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9 06:19:31

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但是物流业的人才尤其是基层人才的职业能力远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现状,从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专业教育经历角度出发,剖析了物流基层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不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基层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12-02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58.4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这是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国家相关物流政策措施推动的结果,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可是,当前物流的人才,尤其是我国物流企业基层物流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1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现状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基层物流人才需求总缺口约600万人,我国物流行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人才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相关研究显示,仅2011年我国专业物流人才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近200万。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21.56%,低于全国行业平均24.33%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缺乏、学历上偏低、在职继续教育上不足。

具体而言,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人员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本文研究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主要是指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他们主要是由高教、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如: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构成。院校毕业生经验不足,职业能力有待提高,且人数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所以物流企业不得不雇用大量未经过专业培养的社会人员。从目前来看,物流企业基层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笔者将从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专业教育经历角度出发,探讨目前基层人员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为了便于研究,可将这些基层物流人员分为两大类:

2.1高教、高职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

这类基层物流人员普遍在院校接受过较为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在物流理论和实务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回顾其受教育的经历,我们不难从院校的专业培养中发现一些问题。

(1)理论教学不当

各类院校出于适应不同企业及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方便教学组织、整合教育资源、节省教学成本等各种目的的需要,往往设置的学科基础课名目繁多、与专业课关联性不强。同时,专业课的设置较为宽泛,基本涵盖未来所有物流行业的所需知识,重点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在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外贸公司等似乎都可以成为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虽然一些院校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授之以渔”,正确引导学生“修行”,可以减少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目前我国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师整体水平不足,这就为学生未来就业带来了隐患,他们极有可能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似乎和企业实务相差甚远。

(2)实践教学不足

首先,物流专业实践性强、业务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这是因为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受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业务、地域、行业等影响,差异性极大。例如,以船舶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陆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对基层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差别很大。而在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办学经费缺乏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的实践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如电动叉车、液压叉车、托盘、货架、POS机、条码设备、标准化仓库、全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手动及自动打包设备、GPS和GIS软硬件配置、沙盘模拟等教学条件的满足,耗资极大。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院校和企业都签订了实训基地,但是因为“只是受人所托,不得不签”、学生安全或是担心学生管理不到位给物流企业业务带来麻烦等原因,往往是院校“一头热”,物流企业积极性不佳,实训效果极差,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2.2社会人员

目前从整体而言,这类人员在进入物流企业之初,普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而且只是出于生活原因择业,且人员流动频繁。同时,这部分人员大多从事一线操作人员中较为繁重的体力工作,而且工资较低、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高校、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理论知识方面虽然“博”,但是不“精”、不“专”,同时存在专业知识盲点,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通常在其进入物流企业后,适应业务和岗位需要的速度完全看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主观努力。而社会人员因专业核心能力空白、专业拓展能力欠缺和职业素质较低,通常业务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较差,人员流动性大,这给物流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麻烦。

3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现状及成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3.1明确职业能力、建立激励机制

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岗位一般包括:营销员、仓库管理员、理货员、订单员、采购员、质检员、报关员、拣货员、电子商务员、调度员等。他们是物流企业业务的第一线人员,既有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也有基层管理人员。一般而言,理想的一线操作人员应充分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熟练应用现代物流设备,具备高水平物流技能;理想的基层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具备良好的与物流业务相适应的调度、配送、管理、服务等能力。目前,一些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问题是泛化职业能力培养。物流企业的基层人员业务涉及面广,企业没有财力、人力、精力对他们做全面培养,还是应以满足岗位需要和客户满意为标准。

上一篇: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研究 下一篇:谁在热炒3D打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