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经济思考

时间:2022-10-19 04:35:42

低碳农业经济思考

1地球碳库中的碳物质形态

地球上的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碳库中。第一种是气态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大气层的碳库中。第二种是物态的有机碳。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第三种是物态的化石碳。石油、天然气和煤,也称化石能源。第四种是物态、无机的碳酸盐矿藏。这些固体形态的碳酸盐经淋溶作用溶解于水,进入河、湖、库、海等水体中,成为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碳源,被植物所利用,转化为有机物。上述4种碳物质的存在形态,在地球上进行着不停的循环和转化。其中,以生物圈中有机碳的代谢循环过程最为活跃,而且不消耗化石能源,而是以消耗化学能为主,而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和、快捷、不产生噪声、不污染环境。植物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渠道,而矿质能源的燃烧,则是二氧化碳大量释放的主渠道,是积聚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减少矿质能源的利用,并把工业的二氧化碳贮存起来,转化为碳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如森林、草地、海洋施肥),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则是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什么是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未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农业,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对于石化农业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目的是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碳农业通过全新的经济活动,实现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循环利用、吸纳其他产业、获取碳汇交易收入等综合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途径

3.1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物耗、高产出为特征的农业

是以矿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为前提的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节水、节地、节能型的农业产业,是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方法和途径。第二,精准农业技术(包括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虫等)是低碳农业发展中所必须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矿质能源消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资源提高农业产品品质。第三,必须把节约能源资源贯穿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从技术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到生产过程组织、监控和产品采收、加工、销售、消费等过程中。第四,特别要发展节地型、节水型农业和节粮型养殖业,并对农业废弃物(副产品)进行集约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转化,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和效益。

3.2科学配置资源发展低碳农业

一是要节约、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技术措施和生产方式。二是要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吸纳、消化、转化二氧化碳的效率。三是要增加光合产物的产出和效益,从源头上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和效益。把大气碳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满足人类衣、食、住的物质需求。把大气碳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碳库中的有机碳。

3.3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

发展低碳农业要重视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强化各种原料产品深度加工和农业废弃物的集约化处理和转化,实现原料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升值和增效。在延伸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高效益,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到循环农业的发展和运营过程之中、统一农业发展、农村及城镇消费方式的转变过程之中。

3.4节约资源、能源发展低碳农业

一是节约耕地,发展利用非耕地资源的设施农业、立体农业、水体农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土地资源的保障。二是节约化石能源,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摒弃或淘汰高能耗、高物耗和浪费淡水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节能、减排和高效益的目的。三是农业机械要遵循节约燃油、节省原材料、一机多用的原则,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低碳高效的目标。四是选用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能的新品种,从源头上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出,节约淡水资源。五是设备、工艺的选择必须遵循节能、节水、节电和低噪音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中节能型、节水型先进技术,通过整合组装,形成系列化的、工业化的高新技术,用于低碳加工工业。

3.5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农业

从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净化、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和农牧民居住环境,以环境的净化优化来提升农作物、养殖业的产品品质。用畜粪、秸秆作燃料,不仅浪费可利用的生物质,而且利用效益低,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污染了大气环境。目前,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净化是当务之急,必须从改变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入手来解决。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农业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于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婷 贺宁泳 单位: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西宁汇吉房地产公司

上一篇:民族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农业经济学科教学改革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