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室内装修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19 12:01:47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室内装修的应用分析

摘 要 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掀起的巨大思潮,传统文化符号对于我国现代室内装修也起到了及其大的影响。本文就传统文化符号对于室内装修的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符号 室内装修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传统文化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人类智慧发展的一个标志,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文化水平,对于时至今天的我们,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漂流在历史之上延续到今天从而继续发展,便已经说明了自身独特的魅力所在。①因此,把它融合到我们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当中,也是一种对美的传承和对于文化的深刻依恋。同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将儒家思想作为其主要的传播内容来向世人宣扬仁爱互助,对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应用

而对于文化而言,传承和衍生对于其今后发展而言是有着及其重要作用的。而我国传统文化的衍生物有着独特的性质,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对于社会实践而产生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它代表着人类对于智慧和美的不断追求,以及对于文化的不断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满足其物质需求之后,就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开始寻求更好的精神生活。因此,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为对于居住的环境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今天,许多人又将目光转向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上。因此,便将我们的室内装修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将古典唯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气息相结合,充分和谐地体现在我们的现代家居当中。

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2.1 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文化相依存,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具有较深的历史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伴随着当时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它对于历史的变迁有着承启作用。而这些文化符号,正是结合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由此可以说,它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中国传统符号具有很深的历史特色。(2)具有多样的艺术价值。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可以看到很多受历史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东西,而且一些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现代的书法家的文房四宝,传统挂饰中国结,而且现在在很多家庭里面都可以看到屋中装裱的书法以及水墨画还有各类瓷等。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家居中的一个体现方面。

2.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我国古人喜欢以物明志,寄景于情,因此我国我传统文化符号便被赋予了极为深刻的意义。比如我们常见的“年年有鱼”、“岁寒三友”、“福禄(葫芦)无边”等、常听的“松鹤延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共结连理”等,都是古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揣摩之后而赋予其新意的,这些符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因此,在我们的室内装修中,也可以加以利用,从而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室内氛围。②

2.3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思想

(1)得体大方,相得益彰。我国古人对于室内的装修设计以及物品存放十分考究。通过对于古代室内设计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文化符号的在室内装饰主要有几个原则,在考虑整体布局的时候要使得物品摆放疏落有致,同时使其自然陈设,这样让人看起来感觉落落大方的同时,也不失情趣。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就是整体和部分相互结合,从而使得部分之和大于整体。

(2)恰到好处,点睛之笔。古人对于室内装饰讲究的还有一点便是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物品的摆设不在于华丽名贵的有多少,关键就在于点睛之笔可以将整个室内装饰“点活”,从而使人可以对于屋内摆设的主次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主人的品味。

(3)清水芙蓉,天然雕饰。在室内装修上,古人的追求可谓是精益求精。无论从室内整体布局来看,还是对于文化符号的摆设而言,古人都力臻完美。尤其是在追求美的同时,不仅追求美的存在,还对美的形态有很高的要求。对于真正的美而言,自然之美可以让人看过以后浑身清爽。它同那种强行的拼凑的摆设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这对于室内装饰而言,让人看着觉得是浑然天成,便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

3 传统文化符号对于现代室内装修的影响

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群中的应用从古至今,数不胜数。我们从当今那些富有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符号在历史中的不断实践应用。也可以说,游客去旅游景点真正欣赏的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的内涵。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室内装修越来越重视实效性甚至出现了对于西方宫廷奢华风的追求,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失去了展示的空间,为世人淡忘。但是随着近年来由于受到“中国风”这股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中来。③

对于现代人而言,室内的装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活的舒适和安心,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新颖之中。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时尚生活理念的群体来说,室内装修在物质功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精神功能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才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这也是催生室内装修创新的一个原因。对于室内装修的设计师而言,他们的设计风格往往是由自身的喜好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国设计师而言,他们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也有所接触,所以在设计风格中,也会有意无意地出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但是对于我们当前的室内装修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应用还在一个认知阶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品类众多,而且我国对于其在装修之上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传统文化装修理念,因此我国的室内装修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还处在一个探索时期。同样,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我们在充分认识之后才可以运用实践,而非随意借景。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室内装修

随着现代人不断追求创新,对于室内装修而言,就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具有明显特质的中国元素符号融入到现代的室内装修之中,这样在追求设计形式完美的同时它还具有装饰文化的功能。因此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一种设计形态的需要,也是对于将古今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创新。同时,将现代装饰理念与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非是简单地将两者堆砌在一起,而是让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在满足人们对于现代装饰元素不断追求的同时,增强人们对于传统韵味的喜爱,使得整个设计得以圆满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4.1 将传统文化符号和中西装饰相搭配

一位西方著名设计师曾说过在室内装修之中,如果可以在西方室内装饰中摆设几件中国家具,那对于室内的华贵感而言,便会立刻提升。西方装饰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家居装饰,它的风格多样,可以满足目前人们对于或追求舒适简单、或追求华丽高雅等的多种需求。但是西方的设计运用到室内以后,由于它的色彩过于鲜明,如果整个室内装饰让色彩所把握那样对于人们所生的视觉效果便会不是很理想。④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多样齐全,有古朴的、华丽的、端庄的等等而且材质独具韵味。如果将其在室内装修中点缀一二,真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使得整个居室内散发着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气息。但是对于材质、颜色等搭配要相辅相成,这样在室内搭配的时候不会收到反效果,使得居室内的搭配有一个统一和谐的存在。

4.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装修相结合

一些人喜欢的是将现代的家居理念融合在传统文化符号中,使二者相结合地体现在室内装修之中。那样对于传统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而言,便要根据中式传统家具的自身特点来搭配,我国的传统家具颜色本身的颜色多样,但是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木质感特别强。而这样设计出来的房间便会给人发红的感觉。而这种颜色设计给人的感觉便是沉闷、压抑,没有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家庭成员的长期居住、使用。因此在将现代装修与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的时候,也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改良,这样对于室内装修而言,才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有新的突破,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的各类需要。这样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一种发扬。⑤

4.3 纯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装修设计

当今社会还有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古典美深深陶醉,因此也将这种偏爱融入到了对于自己家居装修之中。由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符号品类繁多、色彩多样、而且造型各异这样对于中国式的传统室内装修而言,就需要从整体的风格把握入手,选择适合的文化符号作为基调。同时,对于色彩的饱和度要有一定的把握,我国古代的文化符号色彩丰富,因此在对色调把握上具有灵活性。由于是传统风格,设计出来的室内多以沉稳为主,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些灵动文化的符号在室内细节上稍作改动,这样的室内装修效果给人的感觉会是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同样的,对于室内装修而言,要考虑到整体的效果,因此对于选材、选调都要从大背景下出发,否则对于装饰出来的屋子给人的便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同之前追求的清新古雅而言,相差甚远。

注释

① 刘心叶,王梦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运用.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② 王喜云.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刍议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J].大众文艺,2012(2).

③ 邱同珍,刘亚楠.传统与现代的智慧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

④ 张秋香,戴同鹏.探讨视觉和错觉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应用的创新技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⑤ 方志祥,李敏敏.精装修住宅的共性与个性--试论商品化精装修住宅的个性化参与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5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5.

上一篇:小苍博客: Loladies,一个梦想的旅程,仅和大家... 下一篇:浅谈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