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9 04:51:42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摘 要】现代英语教学注重高效性、自主性,教师应拓展课堂时空,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课堂提问,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主体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效果;学习自主性

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教学效果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很大,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自主性,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

认知和情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英语教学应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认知过程实现。语言学习中,听和读对学生来说是语言理解,或称作语言输入;说和写是语言产生或语言输出。而语言学习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即:通过语言输入进行语言吸收,最终实现语言输出。由此可见,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对于学习过程也至关重要,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使其以满腔热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真正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习并善于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上重点讲解单词的构词规则,

课后让学生扩充对含有新单词的句子输入。

单词讲解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做法是老师讲解词义并给出结构和例句,学生进行记录。该做法占用课堂时间多且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在高效性和自主性理念观照下,老师课堂上可重点讲解单词的构词规则,如前缀、后缀、同义词、反义词等。余下单词只须领读,扫清语音障碍。课后让学生做书后练习和综合练习的词汇部分习题,不懂的可以参考答案,即保证每个生词都能在练习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句子,尽可能多的扩充对含有新单词的句子输入。而这种输入让学生自己进行,可以加深印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若不辅以检查,学生自学效果会不明显。课堂上利用10分钟的时间,以读练习中句子或给出简单的中文句子的方式,让学生默写重点新的单词或用新单词造句。如目前所普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后词汇部分练习中一句,教师读“The company is conducting a survey to find out local reaction to their recently promo-ted product. ”可让学生同时默写“conducting a survey,promoted product”,既检查了新单词“conduct”,又复习了上册单词“survey,promote”。默写完毕后,还应强调订正的工作。可让学生订正整个句子并翻译。对于基本功较弱的学生,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其做课后练习时只顾光抄答案。同时该方法还可让学生养成把单词放到句子中背诵的习惯,培养对句子的语感。

二、运用教学传媒技术,传递英语文章背景知识。

现代教学传媒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它能把文字、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体,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先进的、多功能的辅助工具。这与教师单纯地使用教科书、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可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见或感知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因此可以使课堂的感染力更强。从一定程度上讲,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纯的只是叫学生记单词、背课文、背语法点,而是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配合多媒体教学,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指导答疑,相互交流,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实践和理论表明,学生对读物的内容掌握的越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因此背景知识的讲解可以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加快阅读理解速度,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率。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对语言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尽可能地介绍一些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且贴近学生实际。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使用多媒体讲解背景知识时,学生可以听到地道的美语讲解,在屏幕上看到讲解的句子及其中文解释、图片,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上《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课Studying Abroad 时,利用多媒体对 TOFEL 和 IELTS两种考试进行简短的讲解。学生可以边听边看到屏幕上的英文解释。既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不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出着名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图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目的不仅牲于让学生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针对学生课上注意力差的特点,检查环节少的实际情况,让课堂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积极思考,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实现互动。

课堂提问分为老师提问学生和学生提问老师两方面。具体说来,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包括对学生课文预习效果的检查,进行课文讲解时对学生的提问和文章总结时对学生的提问。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时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多为一些文章的具体内容的提问,难度不大。这种“封闭性”的问题重细节不重分析、重记忆不重理解。旨在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并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增加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类对文章结构的提问,可以称之为“开放性”或“分析性”的问题,利于促进语言输出。学生在通读全文后,要求他们掌握文章的整体布局,脉络走向,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使用已有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对新课文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靠自己的理解得出的印象。可挑选些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要求用简单的句子回答,并给出理由。每当有学生能分段并给出理由时,不少学生都有惊讶、佩服或不服气的表情。这有利于学生中良性竞争的形成。其次,进行课文讲解时对学生提的问题多为遇到一些复杂的句子启发学生去分析。如遇到复杂的语法结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出主体结构主谓宾,然后加以修正。这样,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句子的结构,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另外就一些包含重要信息的句子,可设计一些特殊疑问句,随时提问,督促学生提高注意力。最后,文章总结时的提问实际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检查。对于精读课文的内容,教师要求学生课后从不同角度用书面形式进行改写、小结,写读后感或围绕一个题目进行阐述,下次课上进行口头复述。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指导。使学生有勇气进行笔头和口头练习。

要鼓励学生不再仅带耳朵进课堂,更要带着问题进课堂。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每次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记下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提出。让全班同学共同思考,寻求解决办法。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学生不适应,可要求每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否则就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慢慢就习惯提问了。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就所有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看谁提的最有价值,“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而且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英语教学应当高效地进行,应当将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情感主体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参考文献:

[1]《新编实用英语》编写组. 新编实用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任佳. 探究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新思路[J]. 发明与创新,2007年11期

[3] 张清华. 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6期

作者简介:

佟智慧. 女(1968-),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间的互动 下一篇:中学语文熟语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