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9 07:43:43

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文化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以烹饪专业为例的联系,对学生学习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38-02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主要因素,除了学生对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感兴趣、乐学、生活生产工作用的着以外,教师的教法以及教师引导、指导学生的学法也会激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自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早前我们称之为“算数”、“算术”。“算数”简单的说,就是数的计算,如3+4=7,5+2=7等。“算术”,计算数的方法,如9+3=?怎样计算?9+1=10,把3分成2和1,即3=2+1,把3中的1和9相加等于10,即9+1=10,“3”还余2,与10相加,等于12。即9+3=9+(1+2)=(9+1)+2=10+2=12。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学数学能使人思维敏捷。“职业教育”也是源于人的生活、生产,“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学科。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数学”与烹饪专业课更是息息相关。文化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加强与烹饪专业的联系,培养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的尤为重要。

烹饪专业学生入学上的第一节数学课,数学教师就可以拿些与学生专业课有关的烹饪用具到数学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如水勺(有关“圆柱体”)、漏勺(有关“球缺”——球体的一部分)、炒锅和炒勺(有关“球缺”)、铲子(与“梯形”有关),盆(与“圆台体”有关)、盘子(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两种形状的都有更好),还有各种锅、碗、汤勺、筷子等,这些都和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平面几何》有关,也和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立体几何》有关。为减少学生因数学基础差而带来的学习数学的抵触情绪,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今后数学学习构成中,遇到以前的数学知识,教师会适当给以复习,重要的知识点可再讲。之后,让学生测量这些烹饪用具的有关数据,一方面起到复习数学知识、为今后的数学相关知识铺垫的作用,也为烹饪专业课的教学(如烹饪一个菜的烹饪原料的用量、油、盐、酱、醋等调味品、调糊勾芡等用面粉和淀粉的用量、上菜用什么样的餐具等)服好务。

高中数学第一章课题为“集合与逻辑用语”。一讲到集合,学生会想到上体育课和上课间操的队伍集合,这里的集合在语文中是动词;是说让学生们做什么,数学中的“集合”是个名词。数学教师可由这一点引出数学中“集合”概念,“把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统编教材《数学》第一册,2003年7月第1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教师再举例说明,加强学生对数学中“集合”定义的理解。我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中“集合”这个概念,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加强了数学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文化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加强数学教学与烹饪之间的联系,即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也利于学生学习烹饪专业知识。而“集合的交集”这一概念的理解应用又显得非常重要。为加强学生对“集合的交集——由两个集合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这个概念的理解应用(可专门开设1课时)可举例如下:

1.集合{烹饪方法“烧”的火候}、集合{烹饪方法“炖”的火候}的交集是什么?它们的交集{“中火”},即“烧”和“炖”都是用“中火”烹饪。

2.烹饪教师讲了“滑炒”,其特点是在将烹饪原料用“炒”的烹饪方法制作成菜之前,先将烹饪原料调味(也可先不调味)用湿淀粉裹之。目的除了使菜品好吃(滑爽、嫩),也起到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其它烹饪方法能不能借鉴“滑炒”菜肴的烹饪方法?当然可以,如“滑蒸”、“滑溜”等,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这也可用于烹饪学校的数学“集合的交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如在烹饪教学中,教师讲了“烹饪方法”中的“蒸”,可启发引导学生有没有特殊的“蒸”,如“清蒸”(不加酱油的蒸的烹调方法)、“滑蒸”(将烹饪原料调味后,加淀粉将其裹之,再上笼蒸熟成菜的烹饪方法)、“粉蒸”(将烹饪原材料先加调味品调味,再用米粉裹之,放入蒸笼蒸熟成菜的烹调方法)、“包蒸”(用豆腐皮、蔬菜等将其它已调味的烹饪原料包起来、蒸熟的烹调方法),并比较这些不同的“蒸”的烹饪方法制作的菜肴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烹饪专业的创新能力。(“清蒸”《中国烹饪》2008年1月P56、“粉蒸”《中国烹饪》2008年3月P60、“创新滑蒸技法”《四川烹饪》2006年7月P32)。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我们可把“清蒸”、“滑蒸”、“粉蒸”、“包蒸”的特点加以总结后,数学教师可给学生提出问题:“清蒸”、“滑蒸”、“粉蒸”的交集什么?都属于“蒸”的烹饪方法,都是在锅内加入适量水,用蒸汽将烹饪原料制作成熟的烹饪方法。

4.在《烹饪美术工艺》课中,有一节课,课题为“烹饪色彩”。本节课中讲到“三原色”——红、黄、蓝。教师问学生“红色与黄色能调出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红灰色,橙色+绿色黄灰色,紫色+绿色蓝灰色,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在讲到对比色(用叫做互补色)时,讲到下列颜色互为对比色:黑白,黄紫,橙蓝,红绿。数学中,全集{白光},集合{红光}是集合{青光}的补集,集合{青光}是集合{红光}的补集,也就是说,在全集{白光}中,集合{红光}与集合{青光}互为补集。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集合的交集”的概念的理解和烹饪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拓展了学生这两门学科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烹饪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可着重让学生相应多做如“换换数”这样的练习(我个人认为不必太难),或讲完一道例题后,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能力,利于学生烹饪专业知识的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烹饪教学中,教师讲了“烹饪方法”中的“清蒸”(不加酱油的蒸的烹调方法),可应用举例“清蒸鱼”,我们还可以清炖鱼,还可以清炒菜。讲了“清蒸”的烹调方法,还可引出“滑蒸”(将烹饪原料调味后,加淀粉将其裹之,再上笼蒸熟成菜的烹饪方法)、“粉蒸”(将烹饪原材料先加调味品调味,再用米粉裹之,放入蒸笼蒸熟成菜的烹调方法)、“包蒸”(用豆腐皮、蔬菜等将其它已调味的烹饪原料包起来、蒸熟的烹调方法),并比较这些不同的“蒸”的烹饪方法制作的菜肴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烹饪专业的创新能力。

烹饪专业中“烹调方法”教学中,烹饪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清炒”与“爆炒”的“交集”是什么?“清炒”与“爆炒”的交集都是“炒”,都是在油热了之后,将爆锅材料(如:鲁菜常用葱花)放入锅中,炒出香味之后,再加入烹饪主要材料、配料炒制成熟的方法(鲁菜的特点之一)。这样,加强了烹饪专业与数学学习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烹饪专业课,关于“烹饪的火候及应用”,讲完“火候的分类”、“火候的识别”(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式烹调技术》中没有)(可参见《烹饪知识》2005年第1期“临灶烹饪识火候”)、“火候的应用及举例”后,教师先给学生看“微火”什么样、“小火”什么样、“中火”什么样、“大火”什么样学生,相应的油温“熏手”的感觉是怎样,再给学生举例演示“火候”的应用。接下来的。“微火”益保温,“小火”益煮、炖,“中火”益蒸、炒,“大火”益爆炒。“炒菜”在“中式烹调技术”中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可以炒菜(如“炒土豆丝”)演示“火候的应用”。“炒土豆丝”一菜,在烹饪过程中,一般是在土豆丝切丝后,将其放入水中淘洗,洗去土豆丝中的淀粉,目的是使炒出来的土豆丝脆、不黏糊。可淀粉由此处“淀粉”的问题,引出“先将烹饪原料略调味,再加淀粉裹之,之后烹饪成熟”的“滑炒”,由一般的“炒土豆丝”加酱油引出不加酱油的“清炒”,油“炒土豆丝”用的是“中火”,可启发学生,“炒土豆丝”为什么不用“小火”、“大火”?引出“大火的应用”——“爆炒”;由“滑炒”引出“滑熘”、“滑烹”,作为后面学生学习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式烹调技术的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中式烹调技术”讲究“色”、“味”、“形”。“中式烹饪”中讲究的色,一是烹饪原料的色,二是成菜的色,目的是为了引起人的食欲。讲究“形”,一是为了使菜肴好看,让食者喜欢,二是为了使烹饪材料易入味,引起食欲,三是利于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物质的淅出,利于人体吸收。如在“中式面点制作”——“烫面”的应用——“四角蒸饺”的制作,是先将肉馅包在烫面皮的1/2~1/3中(因个人食肉、菜喜好而定),之后将剩余的面皮捏成4个兜角,分别装入调好味、不同颜色的蔬菜,再上笼蒸熟。这四种菜的选择,一要注重颜色对比分明、放入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引起食欲;二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如可选择“红色”或“绿色”的“青椒”、“红色”的“番茄”(西红柿),“黄色”的“南瓜”(“炒熟的鸡蛋”也呈黄色,因其主要成分和“肉”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蛋白质”,最好不再用“炒熟的鸡蛋”;若要用“炒熟的鸡蛋”,相应的减少蒸饺中的用肉量,用肉和菜的混合陷,或把蒸饺中的肉换成炒熟的鸡蛋,尽量科学摄入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利于身体健康)、白色的豆芽、藕、山药,褐色的木耳,绿色的青菜如“西兰花”等,各种蔬菜根据各自遇热成熟快慢的情况,加工成块,或小的碎块,或碎沫,以利于成熟的蔬菜的颜色鲜艳,以引起食欲,也利于蔬菜的消化、吸收。在中式面点制作——烫面蒸饺的制作中,面粉中的淀粉加入沸水后糊化,淀粉多糖转化为双糖,口感好吃;“烫面”蒸饺吃起来好吃,因用热开水和面,但因其中的蛋白质——老百姓通常称之为“面筋”在短时间内高温后变硬,不利于消化。用100%的烫面制作的蒸饺色深,不好看;用70%的烫面、30%的冷水面制成的蒸饺色和用50%的烫面、50%的冷水面制作的蒸饺的颜色,随着制作蒸饺用的面团中烫面比例的减少而变浅,蒸饺的色泽好看一些。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加强与专业课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上一篇:浅析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