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时间:2022-10-20 05:01:28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是中国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古诗词里面蕴含了古代文人丰富的思想、感情、政治抱负、智慧。古诗词教学也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而阅读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在陶冶情操,升华感情的同时,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4-01

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的默写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堂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阅读量太少,找不到赏析的切入点,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初步探讨出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把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把握诗歌类别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而其中最实用的一点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来对诗歌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诗歌内容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等等。下面就以几种诗歌类型为例,简述笔者观点。

对于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等。山水田园诗以写景为主,侧重于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诗的内容上,多给予人美的享受。此类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加入自己的感情,制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在美好的情景中释放自己的情怀。

咏物诗是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诗人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此类诗歌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最主要的是抓住诗人所寄托的感情。最具代表性的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抓住石灰“清白”的特点自比,表达自己要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它反应的是国家的兴衰。鉴赏边塞诗,应该抓住时代特征,然后根据时代背景推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例,这些诗歌的特点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将历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一般而言,咏史诗是作者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评价,寄托个人抱负的诗歌。

二、抓住意象,情景再现

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事物为素材提炼加工创造出的渗透诗人思想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它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抓住意象,情景再现是诗歌赏析的重点。只有对诗歌意象领会于心,才能真正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创造诗歌的过程也是创造意象的过程,赏析诗歌时要反复诵读,通过“语象”去感受诗人的“意象”,探索诗人真正想表达的心理内涵。

常见的意象有:冰雪、月亮、柳树、禅、草木、杜鹃、梧桐、梅花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在古诗里有些意象的含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学生们可以适当加以总结,如:杜鹃往往和哀思、思归有关,梧桐大多表示凄苦之情,落日大多表示游子的羁旅情思或者人生迟暮之情……平时练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一些诗人的意象选择。如离别时通常会选用长亭、明月、夕阳、杨柳、流水、芳草、渡口等等,边塞诗通常选用号角、烽火、长城、孤城、玉门关等。此外,在阐述意象的时候,要仔细区分同一个意象的不同含义,如“浮云”,“浮云”既可以指天上的白云,又可以指黑暗的邪恶势力、朝廷小人等。

三、加强诵读,增加语感

诵读是鉴赏的前提,平时多读诗词,会有助于在鉴赏诗词时进入到诗人营造的情境之中,积累丰富的语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高中课本中的诗词数量有限,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诗词。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教师应该在学生熟悉课本诗词的基础上,扩大诗词的阅读量。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朗读,背诵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名言名句,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只有多接触,多阅读,在知道了某诗歌的出处,才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鉴赏和感悟的热情。

四、结语

古诗词鉴赏的综合性,能力层次较高,每一个学生应该养成多读名著和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加强积累,掌握鉴赏的方法,培养语感,提高素质。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肩负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责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考的基础上,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鉴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丽丽.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 刘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3] 苏艳.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4] 陈玉玲.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初探[J].南方论刊,2004,(08).

[5] 崔欣.高考背景下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与教法探析.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那个为集体经济做过贡献的人去了 下一篇:增强煤炭企业基层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