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时间:2022-10-19 11:06:4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特点做了界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顺利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如案例:《春》教学片段

在完成了对“春草图”的课文赏析后,老师出示了“春草图”的插图,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插图中,作者笔下的“春草图”绿草遍地,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嬉戏玩耍,但作为一个画面,这似乎有些单调,同学们能不能充分发挥想象,看看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景物让这幅画更加地生机盎然?学生们的想象被激活,补充的内容有蓝天,白云,小鸟在飞,柳树绽放出新芽,柳枝微微摆动,小燕子于河边衔泥在屋檐筑巢......对于合乎情理的想象,老师都一一给予肯定。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插图的使用并没有让学生拘泥本文,而是让整个课堂具有一种开放的结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笔下“春草图”的美,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放飞想象,在头脑中补充形象,让这副画面景物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绚烂、生命力更加勃发,完成了对画面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素养等也在同步发展。

其实,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形象的“留白”是很正常的,因为任何作者塑造形象时,也只能选择他认为典型的特征。另外,如果塑造的形象相当繁复,也背离了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的规律,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局限于作者的描述,体会不到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相勾连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设计应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让他们在补充“留白”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文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也为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二、要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可分为两大段:一是语言文字的“内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语言文字(文本)刺激转化为再造性的形象和审美感觉,以及有语文(文本)刺激引起内部语言思维,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弊端在于诱使学生放弃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而通过声像“语言”直接完成“阅读”(现在流行的“读图”一词也正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阶段则是语文文字的“外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将自己的问题理解和审美感觉转化为个体的外部语言,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予以表达,它可以通过以声像为主的视听媒体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拓展认识对象,强化审美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优化以促进语言文字“外化”为主要目的的媒体应用策略,规避语言文字“内化”阶段过度使用视听媒体的弊端。

如案例:《白杨礼赞》教学片段

在讲到文章中“形”和“神”的关系时,老师挂出了特意请美术老师加工过的一幅插图《西北高原的白杨树》,并提问:“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吗?为什么?”同学们纷纷系读课文,找出了和文章描写不符的地方,最后有学生还自然联系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认为画面的线条要干脆、简洁、有力、才能充分表现出白杨树的那种精神。

这个教学环节,老师通过有误差的画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文本,搜索、定位、分析、判断作者笔下白杨树的形象,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在对白杨树进行描绘时语言形象和准确的特点,并在头脑中主动构建出白杨树的形象。由于这一环节语言品析扎实,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白杨树内在的气质精神。

三、给文本拓展以平台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拓展”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适宜的“拓展”使课堂对学生保持了一个较高密度的信息刺激,能起到增进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拓展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渠道”,提供学生解读文本别样的“视角”等作用。所以,一个有质量的文本拓展环节,能让信息在互相碰撞中提升整个课堂的品质,甚至有“点石成金”的作用。

如案例《蜡烛》教学片段

在总结环节,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归结在伤残、死亡、贫困、家园的破坏上。老师播放了歌手朴树的《白桦 林》,忧伤的旋律和悲怆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最终明白了战争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伤痛也是巨大的。

《白桦林》这首歌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再加上明确的歌词,让学生认识了那为因为心上人(抗击法西斯侵略,最终战死沙场的一位前苏联的小伙子)的永别,一辈子饱受痛苦和煎熬的姑娘;在对老妇人(苦苦守候小伙子几十年)哀伤、惋惜、同情的同时,学生体认到,战争毁掉的有形的东西会在战后重建中恢复,但战争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甚至一辈子都难以抹平。这样的音频展示,让学生对战争的理解更为全面和厚重,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也得到了加强。媒体的应用不仅让材料的呈现更为高效和便捷,而且以其特有的声光电的组合,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角色”。

我们在进行媒体的设计和应用时,一定要牢记语文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它呈现迅捷、信息量大、媒体“语言”直观形象的特点,发展学生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各种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确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上一篇:竞争性学习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下一篇:初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