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时间:2022-10-19 10:13:20

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摘要】全媒体时代,“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受到新闻传媒界的欢迎和青睐,这也给新闻院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以育人为己任的新闻院校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向、模式和途径,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全媒体时代所需的新闻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院校;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单位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越来越受到新闻传播界的欢迎和青睐。

全媒体时代为什么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全媒体,它不指代任何具体的媒体,而是指全部媒体的总称。从传播载体看,全媒体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网络等;从传播内容形式看,它满足视、听、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多种感官需求;从所倚重的技术支持平台看,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也都为全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1]可见,全媒体时代,打破了各种媒体之间的壁垒,同一新闻、信息,采用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等多种媒体相融合的渠道,及时、快速地传播出去,满足不同层次受众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信息需求。所以,在传统的、各自为战的媒介时代,那种编辑确定报道主旨,记者们以单一的或是采写,或是摄像,或是摄影的工作形态,已经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状态。媒体竞争不再是同类型媒体间的竞争,而是多媒体的融合竞争。所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更适合新闻传播业的工作。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传媒环境比较复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渠道比较单一,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传播环境比较纯净。而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成为全媒体时代比较重要的媒介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参与到信息传播中,他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又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由于这些新媒体技术管理和控制手段还比较滞后,垃圾新闻、虚假新闻,甚至一些偏激、错误的观点频频在互联网、手机上出现。有些媒体不做调查核实就进行转载、传播,舆论导向混乱,受众是非难辨,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杜绝这种现象,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控制管理力度外,新闻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人人都有杜绝制止假新闻、垃圾新闻,偏激、错误的观点传播的自觉意识,把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传播给受众,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也给培养未来新闻人才的新闻院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在做好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外,在全媒体时代,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专。长期以来,国内传媒教育的专业设置建立在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统媒体划分的基础上,如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社、通讯社培养人才,广电专业专门面向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编辑出版则针对杂志和出版社。[2]这种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去向过于狭窄。如果上述某一机构人才饱和,有一些毕业生就只能去应聘其他单位,学无所用,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还有,目前一些新闻院校新闻课程设置过专,仍然是以新闻史、新闻理论、采编写、评论、摄影等专业课程为主,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的设置,对于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和技巧运用培养不足。

全媒体时代,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专,就会产生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所说的那样,“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3]因此,新闻院校要顺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整合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走出学科设置过细和课程设置过专的现状。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强。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新闻院校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新闻理论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远远多于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有的新闻院校虽然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时间短,形式单一。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两次实践锻炼机会;或者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一两周的实习活动。有的在校园模拟实习,有的到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参观学习。学生得不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锻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高。这就导致如社会上所说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说得多练得少的情况。这些学生毕业走向新闻传媒单位后,被业界认为眼高手低不好用,缺乏后劲。全媒体时代,新闻院校要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和途径。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院校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传统媒体时代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在全媒体时代更是重中之重的一项任务。面对新媒体,如手机、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新闻给受众、社会造成的影响,新闻院校要探索各种途径,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从以下途径做起: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新闻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先做人、后做新闻人;三是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调查采访,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愿望和呼声,增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适当整合专业、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至于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新闻院校可以到新闻媒体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界用人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增、减,或者整合一些专业;还可以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或者读双学位。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适当增设一些美学、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另外,在对学生强化传统的采编写文字能力和照相机、摄像机的使用能力培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设备方面的知识和运用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在某个专业方向上选择一个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强化优势,使自己发展成为一名符合全媒体时代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推出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闻院校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是要把课堂实践与独立实践相融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次课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课堂实践锻炼。如课堂讨论、模拟实践、课堂练笔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在阶段教学结束后,结合这一阶段的专业理论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中进行独立采写实践活动。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采写能力。

二是注重综合实训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即在每学期结束后,集中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锻炼,如编辑一份电子报。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几门相关联的课程理论知识,如《文学写作》、《色彩学》、《新闻摄影》、《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以及电脑方面的一些知识,完成这项综合实训任务。在实训活动中,学生们要认真完成策划、采访、撰稿、摄影、版面设计等一系列实践环节。通过综合实训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采编写的文字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摄影技能、电脑软件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是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一般在毕业实习期间,很多学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为了让学生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要支持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学以致用,这样,可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环境,短时间内即可担当起工作任务。

积极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为了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闻院校要积极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实践锻炼平台。

一是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校内实验场所。二是充分利用校园一切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等,鼓励学生到那里担任编辑、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像、摄影、录音等。这既可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三是除了利用好校内实践场所和媒介外,还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如社会上的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传媒单位。这也是学生全面锻炼自己不可多得的平台。

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可是,目前我国新闻院校从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有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岗位上工作的经验。如果教师实践能力和经验欠缺,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实践能力强,和美国新闻传播院校教师整体实践经验丰富分不开。据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纽约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更是以有经验的新闻记者为主[4]。我国新闻院校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的做法,既可以把新闻院校的教师选送到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培训,或者做兼职锻炼;也可以聘请新闻媒体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任教,或者进行专题讲座;如果能够引进一些有丰富新闻传播工作经验的编辑、记者,改行充实到新闻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更是最佳途径。总之,新闻院校要积极探索各种锻炼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

另外,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坚持对专业前沿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尽一份努力。

结 论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新闻院校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向和途径,肩负起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重任,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全媒体时代需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凡辉.全媒体:势不可挡的媒体发展趋势[N/OL].报,www.省略.2010-05-11.

[2]蔡雯.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由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J].新闻记者,2010(9).

[3]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21世纪新闻学教育思考[J].新闻记者,2001(1).

[4]潘志贤,朱世欣,袁瑞清.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N].中国青年报,2005-10-27.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超低调好人 下一篇:网络微信息传播的新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