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电影看日本人的家族意识

时间:2022-10-19 08:12:49

【前言】从日本电影看日本人的家族意识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969年夏,寅次郎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男人难当》问世了。影片大受欢迎。在观众的一片热捧中,制作方趁热打铁,1969年又拍摄了第二部,1970年共拍摄3部,1971年拍摄3部……系列作品不断问世。尽管日本电影依旧处于低潮,并且呈现明显的衰退迹象,依然无碍于这部系列电影...

从日本电影看日本人的家族意识

ぃ壅 要] “游走于日本各地的寅次郎常常为乡愁所困,情不自禁回到故乡。家人虽然因为寅次郎常常干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倍感头疼,可又打心眼儿里盼着阿寅下次早些归来。”①风靡日本多年的系列电影《男人难当――寅次郎的故事》描述了这样一个时而令人捧腹、时而令人心酸的日本男人及其家人的故事。对日本人来说,家和家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本文试以系列电影《男人难当――寅次郎的故事》为切入点剖析日本人的家族意识。

ぃ酃丶词] 日本电影;《男人难当》;家;家族;家族意识

被称为“活动绘画”的电影,其魅力不言而喻。它是最有效的异文化交流手段之一,因为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文和历史。

《男人难当》系列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拍摄于1969年(昭和44年),由山田洋次执导。该影片很快成为当年度的卖座大片,在以后的25年中陆续拍摄了48部作品。说起山田洋次导演,中国观众或许并不陌生,由他执导的《幸福的黄手绢》《远山的呼唤》等都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的电影一贯以普通日本人为主角,从普通人的视角阐释日本人的生活。即便如此,25年48部作品也不能不说是电影史上的一大奇迹。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观众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毫不厌倦地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电影院呢?

一、大众想从电影中获取什么

1969年夏,寅次郎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男人难当》问世了。影片大受欢迎。在观众的一片热捧中,制作方趁热打铁,1969年又拍摄了第二部,1970年共拍摄3部,1971年拍摄3部……系列作品不断问世。尽管日本电影依旧处于低潮,并且呈现明显的衰退迹象,依然无碍于这部系列电影的人气上升,并持续了近25年。

“东京都葛饰区柴又町,有一家叫“寅屋”的日式糕点铺。店主人夫妇的侄子寅次郎被人们称为“疯癫的阿寅”。没有正式职业,总是随性而为,游走于日本各地。寅次郎常常为乡愁所困,情不自禁回到故乡。故乡有叔叔、婶婶、妹妹、妹夫和幼年的玩伴,都是些极富人情味儿的人。家人虽然因为寅次郎常常干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倍感头疼,可又打心眼儿里盼着阿寅下次早些归来。可是回到故乡的阿寅每次都会恋上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女,失恋之后潸然而去。”②

以上就是《男人难当》系列电影的故事情节。内容每每重复却依然令观众无法抵挡其魅力,其原因何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须先考虑“大众究竟想从电影中获取什么”。恐怕没有人想去聆听说教而迈入影院,更不会有人真正关心“这儿不真实,这儿与事实相反”什么的所谓“挑刺儿”,大家更在乎的是进入影院后的放松和娱乐。山田洋次导演应该是充分了解这一点才拍摄了这一系列作品的吧。

从制作手段来看,《男人难当》电影系列由48个小故事构成,情节独立成章,前后关联性不强。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一般大众之于电影,既非追求深奥的哲学,亦不苛求完美的诠释,而是意在“娱乐”。《男人难当》系列电影应该就在这个“娱乐”的范畴之内吧。因为从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读出日本普通民众希望摆脱现实束缚,渴求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愿望。

二、“寅屋”的人们

《男人难当》系列电影被盛赞为“国民映画”,从而奠定了其无可动摇的人气,个中缘由众说纷纭。其中一说便是:电影主场景设定巧妙。即“寅屋”这一“家”的位置和构造极具魅力。

电影主要舞台是位于葛饰区柴又町帝释天的“寅屋”这一日式糕点铺,从位置上看既非都市亦非农村,出场人物也不复杂。

车平造(死亡M“寅屋”第五代主人)与菊子育有一子,即故事的主人公寅次郎。从本地的葛饰商业高中退学后,离家云游于日本各地,20年后回到故乡柴又町,故事便从这儿开始。车平造与业已身故的前妻亦育有两子。一人是寅次郎同父异母的妹妹“樱”,也是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二主角,还有一人是“樱”的哥哥,已死亡。也就是说车平造共育有两男一女。

本着“传承家业”这一日本传统思想,车平造的弟弟车龙造作为第六代传人继承了糕点铺。此处比较具有日本“家”的特色:车龙造是先成为车家的养子之后才具备了继承家业的资格的。因为按照日本传统,若非直系血亲的父子关系,无法直接承继家业,必须履行养子过继手续。第五代主人车平造和车龙造是兄弟关系,车龙造要想成为第六代主人就必须先履行养子过继手续。此处可以看出传统日本“家制度”的重要特征。

车龙造与妻子之间并无子嗣,唯有侄子寅次郎与侄女樱。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车龙造夫妇极其希望寅次郎早日成家继承糕点铺的家业。若按上文所述日本“家制度”规定,寅次郎要继承家业成为第七代主人,首先必须做的便是过继给自己的叔叔成为名义上的直系父子。以此类推,寅次郎若一直没有儿子,家业便须由妹妹樱的儿子满男继承,这时寅次郎与满男之间也必须先履行养子过继手续才能让满男成为第八代主人。这样,“家”才能被延续下去。这就是传统日本社会“纵向排列”的“家制度”构造。

三、日本的家与家族

日本自古就有“家群”的说法,发音为“イエムラ”(iemura),即“家(イエ)”是构成村庄(ムラ)的基本单位。而“家”是由人构成的,这个人就是家族成员。“家”至少须由一个人以上的家族成员组成,一个人也没有的“家”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简而言之:“家”是由家族成员营造的生活共同体,“家族”是以夫妇关系及父子和母子关系为中心构成的最小集团单位。

“家”包括“家族”,“家”被祈望永久延续。对日本人来说,“家”的延续性似乎便是其文化的基干所在。产业化以前的日本,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制造产生,“家族”是当时人们生存必不可缺的构成单位。而“家族”生存的必要条件便是纵向的继承线。

那么,日本的“家族像”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福武直在《日本社会的构造》一书中这样讲到:“日本的家庭原则上在长子娶妻(或长女招入赘女婿)之后与父母和祖父母等同住。在这种家庭中,中心关系不是夫妇关系而是父子关系。家父长掌权的直系家族是日本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③

由此可以看出,“家族”并不能单纯从家庭的角度去理解,必须以永久延续的“家”这一观念去看待它。在“家”中生存的人必须遵守“秩序”,不守秩序的家族被视为“没有家规”。电影《男人难当》中,寅次郎的叔叔千方百计想让寅次郎成家之后继承家业,应该也是出于遵守家族秩序这一想法吧。

由一家之长与其后继者构成的纵向家族关系理论上必须由父亲和儿子这一身份来完成。但现实生活中没有嫡系子孙的家庭也并非个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社会的做法便极具特性。通常在这种没有嫡系传人的家庭,只要办理养子过继手续,或者使弟弟成为名义上的继承者,或者让女婿成为养子继承家业,又或者将毫无血缘和亲戚关系的人收为养子。总之,并不拘泥于是否存在血缘关系,只不过需要父与子这样一个名分而已。

以一家之长及其后继者为轴心,再加上家长的妻子、后继者的妻子以及未婚的孩子们便形成了一个家庭(“家族”)。

四、日本家族意识变迁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这样说:“从混乱中找回迷失的自我才发觉故乡的珍贵”。

“所谓故乡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令人怀念的同时又令人不安。这也许正如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爱一样。离开故乡的时候总会想再也不愿回来了,却又会在他乡异常地思念起故乡,并且急不可待地赶回去。一旦回去又会感到失望,再次离开故乡,再次思念故乡。如此循环往复,故乡在心中便越发加重了分量。”④

电影《男人难当》系列作品的主人公寅次郎18岁时因为琐事和父母大动干戈,随之离家出走。20年后才回到故乡葛饰区柴又町。之后又不断重复着旅行和回乡的过程。寅屋的人们虽然每次都因为寅次郎的回乡平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却又从心底里期盼着下一次的重逢。家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故乡,家人的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寅屋的人们都希望寅次郎过上安定的生活。所谓“安定的生活”就是有正经的职业,不再四处漂泊,要是可能的话娶妻生子,继承家业。生活在家人融融的爱意之中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我们无法仅仅从这一系列电影便得出一个完整的日本文化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渗透在日本社会各个家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家族意识。

但是,价值体系的转变对迄今为止构建起来的家族意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男性本位,工作为中心的观念开始动摇,其影响也波及了现实中的家庭生活。以前的家庭结构是男性赚钱,女性持家,经济能力和家务处理能力相互依存,家庭才得以生存。但是,现代家庭已经从男性优先的父子本位家庭转变为以两性平等为前提的夫妇本位制家庭,女性地位得以提高。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

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关于家庭关系的一些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只要有爱情不结婚也无所谓;

(2)结了婚也不一定非要有孩子;

(3)结了婚也不随丈夫的姓;

(4)女性即使结了婚也不应该放弃工作;

(5)丈夫理所应当做家务,照顾孩子;

(6)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生活。持以上这些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当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不再是生存所必需的存在时,关爱互助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已成为维系家庭的惟一纽带。可以说现代的家庭就是建立在夫妇之间的爱和责任以及父母与孩子的爱和责任这种极易遭到破坏的关系基础之上的。

虽说这种家庭关系极不稳定,但也是时代使然。可以说:离婚的增加,家庭的崩溃等一系列现象也都是由于家庭所担负职能发生变化所必然产生的。接受这些新的意识并使之规范化,从而确立一种新的社会观和家族观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五、结 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男人难当》系列电影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日本人形象。观众们不禁感叹:原来日本也有这种大大咧咧、天性快乐的男人!电影的主人公虽然不是很“日本”,但电影传达的日本人传统的家族意识却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作为理解日本文化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考察,得出了以上结论。

注释:

①② 佐藤忠男:《みんなの寅さん》,朝日文欤1992年第1刷,209ペ`ジ,209、210ペ`ジ。

③ 福武直:《日本社会の造》,|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105ペ`ジ。

④ 渡x淳一:《北国通信》,朝日文欤1977年,55ペ`ジ。

[参考文献]

[1] 佐藤忠男.日本映画と日本文化[M].未来社,1987.

[2] 佐藤忠男.みんなの寅さん[M].朝日文,1992.

[3] 佐藤忠男.アジア映画小事典[M].三一房,1995.

[4] 中根千枝.タテ社会の人gvS[M].v社,1996.

[5] 福武直.日本社会の造[M].|京大学出版会,1991.

[6] 四方田犬彦.日本映画史100年[M].集英社,2000.

[7] 渡x淳一.北国通信[M].朝日文,1977.

[作者简介] 路秀丽(1972―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影视文化、跨文化交际及中日比较研究。

上一篇:从语用学的视角解读《阿甘正传》中的幽默 下一篇:长镜头书写隐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