广阔”“原料丰富”“交通便利”等短语,那样是不能得分的。对某些文科学生而言,由于对油气资源与磷酸盐工业开采、加工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很难得出“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这一答案要点。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若把该题的背景换成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学生也是需要考虑到这一点的。沙特阿拉伯工业单一,以石油开采与加工为主,但属于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磷酸盐工业中心,资金必须是充足的,忽视了该国这一国情,或只依据教材给出的九个工业区位因素,“资金雄厚”这一答题要点就很难得出。如果学生一看到设问要求回答“优势条件”就盲目地把答题模板的九个工业区位因素一一加上“广阔”“丰富”等字眼,而没有形成因果关联的逻辑语言,也是很难得分的,甚至还会造成误答,比如盲目得出“劳动力丰富”。这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试心理机械套用答题模板。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命题没有固定套路可言,其是对学生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答案要点】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在审题时,学生需建立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第(1)题是要求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本题是分析“甲地”建设“磷酸盐工业城”的不利地理条件;上一题是“宏观而言”,本题是“具体地点”,这是第一个区别。另外要注意分析“不利”“地理条件”这些字眼。“地理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两个方面。由图中给出的纬度及沙漠图例可知,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施工条件恶劣。结合图中甲地远离城镇,以及题干文字“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可得出“甲地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的结论,这一点学生极易失分。题干材料“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提醒学生甲地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水电、医疗等方面)。解答本题的重点是学生对图文信息的提取,并将这些信息与“不利条件”形成关联。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要点】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乙地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题思路】本题为开放式的问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前面两道试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设问采取不同观点的对比,学生无论答赞同或不赞同,都需说明理由,且要求理由能足够支持其结论,没有科学性错误。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还需学生充分结合图文信息,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对比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差异,从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及污染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危害强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赞同该观点的角度而言,应注意到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而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且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从反对该观点的角度而言,甲地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更脆弱,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弱,且基础设施薄弱,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弱;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试题评述】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中,区域综合题的命题特色突出体现在主题单一、层层递进上,即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设问,各设问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且逐层深入,符合新课标探究理念。本题以磷酸盐工业城建设为核心,涉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工业城建设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这一命题特色在独立命题省份的区域综合题中虽有体现,但不如全国新课标文综卷表现得强烈。综观其他省份综合题的命制,总给人点多、面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散乱之感,而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综合题的命制则主题集中、形散神不散,给人以气定神闲、逐节贯通的美感。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标地理必修3的重要内容,而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本题以沙特阿拉伯这一区域为背景,以磷酸盐工业城建设为核心,考查读图提取信息、调动运用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相关知识,并把图文信息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形成逻辑联系,进而判断、推理、解决相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2 (2014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十五部分)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答案要点】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墨西哥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图2中,回归线从国土中部穿过,说明纬度低;依据海拔图例可知,该国中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这里就用到了最基本的地形判定知识,高原地形表现为海拔在1000m以上,中部平坦,边缘陡峭,等高线分布显示为边缘密集而中部稀疏;山地地形表现为海拔在500m以上,地势起伏大,等高线较密集)。由纬度范围可知,该区域盛行东北信风,水汽稀少,高原内部因地形抬升而使热量与降水都呈减少趋势。设问显示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主要限制条件为降水稀少,以此分析即可。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形,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和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由表格数据可明显看出,1994年后墨西哥新鲜蔬菜退出主要出口商品行列,而各工业产品出口比重很大,而且部分工业产品在1994年以后才开始出口,图3更显示墨西哥农业产值比重1994年后逐年下滑,这说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结合题干材料二“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可知,其原因正是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其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本设问看似容易,但信息提取与加工、判断、推理以及语言的组织都能体现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解题思路】本题以墨西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为背景命制,要求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发现,1994年以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其余商品没有或极少出口;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由此推测,可得出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出现这种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从题干材料表述中很容易得到,即“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

【试题评述】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都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的重要内容。运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解决区域的现实问题是区域地理命题的优势与特色。“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其实属于区域系统地理,不同于单纯意义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该模块强调的是在区域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正因如此,作为综合题出现的区域地理试题,其命题方式表现在以陌生区域为载体,提供精简的材料信息,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区域地理命题表现为淡化对区域定位、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而侧重于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相应的高考题型也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背景材料新,运用的地理知识是教材中呈现的基础知识,从而解决问题,这属于迁移能力的考查;另一类是提供的背景材料、知识、技能都是陌生的,需要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发现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并用之解决提出的问题,这属于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本题即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试题命制特色。

例3 (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6题)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人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答案要点】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小,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修建水库以调节径流,疏浚河道以排泄洪水,这是基础知识。近几年,解答高考试题需要学生调动和运用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即可掌握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这也是高考命题致力于避免学生根据知识的储备即可答题的目的。提取、运用信息甚至比调动和运用知识更重要。气候方面的原因:海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季节变化,雨季蓄水防洪,减轻旱涝灾害。地形方面的原因:根据题干“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结合图中水库的位置,得出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小,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而东部下游地区几乎无水库修建,水系图显示众多支流汇于海河,呈马尾状,新开河道众多,从而得出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要点】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解题思路】针对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从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微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答案要点】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解题思路】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注意题干信息“河源地区”。旅游开发与景区建设开挖表土,破坏植被,使河水污染,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发生变化(植被蓄水作用减弱)。回答应对措施时需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答案要点】发展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解题思路】学生在回答本题时可借鉴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京津冀地区淘汰的企业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主,故调整方向应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试题评述】本题以海河流域水系图为背景,分别从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水资源匮乏的解决措施、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立意,和流域开发与治理的相关内容相吻合,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命制体现了与新课标教材编制的一脉相承,即提供材料以期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当然,解决问题需要调动储存的地理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提取并分析材料信息,因为其更能体现能力要求,这也符合新课标能力培养的宗旨。

例4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5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要点】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试题评述】选修地理试题的命制凸显地理学科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旅游、环保、自然灾害皆属社会热点问题。试题命制常选取小区域组织材料、提出设问,小巧精致,可认为是区域地理具体而微者。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图表信息,思考材料信息与设问间的关联,正确运用地理术语组织语言。

本题要求学生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该区域地处断裂带,则可推测该地岩石破碎;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可推测震区岩体松动、破裂;震后该区域出现多次降雨,并且等高线图显示该区域山高、坡陡、谷深,为次生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综合分析可知导致该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的原因,据此行诸文字即可。该题可谓是区域地理命题的典范代表,不失为一道妙题。

上一篇:每个孩子都爱分享 下一篇:我笑他人看不穿:一汽大众高尔夫7 1.6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