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2-10-20 03:29:18

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即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感情共流和命运共担。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概念于1986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讨论,主要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校园精神说”和“规范说”,还有的将校园文化分为“硬文化”(校纪、校誉、校貌)和“软文化”(目标、信念、人心)等等。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三)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就企业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宏观上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使企业得以存在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激发师生员工为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奋斗、爱岗敬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点,就是他们的主体都是生活的人而不是机器,这就要求在二者的建设中要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大学程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者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在社会上形象地称这类人才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因为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的放矢,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生的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如何让这些“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毕业后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地融入现代化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倡导者和建设者,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变的平稳、快速,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一)团结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团结合作,默契配合的集体,这个企业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凝聚人气,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例如TCL集团的八字企业精神中,“协作能力”对融入企业的重要性。学校要多给学生一些内容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质量高的活动,可以展开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各种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注意各种学生团体的协作,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吃苦耐劳

企业的员工往往为了一个产品的研制而要长期加班进行公关,废寝忘食,这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荣传统,是备受世人推崇的优秀品质,也是应该弘扬的优秀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也应该继承这样的美德。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实干精神,吃苦耐劳,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而在现实的学校里,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吃过苦,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将家中养成的习惯带到了学校,有事就去找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解决,觉得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绝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阻碍了其办事能力的培养,将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退化”。要力争多给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不断的交流中,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建立校园文化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些成功的企业人艰苦创业史也将深深地教育着学生。通过这些,学校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际生产,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

(三)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企业就要有“铁”的纪律,例如上岗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卡、按时就餐,不许大声讲话,不许擅自离岗位等等。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有高效率,也就是“向管理要质量”。遵纪守法同样是校园文化所倡导的,尽管每一个高效都将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学生一入校就灌输这种教育,但学生的抵制情绪很高,总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学校应该给其更多的自由空间。作为管理者,学校把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这项工作真正上升到校园文化的建设高度上来,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给学生创造各种环境,例如工作环境:实训室要最大化地模仿现实车间、张贴各种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坚决杜绝非规范性操作。再如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按时熄灯,按时就寝,不迟到、不早退,增强学生对学校纪律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

还有很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是值得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吸收和借签的,例如诚信教育、事业心、尊严感、荣誉感的培养等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面向现代企业,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做文章,形成特点鲜明的校园文化。

上一篇:从中间性经济组织视角看FDI集群化 下一篇:规模经济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