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意志的力量

时间:2022-10-19 09:14:46

阅读

1876年,波兰著名莎剧女演员海伦娜·莫德耶斯卡(1840-1909)移民美国。海伦娜是一位人格上有强大凝聚力的女权主义先驱。因成名较早,使她在人生盛年就有条件去追求安稳、宁静、超然的人生境界。自由的美国让她看到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为了创造一个真正的乌托邦式集体农庄,她像族长一样将亲友和崇拜者带往美国。

虽然她最终因农庄破产重返舞台,但她的生活却接近于现代职业女性的理想。她拥有强大的人格,总以深沉的激情自已但又从不失去自我,这才是她人生最大的成功。《在美国》的主角扎温佐夫斯卡夫人,正是以莫德耶斯卡为原型。

这本书的作者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著名的文化精英和女权主义者,以目光敏锐、思想前卫著称。她的生活也不乏传奇性,比如波黑战争中到萨拉热窝排戏—《在美国》就是送给萨拉热窝那群朋友的。这本小说是桑塔格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一本作家与题材互相促成的幸运之作。莫德耶斯卡的人格激发了桑塔格的创造力,桑塔格广阔的现代文化视野又充实了莫德耶斯卡的生活和命运。

在小说里,主角扎温佐夫斯卡夫人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也尽量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她认为演员的职责是启智而非鞭笞。她对道德的要求很高,但又严厉驳斥那些浅薄的道德教条。生活里最让她苦恼的是幼稚、愚蠢和自甘堕落。坚强的意志对她的人格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扎温佐夫斯卡夫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桑塔格两次与癌症斗争的精神火光。“你感到坚强,你希望感到坚强。重要的是一往无前。”扎温佐夫斯卡夫人甚至用意志去抵抗头疼发烧(桑塔格也有类似轶事)。

扎温佐夫斯卡夫人就像桑塔格的一面镜子,她的生活中到处映照着桑塔格曾关注的主题。比如戏剧表演美学、女权主义、时尚史、傅立叶的乌托邦理论、文化批评、名人轶事等等,甚至在集体农庄破产前夕,扎温佐夫斯卡夫人与亲友合影留念的情节中,见缝插针地传播一些摄影理论(桑塔格曾出版过一本被誉为摄影文化圣经的书)。那位像牛仔一样骑马挎枪的美国女摄影师威辛顿夫人,看着就像是桑塔格的同性恋人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

集体农庄因经营不善而失败,扎温佐夫斯卡夫人只好重新成为一个演员,继续在一种前途难卜的事业中拼搏,继续经受生活的种种冲击。而她的情人里夏德(以波兰大作家显克微奇为原型)却因为不支持她的人生观与她分手。最后小说以一位同台演出的莎剧演员的独白和隐晦的示爱结束,暗示了她的人生将遭遇更多考验,并补偿给她更多勇气、魄力和更难得的高贵品质。小说包含书信、日记、个人独白等多种实验性文体,叙述灵活而丰富。

本书出版后即获得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桑塔格的文风一向处于观点鲜明和结论中肯之间的平衡点上,丝毫没有悲观主义者的厌世和犬儒主义者的愤世嫉俗。她的语句干净整洁,但因为在角色塑造上过于入戏,或太在意还原“意识流”的完整性,显得有点唠叨,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出其“重点所在”。但是一旦读者认识到扎温佐夫斯卡夫人高贵的人格,这本书的意义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

上一篇:任贤齐不“飙”不男人 下一篇:新式经典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