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预定利率放开及加强有效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9 08:00:24

寿险预定利率放开及加强有效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一、从长期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放开是必然趋势

随着银行利息的持续上调,寿险预定利率放开再次成为业内的热点。预定利率放开实际是寿险费率市场化中的一个步骤。虽然在目前形势下要充分考虑到放开管制可能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和影响,但从长远看,对寿险产品放开定价管制是必然趋势。

(一)预定利率管制在强调安全的同时损失了市场效率。寿险费率管制既要考虑市场的平稳运行,又要考虑价格竞争对于推进公司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把握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严格的费率监管初衷在于维护保险经营的安全性,但这种对安全的过分强调是以损失效率为代价的,可能会导致价格信号失灵及其激励机制的扭曲。因而,放松费率监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安全与效率重新走向平衡的过程。

(二)预定利率管制所形成的高利差并不能长期维持。目前,考虑到CPI增长幅度及利率水平,我国传统寿险产品存在高利差,这种高利差是建立在预定利率管制基础上的。但是,定价利率管制其实并不能锁定高利差。在利率持续上升,利差扩大的经济环境中,如果监管部门强势维持较低的定价利率,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这种绝对的利差,但市场竞争作用会逐渐侵蚀掉这种超额利差。来自基金、银行、信托等产品的竞争,会迫使保险公司降低利差或推出投连险等利差更低的新产品。例如,由于利率上升和资本市场上扬导致利差扩大,曾经很受欢迎的分红险遭遇尴尬,有些寿险公司不得不以现金红利和保额红利的方式发放特别红利。

(三)放开预定利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当前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价格竞争的管制,往往是失灵的,保险公司会用各种方法,甚至采取违规手段来搞价格竞争。这也是市场行为监管难以起到治本作用的重要原因。如果允许寿险价格有一定浮动,反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格局。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的获得将使其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更适合的险种,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投保者有更多选择。

二、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放开与费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

(一)竞争风险。大型保险公司基于既有优势地位和相对雄厚的资金积累,过度提高预定利率,通过不计成本的低价产品抢占市场,挤压中小型公司进入市场的机会,形成对行业的相对垄断局面;部分新兴公司为确保或争取市场份额,也进行低价亏损经营,追求短期效应的非理性市场行为,从而在全行业形成恶性竞争局面,引发偿付能力危机。

(二)定价风险。预定利率是寿险产品的定价依据,实行变动的预定利率,产品价格必然相应变动。这就使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很可能因此导致退保甚至信任危机,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同时,由于保险公司掌握的风险基础数据不足,保险产品创新又使得险种责任范围发生变化,加上一些不可控的经济和法律变化因素,造成保险公司厘定的费率与实际损失率发生较大的偏差,加剧定价风险。

(三)监管风险。有效监管是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条件和保证。在费率市场化初期,由于监管制度、手段和法律体系尚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会出现监管的困难和盲点。目前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指标体系不完善,保险费率尚未被纳入监管范围。同时,监管部门信息监控手段和技术手段缺乏,还不能做到对保险市场的费率变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难以为各种费率提供参考性的数量标准和指导。

三、对寿险预定利率放开的几点建议

(一)寿险利率放开和费率市场化应循序渐进。可以先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制度,当银行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程度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自动进行相应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寿险费率的市场化进程。当前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寿险产品设计复杂,责任准备金评估提取繁琐,因此,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首先需要解决精算技术上的许多问题;二是需要对费率监管政策作出调整,并给予寿险公司更多的自行定价而免予重新报批的权利。

(二)将对费率的监管纳入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伴随着费率管制到费率市场化的转变,费率竞争、利率波动会成为诱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危机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将对费率的监管纳入体系之中,通过对偿付能力的监管,间接监管保险费率的厘定,并通过技术手段,对主要保险公司、主要险种的费率实施有效的跟踪监控。同时,对保险公司的精算制度和组织体系进行监管,包括建立精算报告制度,对保险公司精算部门的组建、精算人员的资格确认、精算工作规程以及精算工具与方法的选用进行监督等。

(三)规范保险市场交易和竞争规则。费率市场化条件下,必须规范市场交易和竞争规则。增加监管透明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力度,建立定期统计分析和预警制度,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披露,接受社会监督,使投保人可以有选择地向资信好的保险公司投保。

(四)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审慎的退出机制。费率市场化改革以后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优胜劣汰是基本法则。应加快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兼并、收购、破产等市场退出机制,使保险机构在发生偿付能力危机时,能够在确保投保人利益前提下有序退出市场,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上一篇: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保险表见的认定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