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厌学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9 08:44:34

初中生厌学问题研究

[摘要]初中生厌学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影响初中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教师授课无趣,师生关系失谐,教师缺乏对同伴关系疏离的关注等。及时干预和矫治初中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需要构建有活力的课堂,建立理解性的师生关系,关注和谐同伴关系的建立,恰当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寄予良好的期望。通过上述手段改善初中生厌学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师生关系;矫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81-04[作者简介]韩晓霞(1989―),女,山东章丘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保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上的不良表现方式。[1]具体来说,初中生厌学的外在表征体现为兴趣的缺失与偏移,情绪的消极与低迷和行为的抵制与对抗。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作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学生厌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一、初中生厌学的归因分析

(一)教师授课“无趣”

1.文本使用不当

目前,教师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教师仍然在“教”教科书,一心按照课堂预设来忠实地执行文本,忽视教科书以外的来自生活的鲜活的教学素材,忽略课堂生成性因素。初中生的知识性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二,教师在“用”教科书教的时候超越了文本,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处理文本和超越文本的关系。重视了“教”,冷落了“用”,对文本的利用不够,走进了“资源越多越好”的误区,为了“超越”而“超越”。课外资源开发有余,却利用不足。学生对课外资源刚刚提起了兴趣,教师就浅尝辄止,学生的兴趣也戛然而止。

2.教师角色定位不清

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是掌控师生对话内容、氛围、时间的首席角色。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首席使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作为对话首席的使命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有两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一,教师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忽视对文本的尊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忽视教师的价值导引;强调对学生的赏识,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这样的课堂,是很热闹的课堂,可是有温度,却无深度。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究竟有没有在专心地听学生的发言,有没有在认真体味过学生的想法之后再予以评价?有多少学生在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2]学生获得发言的机会,却没有人专心听他的想法,他没有办法和别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发言仅仅成为营造课堂气氛的工具。其二,教师是唯一的主体,忠实地执行自己的教学计划,对课堂的“突发状况”做简单处理,或者是置之不理。如果有学生提出了超出教师“计划”的问题,则会被教师冷漠对待。这样的课堂控制性强,灵活性差。从完成教学任务、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来讲,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但是,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考虑,又必然是低效的。

(二)师生关系失谐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3]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的安全感、信任感和获得支持的程度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学生感知到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他们对学业进一步关注并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合理的情感和行为。相反,以冲突性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往往使学生对学业失去兴趣,容易被同伴拒绝,并产生厌学情绪。[4]同时,师生关系的特征也与教师教学策略的效果存在显著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策略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教师温和、关爱的态度、积极的反馈和卓越的领导力会对师生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达成与学生的合作,受到学生的认可;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师生关系,而这正是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4]

师生关系的“失谐”是导致初中生厌学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处理问题不当,导致师生关系“失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具体来讲,教师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对待学生态度“不公”。教师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放在成绩好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身上,对成绩平平,表现平平,又安分守己的学生关注不够。较少受到关注的学生,会以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因而主动减少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看到教师和学习好的学生频繁交往,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无形之中把自己划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人际圈子之外。其二,教师的管理方式僵硬。教师认同权威主义,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管理形式单一、模式僵化。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民主型的教师,对专制、命令式的教师表面上尊敬,实际上在心理上已经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隔阂。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奉行“分数主义”,实行“分数管理”,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分数文化”,以至于班级的教学、育人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5]教师只关注升学率,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不惯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种压抑的班级环境下,师生关系不会融洽。

(三)同伴关系疏离

同伴关系疏离从表面看是学生群体的问题,但实质是教师对同伴关系缺乏有效的关注和引导。在一个班级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两者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而对初中生而言,同学关系是同伴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里,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学习困难影响同伴关系。有人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影响同伴关系,学习困难儿童与学习一般、学习优秀儿童相比,其注意、行为、同伴关系都明显存在更多的问题。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较多地受到同伴排拒,社会地位较低。[6]而有关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首次超过了父母,如果缺少朋友或同伴关系不良,中学生就会感到孤独、自卑。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更容易遭遇同伴关系不良的问题,因而更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每次考试,都有可能是一个新的恶性循环,因而这样的学生会害怕考试,害怕在课堂上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被同学耻笑。从这个方面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容易因同伴关系不良而产生厌学问题。

上一篇: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提高措施 下一篇:关于国内高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