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高效物理课堂的打造

时间:2022-10-20 03:47:26

新课改形势下高效物理课堂的打造

摘 要:新时代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人教新版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初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初中物理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主要从尊重“生本”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学习有效性;注重物理实验过程,还原物理教学的本真面目;优化课堂练习,促进学生稳步前进这四方面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造成课堂教学无效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例如,教师定位不准确,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单一俗套,不能将物理知识进行有效传递;忽视物理实验的探究与操作,缺乏对物理本真面目的展现;物理练习繁重、重复,制约了学生的稳步前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一、尊重课堂教学生本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

中考压力下的物理课堂,由于教师授课任务量大并且所授理论知识抽象、难度较大,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硬性教学模式,以自身为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被动的成为知识的倾听者、接受者,进而沦为了学习的犯人,知识的奴隶。学生物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丧失,对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是无益的。面对物理课堂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位置的颠倒带来的高中课堂的沉寂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我们应当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去激发学生自主探讨的兴趣,学生一旦被问题吸引,就会受问题的驾驭而自主进行思考,在思考遇到困难时,学生便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或同学,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相对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都要好很多。

二、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物理课堂的丰富提供了更多新的教学手段。以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物理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结合物理的实验特性以及物理课堂教学实际,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从而能有效发挥多媒体仿真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分析力等多种能力,为课堂教学素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多媒体有方向、有目的地查找与物理课程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物理知识,自己去理解并运用这些物理概念。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内容很直观地在演示屏幕上显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有效整合,使初中物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充实,从而使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充分注重物理实验过程,还原物理教学的本真面目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在新课改下,实验教学有重大突破。但是,能否完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待物理教师认识和实验能力的提高。教师不仅要重视做好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更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力,把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引入物理课堂。要适时开发、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布置学生课外实验作业。这样,才能真正避免把物理当作数学应用课,还原物理教学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实践、动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研究的成功与快乐。比如,在教学“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验室或将实验仪器搬入教室(每小组一套)进行上课。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材料,明白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怎么操作,需得出什么结论,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而且要学生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而探究出物理规律。这种方式比教师唱独角戏更易接受,能让学生动手探究实验,亲身体验物理实验过程,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过程是引导学生把宏观物理现象和抽象思维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途径。物理概念和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经验并不等于物理概念和理论,要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得到物理概念和理论,并进行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活动。由于初中生繁重的课业压力,物理实验过程是他们获取物理实践经验的重要渠道,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后,发现物理理论,引导学生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理论知识,才能学好物理概念、定律、原理。掌握了物理概念、定律、原理,并将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一些物理应用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四、优化课堂练习,促进学生稳步前进

课堂练习是为了让课堂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优化课堂练习是指课堂练习一定要少而精、精而准。由于课堂时间非常宝贵且十分有限,因此,应该优化课堂练习,让课堂练习少、准、精,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准确地体现学习目标,还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优化课堂练习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可以进行练习分层,分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基础题是全体学生都要做的,都必须完成的。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提高题是选做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习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需要在一定的帮助下才能完成。那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先完成的学生指导未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讲评的方式来指导学习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完成。拓展题是一起合作学习完成的,合作成员应该是参差不齐的,既有能力好的学生也要有能力差的学生,这样可以通过帮扶来共同完成拓展题。优化作业,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稳步前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樊雅平,黄生学.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09).

[2]左玉梅.初中物理课堂问题设计的科学性[J].新课程研究,2010(05).

上一篇: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