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培育模式

时间:2022-10-19 03:11:45

浅析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培育模式

【摘 要】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临床实践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检查和补充理论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就中医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进行探索,结合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时间、效果、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学生临床培养模式提出一些见解和体会。

【关键词】中医 教学 培育模式

在中医教学阶段,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计划,使其尽快完成专业理论到实践能力之间的跨越,为中医临床技术提供有力保障,并为学术传承与创新打下良好基础,是值得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中医临床教学环节的质量,确保临床实践水平达到培养要求,笔者以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抓好三个核心环节是临床教学的重要支撑

1.1 培训与再培训环节。培训应该由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年资医师来承担,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执业责任感。渗透以医疗服务的需要为基础的各种概念,包括核心部门的关键技术,如无菌观念、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最易接受影响的时候形成理念,降低临床教学环节乃至从业中的成本和风险。通过这样的培训环节,能够让进入该阶段的学生树立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的思想,并更进一步树立发展专业和发展个人未来职业的信心。此培训应该循环进行并贯穿于临床教学环节的始终,在监控系统提示临床教学质量下降和重要学科交换时宜具有针对性地多次开展。

1.2 实践与反馈环节。合理规划和布局实习内容,实践内容要能够有机联系并前后呼应。从形式上看,学生介入对患者的诊治是实践的主体,教师的指导是对其实践能力的反馈。从效果上看,教师的规范化指导是教学实践的保证,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对教师指导能力的反馈。应该定期由专门人员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随机考核,同时向带教人员客观反馈实习效果,这样才能够形成教学实践与质量反馈的完整环节。这种实践与反馈的同步和统一,才能够有效强化临床教学质量。

1.3 考核与评估环节。按照目前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测评方法被公认为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因此关于临床技能考试方法的研究就成为各国医学教育界探究的热点。这种测评方式由多站式的考点组成,由标准化病人SP来承担测试目标,替代后的“患者”角色更具有优势,较高的OSCE得分预示着他们作为医生的能力已经具备。由于该评分系统客观标准,可重复性强,故易于获得认可。借助于这种方法同时还可以反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弱点和缺陷,评估和鉴定实习各个阶段的真实情况,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2 实现两个转变是深化管理的基础

2.1“平面式”向“立交式”的转变。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化的带教方式,宜实施分级管理、分级培养、分级考核的模式,按照医师级别和学生层次逐级进行匹配,形成“立交式”的培养网络,并联通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让高级别的医师和高层次的学生在临床教学互动中辐射出对下个级别师生的正性影响力。

2.2 静态向动态的转变。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按照年度对教学双方进行测评,组织临床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并按照计划严密组织师生互评。对测评结果显示难于胜任临床带教工作的老师要重新培训,对难于达到培养计划的实习学生要回炉重塑。争取短期内达到预期要求,避免其进入下一个实习单元而使质量标准流于形式。

3 解决好四个突出问题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

3.1 整合师资队伍。为了充分保证学生临床教学环节中的质量,应该科学整合临床带教资源,遴选符合教学标准的带教老师。走临床教研室与实习单元双相结合的路子,由教研室主任与临床科主任共同负责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时可成立指导小组,由骨干力量组成团队培养年轻医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并在有效的激励手段调节下,实行优胜劣汰。对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予以奖励,并与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挂钩;而对于那些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严重老化、临床技能不过关,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带教人员要取消其资格,用这种动态遴选机制来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

3.2 优化教学方法。在临床前教学过程中主要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在进入临床阶段后常常是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比如叙述性教学法和PBL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分析和推理能力,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的结合则适用于培养教学双方的表达和接受的能力,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德风范和服务意识。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建立临床技能中心,为临床教学提供观摩及实践模拟服务。总之,只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才能够满足临床医学教育的需求。

3.3 有效质量监控。临床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在于做好过程管理,使学生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而疏于管理则会导致其呈偏态分布。说明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不均衡性。针对此类情况应该全面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管理。而过程管理的重心在实习单元。临床教学管理部门是质量监控的操作系统,应该具有明确量化的监控指标和指令,对监控方法和监控人员要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监控质量分析结果的正、负反馈效应,积极引导临床教学质量上升。同时,还要结合上级管理部门的教学督导人员的监督与示范作用,逐步完善质量监控系统。

3.4 理顺管理思路。在临床教学环节,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学生的后期学习过程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支撑。各职能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与学生之间要形成完整闭合的管理链条;同时,要处理好医院的经营与临床教学之间的关系;理顺医疗特色和专病专科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强化教学水平对临床能力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学质量应该常抓不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力争探索出一种既符合培养方向和目标,又有利于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蔡行健,刘振全,贺祥.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 -9.

[2] Burch VC, Nash RC, Zabow T, et al. A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newly qualified medical graduates [J]. MedEduc,2005(39)7:723.

上一篇:浅谈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信息素养中的检索技能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