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19 08:31:48

历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高中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了,历史教学改革也随之铺开,但由于教材、课标、评价方式等的变化,使得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切实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结合个人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同行们进行几点交流,望与同行们共勉。

1、历史教学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基本要求。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加以推广,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历史教学要注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教学中本人通过亲切和蔼的体态语言,设身处地的课堂提问,朋友式的交流,了学生的心田。在课外活动中,也经常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融洽了师生的情感,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学习动态。

3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反映着倾向强度,伴随着行动过程,影响着行为结果,对新型人才的塑造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近年来,本人更留意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理论上的学习,课堂中大胆实践,课内外师生及时反馈,同行间频繁交流。获得了少许的收获和体会,。 十七世纪,英国着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谈》一书中曾说:“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但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历史学科担负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很重要的意义,没有对这门知识的兴趣,就无法获取知识。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学生,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加上社会的功利性驱逐,教学内容繁多、难学,如果教师教学方法的枯燥单一,就很难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动力。

4、历史教学要注重乡土教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乡土教材就是指在本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与本地区有联系的历史事件。在教学时从这些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历史事件出发,或与之相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就乐意接受,从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所说的是尽可能地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有条件地利用,有选择地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相信每个地区都能找到大量与课本相关的乡土资源。

5、历史教学要注意历史教学材料的选择: 实施情境教学固然好,但,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关注学生实际(其中包括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社会阅历等等),若选择一些学生读起来难懂的材料,势必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此外,选择的材料也不宜过长,否则也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影响到教学的效率。

6、历史教学要注重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删繁就简,抓大放小: 高中课标教科书内容多,知识庞杂,课堂教学要涉及到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既讲不清,也讲不完。唯一的办法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课标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入手,对抓大放小,敢于取舍,只要突出专题结构即可。如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史”我们就围绕着世界市场的基本结构、变化脉络、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历史影响等大问题探究清楚就可以了。不一定把每一个时期的历史都罗列一遍。 过去,我们大多数教师感觉到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敢舍弃每一个知识点。其结果造成学生学得累,丧失了学习历史的乐趣,教师也是身心疲惫,教学效率低下。这一沉痛的教训值得认真的反思。

7、历史教学要提倡探究性学习要围绕着问题的解决去探究: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围绕着专题结构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对知识有结构性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有探究学习的意义。如果我们围绕着知识点去讲,既不符合学习的意义,也没有探究的价值。

8、历史教学要重视教师的引导,突出方法点拨: 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切不可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一部好戏如果没有好的导演做支撑,那它还会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呢?我觉得在知识的讲述,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思维的提升,方法的点拨,认识的升华都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引导重在方法的点拨。如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活动方法,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

9、历史教学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从来无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就体现在所选教法上。

(1)、新颖有趣的导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以教学重难点为引线,通过一个笑话,一个以动作,一种社会现象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注意焦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上《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一课时,可先讲一段“袁世凯为何会称皇帝的传说”,学生则在故事中感受到袁世凯称帝的可笑,必遭人民的反对。

(2)、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 课程的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学生的水平相适宜。程度太难,学生学不会,没有成就感,就不会有兴趣学习,成绩越差,学习越没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教师应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3)、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质疑,增进学生探究的兴趣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如果忽视之,“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本人十分注意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提问、质疑,并且比赛谁提的问题有价值。学生们也十分欢迎这一点,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的思维也常常在这时候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4)、运用谐音记忆方法,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习兴趣。 谐音记忆法,是借助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变单一枯燥的历史内容为具体生动亲近的语言,从而迅速巧妙牢记某一知识点的一种快捷简便的历史学习方法。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立竿见影。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既快又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让学生掌握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的五处通商口岸:福州、厦门、上海、宁波、广州,则可用谐音记忆为:“上(上海)下(厦门)服(福州)您(宁波)管(广州)。”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很快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给记牢了。

10、历史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长期以来,我们对知识目标的教学做得都比较好。且知识目标达标了,有时学生成绩也不错,于是就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学生未来的高考来看,这样做是不利的,因为,几年高考加大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在而言之,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对祖国的不利。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公民素质教育,也就是价格教育,它应包括审美之心,大爱之心,宽于待人的胸怀,乐观进取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民主、法制环保意识等。那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我觉得应紧持依托性原则和生成性原则,依托教学内容,通过对史实的合理解读,认真挖掘,有效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感染和诱导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壮阔,体会历史智慧,认同历史文化,将历史学习视为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春雨润物,自然而成。

上一篇:中职英语分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如何巧做单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