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自主分层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20 02:20:38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自主分层教学探索

经过三年努力,我校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农村初中学校现状的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本人是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的专职教师。在三年的自主分层教学探索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师观念

以前教学时,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课、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现在必须改变这种观念,这种观念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包办教学,会使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性。杜郎口中学门口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为了避免这种悲哀的出现,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做好分层工作

1. 对学生进行分层。具体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在智力、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认识前提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以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为主,综合分成C、B、A三个层次:其中C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弱,B层学生学习能力稍好,A层学生学习能力最强。

2.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课堂教学时,要把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分层时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参要求进行。课程标准和教参要求识记的内容可定为C层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参要求理解的内容可定为B层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参要求运用的内容可定为A层学习目标。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与诚信同行》第一框题“人贵诚信”的教学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参的要求对学习目标进行了如下分层:(1)了解诚信的含义,了解诚实和守信的关系。(C)(2)理解诚信是一种资源。(B)(3)做人忠诚,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办事尽职,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A)

3. 对课堂检测题目进行分层。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与诚信同行》第一框题“人贵诚信”的教学中进行课堂检测时,我对检测题目就进行了分层:简单的选择题我定为C层;对需要理解的漫画题定为B层;对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定为A层。

4. 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与诚信同行》第一框题“人贵诚信”的教学中,我对课后作业进行了分层:概念性的简答题定为C层;需要阅读材料以后,理解材料内容才能解决的分析题定为B层;需要动脑筋才能完成的“以‘诚信’为主题,创造一条宣传标语”题定为A层。

三、大胆放手,开展自主学习

1. 上课时,首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复习,然后导入新课。新课开始后,先展示当堂课学习目标,并让学生齐读了解。然后,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展示自主学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2.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课堂并强调每一层次学生要完成对应的自主学习题。具体说:C层学生要完成C层学习题目;B层学生要完成C层和B层学习题目;A层学生要完成C层、B层和A层学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文相应位置记好问题,划下答案以及其他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低层学生在完成本层学习题目后,再努力尝试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题目。

3. 在学生基本完成自主学习题目后,让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成果(层次相同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这样大家在一个小组里要完成的问题都是自身所能解决的,容易有成就感,从而学习也更有兴趣了)。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做出的答案更接近正确答案。因为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不断产生新思想和新成果。

4. 在学生交流结束后,让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对明显错误的答案鼓励其他组同学帮助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解决。

5. 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示意学生还有哪些疑问,如有,就让学生提出来,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去解决;如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

6. 在解决完疑难问题后,小结课堂学习内容并进行课堂检测(要当堂完成),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引导、探究 下一篇:和谐课堂的诠释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