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时间:2022-10-19 05:44:13

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组成结构,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让人们更加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组成结构;体育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6-02

一、校园文化的组成结构

校园是营造传承中华文明、开展学术交流、培养高尚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的氛围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则是这种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它对人们的第一印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包含着这所校园体现的审美性和价值观,在某一方面也体现着校园文化。物质条件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依托。

(二)制度条件

制度条件指校园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标准以及道德要求,具体而言还包括学校一直继承的传统和仪式等,这是一所校园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它在校园文化的组成结构中起着保障作用,规范着师生的行为。

(三)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师生的行为规范、生活作风以及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所表现的校园文化和学习风尚等。主要体现在师生的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行为条件包括学术、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四)精神条件

精神条件指校园人员主要是师生所具有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精神条件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风尚、情感思维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建设。

二、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一些其他的辅的手段惊醒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三、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一)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育教育的展开是响应党的号召、贯彻党的要求。在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关注。体育教育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指体育课而是把课间操、体育活动、运动会、以及运动竞赛等多方面的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体育教育。现在更多的人把体育教育当做一所学校应该具有的风尚,这种风尚不仅包含着体育教育本身,更多的包含着校园的文化建设。所以,体育运动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二)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泉

体育教育愈来愈受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青睐,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也成为当务之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强体育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校内的体育运动,也要鼓励学生较强校外体育运动并进行指导。

(三)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体育竞赛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们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增加相应的也会促进其他文化活动的增加。

(四)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风貌

每所学校常年都会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并且积极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激励着学生进取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人们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了解一所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师生综合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风貌。

四、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促进校园文化多样性发展

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在学习生活方面不断地提高,也要发展精神、丰富情感。体育运动凭借着其愉悦性和竞技性吸引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极力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多彩性,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二)促进校园文化社会性发展

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体育运动使校园文化不断地开拓。首先,体育活动可以不断地与社会加强交往,向社会学习,把社会中优秀的文化成果吸收到校园文化中来,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其次,校园内举办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这样通过体育活动的舞台就能使学生们更多的了解社会,并且主动地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实践学习,刺进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校园文化传承性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的前进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要求,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内容,这就对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们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校园文化。

上一篇:如何协调传统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 下一篇:澳门高等职业教育对东莞高职院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