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弓杭州个展《重现·重生》在忆苦思甜中走向重生

时间:2022-06-23 02:14:18

展览

中年艺术家原弓一直把自己称为“戏子”和“商人”。尽管近几年他频繁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柏林双年展这样的国际顶级艺术大展里,却少有针对其作品和个人的市场化炒作。在杭州的天仁合艺·艺术中心,原弓有了一次向中国公众集中展示自己艺术理念的机会,由策展人沈其斌力推。

美术评论圈认为,2008年开始,原弓的艺术脉络有了现实意义的转折和延续。那一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四川发生大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国突然站在了世界舆论的焦点位置。这引发了原弓对中国社会的重新定义和思考。在那年的北京798艺术节,一辆来自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灾区受损变形的东风牌货车,被原弓改装成为一件装置艺术品,这堆垃圾原本在灾区显得普遍而渺小,进入大城市后却突然备受关怀。之后,他又创作了名为《红帘—5·12》的装置作品,用红底黄字的醒目标语横幅装点一个花轿子,以此追忆几十年前标语时代动员全民的能量,并对现实社会这种标语能量流失殆尽进行反思。

看多了原弓作品,会发现其实他是在做不同角度的人类史,拿2010年作品《摇钱树》来说,他购买了近一千件农民使用过的农具,它们被堆砌在一潭池水的上空,池水倒映着农具,如一张巨型天网。这些农具被集中艺术化展示,诉说着现实社会的耕种模式发生巨变,而人力工具却被大量闲置,由此抛出问题—习惯和传统在缓慢更新的同时,是否还留有信念和勇气。

近年来,原弓开始尝试全感官艺术。例如201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空香6000立方米》,烟雾配上檀香和古琴,所引发的反响是成功的,评论家理查德·怀恩甚至发文指“这种弥漫性显示了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吸收了众多自称为它的征服者”。之后,烟雾又蔓延到布拉格、卢森堡、汉诺威、柏林、卡塞尔、米兰和哥本哈根,甚至引发了某地反恐小组的骚动。这是他最为哗众取宠的一次艺术经历,其目的也许是呼唤人们要更多关注极其不受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有无”、“色空”。

此次杭州个展,展示的是一系列结合装置、绘画、丝网版与印刷术等综合媒介跨界而成的作品,以及与绘画相关的创作过程、行为影像。原弓一直对那些存在于记忆中的濒临消失的物件所延伸的问题充满兴趣。而这些作品正是用现成品加上原弓从小至今收集的马口铁饼干箱上面印制的波普图式结合而成。“这些三四十年前的饼干箱,总让我回忆起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以及人们期待幸福的感受。”原弓发现当代人缺失单纯幸福感的常态,遂启发了他的这个创作。“图像在当代已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它不再单纯,不再纯粹,它的复杂语义和视觉外衣,只能成为‘变形记’中无力的。”

上一篇:赚“老”钱 下一篇:任贤齐不“飙”不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