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及改革

时间:2022-10-19 05:39:16

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及改革

【摘 要】大学语文是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学素养是以语文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将语言应用、审美鉴赏、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也是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评价体系;改革

语文能力的高低是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的,而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往往对语文能力的判定只是从期末考试中的分数来判定的,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评论是高校教学重要手段之一,切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措施两个方面来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及改革进行了探析。

1.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习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学习评价具有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案的改革。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高校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大学语文学习评价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评价方式和途径过于单一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从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评定,评价的结果真实度低效果也不理想。

1.2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于普通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加的合理化,因为其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往往进行形成性评价复杂性较强。因此,在大学语文进行评价选择时,应试教育的考试成为了对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其在期末考试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1.3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其评价方式与高中评价方式相差无几。在这种评价方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1.4评价内容过于单调

在评价内容方面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的评价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这些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语文评价出现了轻过程重结果的局面。产生这种局面的影响:一是让大学语文学习的学生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会被学生错误的认为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是对教育结果的一种认可,是充分体现教育结果的一种手段。这样的评价之后消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将学习评价曲解为学生之间的优劣比较的方式或者优等生与差生的选择标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第二,不能对学生学学语文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方案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具有阻碍作用。

2.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措施

2.1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教育制度中,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心。因此,高校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也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中,往往认为只有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逐渐形成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单方面反映,学生一直处于评价中的客体地位,处于被动的局面。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大学语文学习的评价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2.2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涉及到诗、词、歌、赋、听、说、读、写等方面。在能力的提高方面涉及到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学语文学习评价同样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对大学语文评价时,不仅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评价,同时也要从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也就是说不仅要从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能力、感情等非智力方面进行评价。

2.3重视过程评价

在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后,还要从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流状态、情绪状态以及生成状态等五个方面来对过程评价进行分析。

参与状态: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参与各种主题活动和演讲比赛。

思维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其能否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讲解,灵活的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还要从学生对文章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入手评价。

交流状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讨论的情况以及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

情绪状态:观察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和其他同学们一共分享学习的成果。

生成状态:在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每个学生都能有不用的收获,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学生对学习情趣的保持程度。

2.4以定性评价方法为主,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必须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教材没有明确的范围界限,知识的整体性也具有较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而语文能力是一种技能和智力的综合体现,不能仅仅依靠一节课或者一个学期的语文成绩来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评价,这样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出语文能力的真实情况。在大学语文评价中应用定性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评价,在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的同时,又能对学生体香相应的问题;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定性评价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反映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2.5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当下,大部分高校采用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是只是对学生的部分语文学习进行评价,不能整体的反映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的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一是题目的数量有限,导致评价的内容难以考虑全面和详细;二是通过数字化的显示,导致评价结果过于模糊,让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失去了针对性;三是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评价,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所以,大学语文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做到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采用提问、写作、练习、演讲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来进行评价。

3.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评价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问题有着充分的认识以及对其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语文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整体性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礼节,余文英,施晓琼.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1,(03).

[2]舒丽辉.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J].山东文学(学术版),2010,(05).

[3]许倩.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提高学生素质[J].江苏教育,1999,(02).

[4]于唯.浅谈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教育,2008,(08).

上一篇: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 下一篇:浅议新时期高校院级行政管理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