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路径

时间:2022-10-20 04:55:41

浅谈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路径

摘要:乡镇中学教师队伍是我国基层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管理要求具备职业性、灵活性和民主性相结合。当前,虽然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镇在新的教师力量发展迅速,教学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管理依旧存在教师管理理念不科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乡镇教师待遇过低等问题。因此,要从提高教师管理理念,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完善现有教师激励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提高乡镇教师待遇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12-01

1.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要求

乡镇中学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学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资源,乡镇中学的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乡镇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更决定着广大乡镇学生的学业前途,对农村和基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乡镇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和基层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1.1 教师队伍管理的职业性。教师管理的职业性,是指学校能够依照先关教师职业和教育要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教师的队伍建设、制度制定执行、人事、待遇、教学等方面。首先,要求管理部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和先关制度管理教师。教师管理在宏观上依据我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法》等法律规定执行,其次,要求教师队伍的管理必须重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不仅是对教师在制度层面的管理,也要求要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素养、个人品德等方面的管理,使之能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的法律规定,职业道德规范、教学能力。

1.2 教师队伍管理的灵活性。教师的管理需要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教师的劳动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队伍的发展是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因素的结合力驱动。要依据教师的年龄、教学能力、资历、教学任务等方面按照不同情况进行管理,既要把握教师管理的原则性,更要注意教师的多样化,灵活性管理。

1.3 教师队伍管理的民主性。对于广大普通中学教师来说,其管理主体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两者统筹管理中学教师的选拔录用、资格认定、职务职称评审、培训交流、考核奖惩等。但是教师管理不是单纯的制度管理,要求要使教师能够普遍参与管理当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教师管理的民主氛围,使教师能够通过参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面对不合理的管理时,教师能够依法行使应有的监督权、申诉权。管理层应当充分听取教师的管理意见,尊重教师对各项管理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2.当前乡镇中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管理理念不科学。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部分县区和乡镇的教育部门管理理念不科学,总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同其他政府部门一样,主要履行管理职责,对学校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在教师管理的制度制定缺乏决策性、监督性,教师管理体系不健全,考核机制有名无实。一些乡镇学校为了争优创先,不惜向教育管理者买荣誉,甚至出现一些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校长或教育管理者进行贿赂的违法行为。管理理念的不科学直接导致教育部门管理、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之间的失衡。

2.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乡镇中学的教师队伍结构落差较大,由于受到基层教育环境的影响,人才缺乏现象严重,一些乡镇学校由于教育人才缺乏,出现了一师多用和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例如语文专业的教师教授数学、历史、英语等科目。此外,一些乡镇中学的教师年龄结构差距过大,年长教师占多数,年轻教师缺乏,在乡镇中学普遍存在人才交流机制不健全,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现象明显。

2.3 乡镇教师待遇过低。当前,一些乡镇由于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条件不好,对乡镇中学的建设力度不够,县区财政匮乏是乡镇教师待遇过低的主要因素,普遍来说,教师待遇过低,无法使教师能够安心的进行教学,年轻教师面对工资过低,职称评审条件有限,甚至恋爱、住房都成问题,为了自身的发展,许多年轻教师辞职,或跳槽现象严重,这些待遇因素,严重影响了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效率,影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加强乡镇中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路径

3.1 提高教师管理理念,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乡镇中学的教师活力不足,是基层学校的普遍情况,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管理层的管理培训,使学校领导班子和管理部门具备现代化的教师管理理念,制定切合实际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理念认知,通过乡镇中学管理层的活力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活力,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学校也要组织教师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通过树立标兵、先进典型的形式,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开拓学校发展视野,形成充满活力,具备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

3.2 完善现有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是当前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激励机制应当从精神激励为主转化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教师的激励机制的完善,既要注重包括对教师的劳动报酬、教学津贴、生活补助和职务职称等方面激励,也要注重建立教师队伍科学管理,教师职业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形成教师勇于承担教学任务、积极进行教学科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是教师明确的认识到教学劳动通自身切身利益的关系,实现教师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3.3 加强政策扶持,提高乡镇教师待遇。加强教育政策的倾斜程度,形成合理的乡镇中学编制调剂制度,使乡镇中学的教师编制紧缺现象得到缓解,按所需专业加大教育人才的招考力度。同时,加强学校财政经费的投入,加强教师的培训交流程度,当前,乡镇中学的教师往往是一个岗位几十年,知识结构得不到有效补充,要制定合理的教师交流机制,使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形成城市教师带动乡镇教师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改善乡镇中学教师的教学环境、住宿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优秀的教育人才能够安心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敏.论教师管理制度的双重合理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31)

[2] 杨海莲.新课程背景下的"绿色"教师管理[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4)

[3] 王炳坤.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 眭依凡,陈丽英.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03)

上一篇:论述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 下一篇:浅析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