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10-19 04:39:41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按照新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让学生算得合理、灵活,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基本的计算训练,包括口算和笔算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计算,做到合理、灵活、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师通过对学生必要的训练,逐步达到教学要求。但是,当前学生的计算至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计算粗心,速度慢、正确率不高;②计算过程繁琐,方法不合理;③重算法,轻算理;④单纯地重视笔算,忽视口算;⑤忽视在进行计算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问题。

一、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计算,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计算。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观察,让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主动地去探索。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

在法则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口头叙述计算步骤及法则。用训练学生“说”来训练他们“想”,指导学生“讲清楚”,帮助他们“想清楚”。在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和纠正学生语言中概念不清、术语不对、语法错误以及不系统、不完整之处,给学生用语言正确地表达思维过程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法则的教学效果。

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例:1/5+3/5。

①根据分数的意义得:1/5是1个1/5,3/5是3个1/5,“1/5+3/5”就是1个1/5加上3个1/5和是4个1/5,即4/5。

②从以上得出:1/5+3/5=4/5,和中的分子4刚好是两个加数的分子1与3相加得来的,分母5不变。

可见,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而分数单位不变。因此,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归纳出两个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运算能力的提高又是依赖于口算的训练。口算时中间环节的计算短暂地保留在记忆中,它与笔算相比,需要更复杂的分析、综合以及全神贯注。因此,口算的训练对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更具有显著的作用。为了使口算训练收到应有的效果,必须做到:口算训练要扎实,经常地进行;口算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口算训练要做到严格要求。

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计算效率

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得到发展,又能促使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计算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计算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推理,确定是否简便计算,尽快地找到计算的捷径。算得合理、灵活,又是计算正确、迅速的保证。在计算过程中,能同时发展对数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计算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如计算25×444这道题,有的同学不加思索,直接排竖式计算,有的同学选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即25×444=25×(400+40+4),还有的同学则选择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即25×444=25×4×111,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不同解法,从而选择最简捷的解法。经过类比分析,从而激励学生思维,使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计算,开拓解题思路。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学生要提高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除了正确的理解、掌握、应用法则外,还受到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只有养成认真的计算态度和良好复查、验算习惯,才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提倡“四对照”。学生作业粗心的现象普通又严重。如看错、抄错、写错、漏写等情况,贪快不求好,习以为常。因此,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养成“四对照”:即题次、数据、运算符号与课本对照,横式与竖式对照,作业与草稿本对照,递等式上下对照。要纠正学生见题就做、提笔就算、对错不管的习惯。

2.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优良品质。碰到计算数字很大,步数稍多的时候,要做到不急不躁,耐心计算;遇到简单的也要慎重,切勿麻痹大意,草率从事。在训练中应严格要求,做到不管题目难易,都能认真对待。

3.培养估算、验算的习惯。估算和验算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内容分类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检验题解是否正确。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算、验算习惯。教师可通过一些典型的具体事例说明验算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估算、验算的重要性。

4.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实际情况表明,有些学生计算错误,是由于书写不工整、不合乎规格引起的。如有的递等式实在过繁,容易受书写拥挤而致错;又如草稿太草,容易在检查中看错数字而产生错误。因此,教育学生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分重要。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高中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