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亲子关系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9 09:08:51

从中国亲子关系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被认为是家庭本位的社会,传统家庭是以亲子关系为轴心的。当今中国社会亲子关系存在着众多隐忧,更有“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呼喊。比起强调“孝”文化的培养,不如追本溯源,更加强调家庭教育的分量。关于中国亲子关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怎么做父母”这一话题。

关键词:亲子关系;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

一、中国亲子关系存在隐忧

传统中国被普遍认为是家庭本位的社会,即家庭是社会关系的重中之重。中国传统家庭是以亲子关系为轴心的,家庭的存在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成员的地位以亲子关系来决定,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但是在中国这么一个长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国家,在亲子关系这方面却存在着众多隐忧。

豆瓣网是一个近几年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的新兴文化服务类网站。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建立于2008年,现如今已经拥有近七万多成员。小组成员以80后为主,主要在此倾诉或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或肉体上的伤害,而绝非无理抱怨。小组成员多数在家庭生活中确实受到不公正待遇,如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父母间的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以及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或更为严重的猥亵子女、性别歧视等精神伤害。这些伤害都足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危险的种子,伴随着孩子成长性格甚至是人格上面的缺陷。

这种“父母的过错”之类的话题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氛围中是很难公开来讲的,并且很可能成为一种潜藏的隐痛,人们从上一代那里受到的痛苦就很有可能被发泄在下一代身上,比如受到家暴伤害的人长大后也最有可能成为家暴的实施者。

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和他们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父辈各自拥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彼此看问题的方式和行为准则也大相径庭。“父母皆祸害”这种呼声,并非只是代沟问题。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被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赚钱成为了每个家庭更重要的任务。社会越来越肯定个人的自由和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原本农业社会中生产依赖老人的生产经验的情况转变成更加依赖年轻人的创新科技等生产技术,家庭生活的重心也逐渐向子一代转移。年轻人对不当家庭教育上的挣扎和反抗,以及对话语权的争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父权的消解,其实这都是符合当前社会转型现实的现象,“父母皆祸害”这种说法大致和尼采的“上帝死了”有某种相像的成分,惊心动魄也发人深省。

二、“父慈”才能“子孝”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里就已经对中国亲子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痛批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中的亲子伦理,认为中国父权太重,几乎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使得为人子女的终不能得以解放。原话如“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①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家庭伦理的观点。他认为“在我们这儿孩子对长辈不敬的事与长辈对下一代的虐待相比是不成比例的,因为父母的权力大得多,父母打孩子社会不认为是不正常的,国家也不干涉,但是孩子不体谅父母,社会就一片哗然。”“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②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面讲到的“伦理孤独”,他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伦理有时候的确是非常大的暴力,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出的一环,儒家的‘大团圆’往往是让‘不舒服的东西’假装不存在”。③

中国人原本最依仗和珍视的家庭,却有可能带给自己最多无处言说的痛苦,这是多么巨大的孤独和绝望。细细想来,那些呼喊着“父母皆祸害”的年轻人,也绝不愿意这么轻易地就把成长的责任推卸到自己的父母身上。我们愿意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绝对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得不否认,也有很多的孩子,从最亲的人身上受到过极大的伤害。

儒家的伦理观念是强调“孝”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孝不孝顺往往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品质的重要标准。比起承认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种种亲子关系失调现象,大众更倾向于肯定儒家家庭伦理的种种好处,描绘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认为这是我们比之西方家庭伦理的优越之处。还有一句话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是承认爱是相互的,只有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才能得到孩子的爱,孩子爱的情感是需要父母来培养的。

三、发展心理学对“怎么做父母”的启示

亲子之间的爱,本是人所共有的基础情感,这甚至是可以推及各种禽兽动物而皆准的。比起爱,更重要的其实是怎么爱。在对孩子的培养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什么都不能代替,现如今科学昌明,社会发展,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被当作教育孩子的普遍法则;孩子被视为私物;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将其作为盛放自己梦想的容器等。小时候,应该很多人都经常听爸妈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但却没什么人敢说:“你看别人家的父母,怎么样怎么样…”。现在社会上已经有太多的人在说,我们应该怎么做人儿女,却没有多少人在真正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人父母。

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完成的成长,如果那个阶段的正常成长未完成,以后也不可能补救。举个例子,里克森的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婴儿在0-2岁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如果父母一味的用条件反射式的养育来对待孩子,做的好就夸奖,做的不好就板起脸来辱骂惩罚,严重的话会给孩子造成深重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认为父母只爱听话优秀的自己,一旦做的不够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了,父母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做出来的成绩,这样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抑郁,心理不健全。我记得最近很火的一档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石头在别人问他你觉得爸爸爱你吗的时候,回答说:“我觉得他有时候爱我,有时候不爱我。”这种淡淡的不安全感大概就是因为他爸爸过于严厉的管教方式造成的,真可谓是儿童集体心理的表达。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还有这样那样的小小细节,虽然都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未免太过小心翼翼了,但是若是都不好好对待,在给孩子造成伤害之后也不好好挽救的话,往往会引起蝴蝶效应,可能终有一日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过于严苛或是溺爱的教育都是不正确的,是没有根据孩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特点的自以为是型的教育。

当然也应该看到一些好的转变,《爸爸去哪儿》成为了一档热播节目后,人们显然也增加了关于亲子关系和与孩子交流的正确方法方面的讨论。还有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逐渐普及,到了出生在70和80年代的人们慢慢开始也成为了父母亲,人们的养育心理也明显起来变化。可是关于“怎么当父母”这门功课,我们落后的还是太多了。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9.

[2]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M].原载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6卷6号.

[3]王朔.致女儿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19-124.

注解

①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原载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6卷6号。

②王朔:《致女儿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124页。

③蒋勋:《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上一篇:浅谈自主、创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台湾饮食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