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生存语境及其应对

时间:2022-10-19 01:03:36

浅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生存语境及其应对

摘要:近年来,广告设计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文章主要结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生存语境,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专业建设应注重的几点要义。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职业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73-01

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转轨过来,缺乏成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体系,缺少有效的高职教育经验;加之很多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主要参照本科设计院校的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运作,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忽视广告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致使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职业教育的广告设计人才培养几乎无特色可言。在这个背景下,关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研究它的进一步发展的迫切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一、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生存语境

(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称高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始终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两者之间进行徘徊,这样使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确定形成盲目的效仿。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从根本上属于职业教育,和纯粹的艺术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区别。当有些院校发现培养的人才与艺术人才有冲突时,盲目改变教学计划,加大实践力度,造成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协调。在高职教学中有些专业的实践环节的缺失又造成其毕业生与更低学历的设计从业者相比缺乏技能优势,从而导致就业困难,高职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呈现尴尬局面。

(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

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课程设置盲目本科化。主要是指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实际教学目的不够明确,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大多参照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政治体制的框框化不能避免。二是课程盲目设置企业化,主要是指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没有明确分开,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作品没有思想内涵,视野狭隘,学生只有软件操作技能。

(三)实践教学薄弱的问题突出

首先、师资是决定性的首要条件。目前,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从事广告设计教育的专职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从来没有到企业进行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在教学中满足于将自己原来在本科院校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再原样灌输给学生。其次、实践环节缺乏硬件保障,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而言,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依赖于有力的硬件保障,即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而现实状况是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在这一项目上做到非常优秀。再次、顶岗实训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顶岗实习是完成实践教学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受到办学条件、校企合作规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实习中真正从事设计岗位,参与完成设计项目的机会其实不多。

二、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的应对

(一)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宽基础,高技能

高职教育要“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大多是从事辅助设计与技术编辑的工作。虽然不排除很多优秀的高职生日后通过努力能够成为优秀的设计师乃至设计总监,但从一开始,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就是这样定位的,也是社会对高职设计教育提出的职业技能的要求。针对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先天不足的客观情况,要大胆地对课程模块进行改革,压缩一些与职业技能无关的课程,调换一些专业课程的顺序,加大培养学生软件操作与技术规范运用能力的课程。

(二)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大力开展“项目式”教学,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由专业任课教师将校外的实际项目带进课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实施教学,即按照企业项目生产模式成立设计小组,根据课程安排的设计项目内容,先从市场调查入手,收集具有价值的设计参考资料。并根据调研材料创作方案、讨论方案、实施方案。在项目教学的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起到解惑和引导作用,控制各小组项目质量。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小组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了沟通能力,掌握了从创意设计到实际制作的设计全流程。其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要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

总之, 现在的高职院校开设广告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 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站在这个高度上才能看到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添砖加瓦。

上一篇:基于Web数据挖掘技术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