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中如何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

时间:2022-10-19 03:55:40

在新课改中如何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让学生参与数学,让学生贴近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让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实践数学。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有效

0引言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搞好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数学的思维,应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有效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师生既要共同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又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益,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20世纪西方国家提出的“有效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借鉴。

1.1有效教学概念界定

“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

1.2有效教学的具体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正确理解时间和效益的关系,教学效益并非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多少内容,而是在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多少内容,增长了多少知识。(2)有效教学要有明确的测量性,即评价目标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要建立评价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我学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3)有效教学更是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对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出系统具体的问题行为解决方式即教学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2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导学生学习等三个方面的定向功能。教学中应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不仅要求教书认真钻研教学目标和教材,把握教学中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准确恰当地制订教学目标。

2.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人、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3转变课堂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数学课堂固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学生被动接受式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积极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去“做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思考和探索中理解数学。美国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反对视人为知觉、概念的获得、推理等方面的消极感受体,强调“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最可贵之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不要怕学生出错误,尽快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4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求,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求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烈的,遗憾的是,传统的课堂结构没有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平台。新的课堂结构的自学课中,学生可以交流,也可以到黑板上写下来展示。在合作交流中有了独到的见解可以随时在组内展现,课堂讨论更是为学生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自主选择、自主展示的平台,要展示的主题由学生自主选择,然后统一协调,一旦确定了展示主题,每个学生都会千方百计地为展示得更精彩而积极行动,而且在展示过程中焕发出来的学习热情会向前后延伸,向前延伸到预习课,向后延伸到反馈课。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获得再次体验成功的欲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预习、交流、互助、展示、达标测评)中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特别是在交流合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学习互助小组成为现实,学习困难生会因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而不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会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2.5精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官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总结

新课程改革将我们的教学模式实现由填鸭式到启发式、再由启发式到探究式的转变。新的理念必将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改革、新的机遇,这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们必须从自身做起,革新理念,迎接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业务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蔡志远.坚持目标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7,(09)

[2]夏宝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新课程学习.2012,01

[3]申贤淑,刘鸿雁.适应目标教学 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