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成本与审计定价

时间:2022-10-19 09:41:10

审计成本与审计定价

[摘 要]分析了审计定价问题产生的根源,引入了审计定价悖论。使用了广义的审计成本概念,阐述了审计成本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定价悖论;审计成本;规模经济

一、审计定价问题的产生

独立审计在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资本市场配置、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遵循市场机制运作规则的同时,独立审计还承担着双重责任:一方面负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重托,另一方面还承担获取私人收益,维护自身生存,支持产业发展的职责。同时运行在公众利益和行业利益两条轨道之上的利益双轨制,赋予审计产品与众不同的特质,使得其定价机制较普通产品更为复杂,甚至体现出种种矛盾性。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这就有可能诱发审计产品供求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事动机。审计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审计产品的经济特质由私人产品逐渐变为准公共产品,而审计产品的私人定价机制并没有随着其经济特质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其私人定价机制与准公共产品特质并不匹配,存在矛盾,由此形成审计定价悖论。

二、审计成本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学术界对审计成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简单地看,审计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生产审计产品的各种费用总和,其中审计工作成本主要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产生的各种费用,例如证据收集成本、与客户等相关人员的沟通成本和协调成本等,它与审计客户规模的大小、复杂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成本范畴仅限于审计师从承接审计业务到出具审计报告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这是狭义的审计成本。审计业务成本除了涵盖审计工作成本之外,还包括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支出,这种风险支出通常与审计师审计疏忽或失败有关,也与客户是否存在财务风险有关。可见,审计业务成本考虑了潜在损失,相对于审计工作成本而言,这一成本概念更为全面。本文的审计成本指审计业务成本,更为明确的表达是“审计过程中为控制审计风险而付出的代价,包括从审计策划到出具审计报告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因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所导致的显性损失(如诉讼费、赔偿等)和隐性损失(如事务所声誉方面的损失等)”。审计定价的理论模型反映的正是这一成本:审计业务成本=审计工作成本+预期损失。

三、审计成本影响定价的途径

事务所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降低审计成本,由此获得更多的定价主动权和价格竞争优势。(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随着事务所规模扩大,审计产品单位成本递减的现象。规模经济有助于大型事务所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从而有能力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带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大型事务所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受管制行业以及大客户市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规模经济能显著降低事务所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研发投资、行业数据库建设以及员工的培训投入,还有一部分是场地成本。(2)技术进步。事务所通过研发可以获取技术进步优势,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型事务所致力于技术进步和研究开发,从而改变它们的成本结构:固定成本上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

四、审计成本影响定价的复杂性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习性不同,因而对定价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也存在差异。(1]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审计产品不存在流水线式的作业流程,而是根据客户需要,通过高度定制化的生产过程产生,这意味着客户特征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影响。另外,事务所特征,尤其是大型事务所和小型事务所之间存在的成本结构的差异也会反映到定价之中。(2)供求双方考虑审计产品成本的角度不同。事务所更多地考虑审计产品的个别成本,而上市公司更多考虑的则是同类审计产品的平均成本。无论审计成本高低与否,审计定价最终要经过供求双方的讨价还价。事务所不会因为其审计产品成本较低就提出一个较低的要价,上市公司也不会因为审计产品的成本很高就会轻易接受一个很高的报价。

影响我国审计定价的成本因素主要是上市公司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而财务风险因素并未反映在审计定价之中。为了促进我国独立审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强化法律责任,建立风险支出的约束机制。法律责任,作为一种有效的审计质量约束机制,是遏制审计师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巨额的损失赔偿风险时刻提醒审计师谨慎执业,支付合理的审计成本以保证审计质量。事实上,西方审计市场正是在这一系列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之下发展起来。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审计责任的不足和缺陷,监管者可以考虑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1)取消前置程序,增加审计师和事务所的民事责任:(2)增加实质性的行政性处罚,消除罚金性质的处罚;(3)强化刑事责任的惩罚。

参考文献

[1]刘桂春,胡立新,彭海雄,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8(1)

[2]胡波,审计定价问题研究,大连出版,2009

[3]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5(6)

上一篇:提高中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