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界爱喝鸭架子汤?

时间:2022-10-20 03:24:04

图书界爱喝鸭架子汤?

北京烤鸭在饭店里有个吃法,叫一鸭两吃。酥脆的鸭皮、鸭肉,片在盘子里,蘸酱裹了面皮吃。剩下的熟鸭架子,若觉得扔了可惜,给你灌上白水搁点葱花,再端来一道奶白的鸭架子汤。想也能想出那汤的滋味,不说逗人,也寡淡得如同刷锅水。但有人就好这口,烤鸭吃不吃无所谓,反倒喜欢喝那锅鸭架子汤。

影视书的流行,学的就是这一鸭两吃的办法。电影《梅兰芳》刚打出广告,一大堆相关图书已经上市,像什么《梅兰芳十九章》《梅兰芳全传》等,一个《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书名下,还寄存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记得图书界流行喝这锅鸭架子汤,是从1999年电视剧《雍正王朝》播出开始的。大家从二月河小说热销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影视剧原来能成为图书的免费广告。《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制片人刘文武和苏斌原本也是出版人,两人做这部电视剧只收回了本钱,也没考据过是否从图书热销中分得了一杯羹。总之,自此以后,就出了一批专喝鸭架子汤的出版商。没想到这残汤剩羹的,他们一喝就是十年。

图书原来就是一个本小利薄的行业,没钱做什么广告。这些年受网络阅读的冲击,情况更是水深火热。有的出版人想洗心革面重新来过,有的出版人用情不专,总惦着如何傍上影视这个大腕。于是乎大多数出版商,对影视剧都抱着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的强悍信念,把自己二奶的境遇,愣是忽悠成了一场天花乱坠的暧昧,对那些个语涉俚俗、气含脂粉的影视书情有独钟。好在影视剧中多的就是这类市井常谈、闺房碎语、才子佳人、吟风咏月,一时间图书市场上的半壁江山,似乎都与影视有关。

很多出版人对那些和影视沾边的书,更是百无禁忌,要的就是潇洒颠覆全世界。他们奉行搞怪要坚决、破坏要彻底、闯祸要独家的出版理念,为读者贡献了无数不靠谱的图书。走进一些小书店,你若是恍一下神,还以为自己是走进了影视的广告店。那些品位纯正的出版人,反被市场看作是缺心眼或腐朽堕落的象征。

当然有从大款那儿赚着白花花银子的。但大多数出版人拿着根木棒,便抱着铁杵也能磨成针的心气,磨来磨去,手里最后攥了根牙签。他们做书,有讲排场的,有讲热闹的,有讲新鲜的,有讲噱头的,就是很少有人关心文字的品质,大家都把自己当成了坐台小姐,哪儿人多往哪儿凑,反正赚的就是那份卖笑的钱。无所为,于是无所谓,无所谓便能无所不为,把整个图书界硬是糟践成影视界的风流账本。

其实,网络早成了观众搜寻影视热点的阵地,与网络的轰轰烈烈比起来,图书再怎么狎昵卖乖、愿打愿挨,露出的还是自己白发苍苍、皮老肉松的真面目。与其扮演这么二的角色,不如埋下头来,做好自己的营生,或许还能给读者留下些隐秘而惆怅的念想。因为读书本身便是一件寂寞的事,就像那只能独享的耳机,你偏把它闹腾成震天吼的音响,等影视的这场旋风过了,风平浪静的沙滩上横七竖八的最终还是这些图书的尸体。不说别人如何看了,就是出版商看着自己曾经的犯贱行为,也会露出鄙夷的目光。何苦呢,图书界难道还真爱喝这口鸭架子汤?

原载2008年12月23日《青年时报》

上一篇:短信九则 第1期 下一篇:这种动物叫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