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教材中数学思想及其教学浅谈

时间:2022-10-19 01:34:57

初中新教材中数学思想及其教学浅谈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课改教师中的一员,我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时这场改革中去。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实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数学思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初中数学新教材中蕴含了通常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在今后的数学学中会不断地运用到。因此,教学好初中新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在初中新教材中所包涵的数学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1)合理的三维空间思想;(2)数形结合思想;(3)用字母表示数;(4)分类思想;(5)方程思想:(6)化归思想;(7)概率统计思想。下面我将对新教材(北师大版)中的几种数学思想及其教学谈谈我粗浅的想法和体会。

1) 合理的三维空间思想

七年级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的第一章就是《丰富的图形世界》,作为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内容,与原来的教科书不同。这样安排,显然拉近了数学衙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刚踏入初中时学习第一节数学课所产生的陌生和恐惧感。实际的图形给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但要从其中抽象出具体的数学模型,就得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在展开与折叠、切截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及点、线、面和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等,形成一定的空间思想。同时,通过安排对某些几何体主视图、俯视力并左视图的认识,在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我的实际教学中,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人思想和主观能动性,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每个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去体会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同时去发现新的问题。譬如在“面动成体”这一知识点上,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关实例,在上该课的前一节我就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就找到了“某此高档宾馆的旋转大门,面动起来就成为圆柱体”“校门口的自动门,将截面理想化为长方形,那么运动起来就是长方体”等等。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法。七年级新教材第三章《字母表示数》中的“摆火些棒”的实验中,就蕴含着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如果能先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计算一些具体的数值,启发学生归纳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认识到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一般性,就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由些产生从算术到代数的认识飞跃。学生领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就可以顺得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1)(用字母表示问题(代数式概念,列代数式);(2)用字母表示规律(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认识数式通性的思想);(3)用字母表示数来解题(适应字母式问题的能力)。 因此,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对指导学生学好代数入门知识能起关键作用,并为后续的代数奠定了基础理论。

在教学中,学生以“摆火些棒”的实验归纳起来还有点困难,我就将数据多罗列一些,让他们观察,这样就容易得多;同时,我在对某些小节的处理上也打破常规,譬如:对“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老师都觉得时间紧,如:“3x+9x=”、“2XY2+3XY2=”等等,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按照引例算出正确答案,再给一个“2a2+3a2= ”,问学生“能计算吗?”“结果呢?”学生就会算出很多不一样的结果,让学生讨论后,再给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定义,然后实践训练,效果就很好。

3)概率统计思想

在七年级新教材出现《可能性》,这是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从学生装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开始,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实例丰富对不确定事件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渗透概率思想,使学生体会利彩票中奖率”,“玩转盘”,“转硬币”等等,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把代数上“数”(代数式或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与几何上的“形”(曲线或区域)结合起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想。是人们一种普通思维习惯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

5)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数学意只,具备较强的这种数学意识,便具备了较水深的数学素养和较强的数学能力。

6)数形结合是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7)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8)数形结合一般包括两个方 面,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

9)数形结合的题型包括:利用数学表达式或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应用函数的图象。例如: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由于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序实数以(X,Y)与点P的一一对应,使函数与其图象的数形结合成为必然,一个函数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而借助这个图形又可以直观地分析出函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这为数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学时老师若注重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年级(下)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老师要适时地私心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这里蕴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性想方法。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在数轴表集,则比在数轴表示数又前过了一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更为有效。

5)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八年级(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节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图象求二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对于其他几种数学思想,限于篇同,这里就不作详尽叙述,所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根据学生的阶段导入概念型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相似思想、已和与末知互相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互相转化的思想等等。在知识的结论、公式、法则等规律的推导阶段,要强调和灌输思维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数的

数与形的转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常用思路等。在知识的总结阶段或新旧知识结合部分,要选配结构型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出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出化。在所有数学建构及问题的处理方面,注意体现其根本思想,如运用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为简便而采取的移项法则。

总之,不论哪一种数学思想,教学时都要“目中有人”,其中的“人”就是学生。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了解学生,多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研究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表现,尤其休关注那些反应较慢、思路不怎么活跃、学习上跟不上来的那些学生,找出原因,然后,才能更有效地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到必须的数学思想,并且得到时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民族地区幼儿教学策略 下一篇: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