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

时间:2022-10-19 02:29:56

谈中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内容的表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也是津津乐道。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77-01

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于是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把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学生,情境教学被众多的数学课堂所采用,它成了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就从多次学习的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教学浅谈本人的几点见解:

一、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时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要考虑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的知识来积极研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情境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应符合实际,要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准确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设的情境应充满“趣味性”,“时代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的调动外部各种诱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会思考

思是智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活动,学生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抽象性决定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数学课上,应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艺术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产生主动参与的要求。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情境创设要有童趣,也要合理,要具有实效性,也要具有挑战性,同时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不应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不应当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应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应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应当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应当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不断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成为学生灵性飞扬的磁场,我们的学生的身心才会获得和谐发展,我们的孩子们才会真正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真正体验数学之旅的快乐,探索数学之旅的奥秘。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才会变得更加亮丽。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下一篇:论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