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中寻非遗

时间:2022-10-20 01:59:39

民族节日中寻非遗

中国有着非常浩瀚的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就像一根竹子的竹节,告诉我们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能够牢固凝聚文化认同感的地方在哪里。学者钱文忠教授这样诠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

在这个纷繁忙碌的年代,传统节日不仅仅只为家人团圆、亲友欢聚或是外出游玩而存在,它更像是一座勾连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到古代社会的文化气息,感受到一个民族最为朴实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情趣。在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记忆。

在这些传统节日的背后,又有多少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人、物、事,以及未被人们所详知的故事?在宝马汽车发起的中国文化之旅中,我们有幸得识。

那达慕与潮尔道

盛夏八月、水草丰美之际,正是“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的蒙古“那达慕”大会激荡豪迈奔放之时。“让我们高举起水晶酒杯,共同欢乐齐声歌唱;让我们高举玉石酒杯,放声歌唱一起欢舞。”在锡林浩特市郊的一片青翠牧场上,一位65岁的蒙古老人带领着自己的家人及弟子,站在自家蒙古包前,用那悠远、浑厚的嗓音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献唱了一曲潮尔道名曲《圣主成吉思汗》。

这位老人名叫芒来,是草原歌王哈扎布的传人,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的代表性传承人。博大恢宏的潮尔道音乐是当地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和声歌唱艺术,亦是我国多声部民歌及蒙古族古典音乐中的精品,其低声部是被称为“潮尔”的伴唱形式,高声部则是著名的长调。

芒来老师告诉我们,自己从小起就跟着舅舅——草原歌王哈扎布学习潮尔道、长调等蒙古族传统音乐艺术。每当策马扬鞭穿行于蓝天碧野之间,让自己的歌声尽情飘扬在原野上,芒来就觉得自己与这块辽阔的大地完全地融为一体,心中也升腾起了满满的喜悦与豪情。

潮尔道的低音部“潮尔”源于草原先民们对山野回声、河川流水声、森林风涛、飞禽走兽的鸣叫等大自然声响效果的模仿,“潮尔”歌曲拥有着古朴粗犷的自然属性,与草原的环境和草原儿女的生活互生互长。伴随着古代宫廷音乐家或文人的不断加工,“潮尔”不仅拥有了歌词,与长调结合形成了潮尔道,更逐渐发展成为蒙古族的宫廷音乐。

但面对时光之砂的不断冲刷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不少传统音乐也逐渐式微。随着“马背民族”走下马背、王府乐手及民间艺人不断老去,那些回荡在草原上的美妙天籁也面临着失传的境遇。

近些年来,芒来与道日吉等一批民间歌唱家一直四处奔走,组织牧民成立了锡林郭勒盟潮尔道、长调协会,收集和整理资料。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音乐系专门开设了潮尔道和长调民歌培训班,道日吉与协会内的民乐大师一起,对喜爱传统音乐的年轻人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免费教育,将自己的一身技艺尽心相授,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后继有人。一位23岁的蒙古族大学生额尼日乐图的话让人感慨和欣喜:“从小听家里的长辈们唱潮尔道,我就是喜欢这门艺术。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到这种美妙的音乐。”

傣族贡茶的密宗

置身全球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中,西双版纳,“理想而神奇的乐土”,26个民族世代融居于此,这里有纯净如天籁的歌曲,有随心而跃的舞蹈,更有心口相传而万世不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块热土之上,人们用欢乐和祥和,续写着隽永的文化长篇。

和杨丽萍著名的孔雀舞一样,普洱茶是西双版纳的另一张闪耀的名片。“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有茶祖之称的普洱茶,色泽与口感都取决于制茶的手法。在翠绿淹没的茶园,年逾六旬的老人李昌兴,向我们展示着制作工序,包括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等步骤。李兴昌老先生是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部级代表性传承人,“普洱茶最关键的是杀青环节,翻炒的速度以及高度都是因茶料状态而定的,这对制茶人的技艺要求极高,是机器炒制不能代替的。”

据史料记载,普洱贡茶(并非日常喝到的机制普洱茶)大多采自普洱市困鹿山古茶园,而李家世代制作普洱贡茶,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近60岁的李兴昌正是这一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一带的古茶树遭到大肆砍伐,困鹿山古茶园因地处偏僻,躲过一劫。尽管那时普洱茶已经大大贬值,但李兴昌的母亲还是毅然花大价钱买下了困鹿山古茶园的经营权,并叮嘱李兴昌对茶园进行系统的整理,不能荒废了世代相传的制茶手艺。李兴昌谨遵家嘱,对困鹿山上的万亩茶田进行了仔细的勘察记录,并始终奔走于振兴贡茶的道路上。岁月荏苒,虽然生活始终清贫,但老人始终坚持着最初的信念,为了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坚守至今。

在2008年被评为部级传承人后,李兴昌不仅奔波于各地参加“非遗”展示活动,向观众们演示普洱贡茶的制作技艺,更于2009年底在家乡开设了“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社会各界在越来越关注我们的传统普洱茶技艺,希望通过我的传教,能让更多的人喝到既保持了传统制作技艺、又是由现代年轻人来制作的普洱茶。”看到祖传技艺后继有望,李昌兴老人脸上绽放着淳朴的笑容。

海上京族的哈节

在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伫立着三座小小的海岛:巫头、山心、万尾,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世代聚居于此,故而这里又被合称为“京族三岛”。 当北部湾的海风从岛上吹拂而过,一首首悠扬的渔歌、琴曲会被送入岛上每一户居民的家中,优美的旋律迎着金滩边的椰风和涛声,以及海天之际那隐隐绰绰的渔船帆影,共同合奏成一首动听的现代渔光曲。

作为同时拥有中越两国文化背景的跨境民族,以及人口仅为2万余人的人口较少民族,京族一直以来就保持着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奇特的异国情调。“潮涨潮退不离海,海上不断钓鱼船。”这样一句京族人民的小调,恰好地描绘了这个常年与海相伴、逐海而居的海洋民族的生活状态,岛上放眼可见的渔村、渔船、渔网,抑或不时传入耳中的悠扬渔歌,无不彰显着这个海洋民族与众不同的生活气息。

除却与海共舞的民族智慧,京族同胞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无数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一年一度的哈节,正是集中展现京族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窗口。“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而在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和节日里,当然少不了优美的歌声与琴声——独弦琴,入选了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瑰宝。

在当地最神圣的地方,万尾村京族哈亭下,独弦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老师,一边弹奏,一边唱起清丽婉转的京族民歌。为了让乡亲们不忘却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苏春发还在自家楼顶上支起了几个高音喇叭,“闲时我就弹琴给全村人听,在海边都能听到。大家知道我在弹琴,还会打电话给我,选歌让我弹给他听。”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苏春发就在家自费办起了独弦琴培训班,近20年的时间里,他教授弟子300多名,不少优秀弟子更是在国内外演出中屡次获奖。

宝马中国文化之旅已经历六年时光,足迹遍布中国十九个省市,行程逾一万四千公里,先后探访了我国六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一百五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沿途五十八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六百万的资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为耀眼的名片,这些凝聚着民族智慧精华与丰富情感的文化瑰宝,不仅需要知名企业和团体,同样需要我们每一个国人更好的保护、铭记和传承,让后人在回溯自己的民族之根时,找寻到更加鲜明的印记。

上一篇:依旧衣韵飘香 下一篇:课堂实效背景下中职政治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