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8:16:52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2]聂洪臣,张季中,姜桂娟,李国政,高建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5(下).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国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从中央到地方都引起了高度重视;曾在1998年2月生日,总书记就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1998年6月1日主席在接见中科院、中国了程院部分院士时;又强调指出:“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小平同志曾从世界大局来看中国的发展问题时突出地讲、机会难得、人才难得”;同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口号,可预见,知识经济必将成为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的主导性经济形态,这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大。而目前知识经济在我国的理论界、企业界及各大专院校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和探讨,尽管这样但它还是在我国处于启蒙、发展、舆论、宣传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人才)资源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何谓知识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一词源自当代对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再认识。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人们总是认为生产规模取决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自然资源的投入额,其核心是资本积累,但自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促使了我们经济学家认识到未来经济增长将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这样,原有经济增长模型的内涵就必须进行重新界定。而知识经济是以对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和相对应的概念,农业经济以耕地和劳动人口为基础,而工业经济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高知识含量和高技术附加值产业发展的速度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不同的是它不是主要以物力资源和人的体力为依托的经济;而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科在支为核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的财富,以人的知识和智能为依托经济,是以知识为资本;为分配依据来发展经济的。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但是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来确立则是90年代后期,是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九九六年发表的年度特别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文本中的定义而确定。而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早在1935年美国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沃尔什就在一篇名为《人力资本观》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紧接着196O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于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以会长身份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源投资》的著名演讲,一举震动西方经济学界,这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诞生。西方经济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其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即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成是对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既然人力是一种资本,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其投资必须会有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本是劳动者收入提高的最主要源泉。因此,人力资本的大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为人力所有者——劳动者的收入。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主体,他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关键要素,因此,高素质的人力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统计资料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扩大,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人才)资源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不断被劳动者所掌握和应用;为企业家去拓展事业而不断创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人的素质和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从高科技研究开发,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运用以及Ub识的沟通和服务,都离不开人。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知识经济的主体是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它是应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把生产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是帐单上看不到的资产,在整个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管理手段、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包括我们生产、经营、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的需求从解决温饱到高层次的需求,在现念上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人力(才)资源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人力(才)资源开发强调人才资源是有价值的资源,对于个人价值不只是物,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直接贡献和敬业精神;以业为荣,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笔者认为,管好人,用好人,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之所长和用人之所长;是合符人性的,对人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在知道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这是用人之道,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具有企业特色的理论文化,如科学、教育、文艺、价值观念等,所谓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职工的行为取向和思想取向,而人的行为文化和思想文化素质以及精神形态,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我们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人的可变性活力最大。古今中外文化可证明这一点。远在我国古代孙武在《孙子兵法》《谋功》里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孟子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孙胶兵法》、《月战》则概括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唐太宗概括为“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同志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人的因素第一”,可见人是发展生产力诸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企业的主体。再从国外,美国、日本谈起,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从德国、西欧引进了很多的科技人才,使他们的经济飞跃起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的企业管理仍是落后的,可在一九EO年后,日本引进美国的管理理论原则技术,同我国的“汉学”与a本传统的“和学”努力进行融合创新,创造了日本新的管理模式致使当今日本经济飞跃发展,因此;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充分重视人的价值,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

管理不现代化;就不能利用管理这一极为重要资源去振兴国家的经济,在我国的管理,不根据中国的国情去认真的引进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对于我国的经济和民族工业难以发展,在二十一世纪要赶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就会成为泡影。因此,我们应对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理论、原则、技术;要认真的去引进、消化、坚持改革、创新,从我们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实行古今中外的融合创新。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本质;知识经济;低碳经济;新经济形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知识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背景介绍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另一方面,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我国会计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理论的主流观点

1.会计信息系统论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在纪念该学会成立50周年的文献《论会计基本理论》中提出会计基本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所谓会计信息系统论,不过是运用信息系统论的观点,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这逐步被学术界所接受,并与管理活动论共同列为我国80年代有关会计本质讨论的两大主流派观点。

2.会计管理活动论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

三、新经济形势下对会计本质观点的解析

1.在当今新经济形式背景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仅需要了解本单位的财务方面的信息,还要了解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大背景信息和更丰富的前瞻性信息。而且,在当今的大环境背景下,这些非财务的信息在企业所需的信息比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例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资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国家对于自身企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采掘业等)、节能环保政策技术、国际大环境的形势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如经济危机)等,而这些信息是在财务信息上是无法得到体现的。

2.根据会计管理论的观点,会计被视为为一种管理活动,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管理工具论”相比,“管理活动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为会计工作适应改革开放,适应企业会计转轨变型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我国会计历史上的历史性的进步。在当今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的范围得到扩大,也神话了管理的内涵。同时,由于信息化处理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的手段更为丰富。所以,以前对于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好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的界限。因此这一概念应该更为具体地规定。

3.控制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的特征,它正在逐步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不能用控制去笼统的概括会计的本质。新经济形势下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夸大了控制的界限。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的金字塔越来越扁平,控制的界限早已不再局限于地域,远程控制成为了可能。因此,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财务控制在经营控制中的作用得到了弱化,而片面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使得其意义更为深化。

四、会计本质应将其放置在新经济形势下进行考量

新经济形势的改变,改变的是社会的大环境,改变的是会计环境,改善的是会计手段。在这一全新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去考量会计的本质。传统的“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控制系统论”虽然都不能很完整地概括新形势下会计的本质,但却各自在某一方面抓住了会计本质的精髓,而这仅仅是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而这三种理论都需要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

正如前文所例举的,知识经济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本质应对新经济形势更加快速地适应,加快对虚拟衍生金融工具、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等新生事物的理论解释,并要在世界当今大环境下不断深化与所属特殊历史背景的融合,使得会计本质更能体现现代新经济形势下的时代特色。

同时,在当今世界局势新一轮变换之中,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应有意识地根据我国当今经济社会现状,紧扣时代脉搏,不断与新兴的经济社会内涵相结合,走出一条由我国特色的、承接我国发展脉络的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M].财经出版社,2003.

[2]程德兴,著.会计理论[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 镇三山 优势互动 抢抓承接良机 错位发展 六省共谋中部崛起 找准抢抓发展机遇 释放优势潜能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池三山的皇家血统 云丘山三题 三山责成开生面 PT苏三山:风波之后 “三山”后人在青岛 怀念三山街老字号 “一稳”“三新”促发展 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分析 江苏省镇江三山:京口三山甲东南 抓“六化”建设 促安全发展 万建中:建设“三山五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一池三山”的起源 《三山福地志》中佛教思想的体现 三山岛:吴惠生的湿地情缘 “三山五园”规划图景 从三山五岳说起 三山五岳的典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三山六丘一平原 稳抓优势助发展 三山六丘一平原 稳抓优势助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

提起山东郭城镇,或许你会马上想到历史上的“廓定县”、或许你还会立刻说出大名鼎鼎的“郭城摔面”、也或许你脑海会闪现出“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没错,它们都是郭城镇的特色,但今天的郭城镇已不仅仅限于这些……

近年来,郭城镇始终坚持“农业富镇、项目强镇、旅游兴镇、和谐稳镇”的发展方向,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维护好发展局面,全面激发社会发展的新活力。

抓机遇谋发展

为了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郭城镇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基础,抢抓工业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作为典型的农业型乡镇,郭城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郭城镇大力推广以西古现为代表的果树微喷灌溉技术,扩大果园微喷灌溉面积,推广果业新型管理技术,促进果业增收。依托松树夼农科所玉米制种技术,带动周边村发展育种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引导群众发展以苹果、板栗、草莓、银杏、种苗等为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余家。同时,大力发展以马家沟500余亩水蜜桃、山东村200余亩荏梨、松树夼万亩干果基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果园、生态采摘园等项目,增加优势产品种类。西古现村的2000余亩高标准果园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长经济林示范园”,西古现采摘园也已被列为山东省精品采摘园,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依托郭城夹河商标,深入挖掘以苹果、桃、梨、核桃、板栗和小黄米等为代表的郭城鲜果、干果和特色农产品,现已成立郭城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现有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结合,探索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郭城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发展,按照项目强镇战略,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加强新项目招引储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2015年先后到上海、西安、南京、深圳等地进行招商引资,对海阳市投资环境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机械制造、云计算、光伏电站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洽谈,与顺泰(香港)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洽谈总投资过亿元的顺泰新能源70MW光伏电站项目,目前投资方已前来考察,现已提交项目可研报告。郭城镇狠抓项目建设,继续完善重大项目协调跟踪服务制度,全力推进鑫泰二期扩建,现已完成投入3000万元用以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林山滑雪场二期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约150亩的滑草、滑沙、滑水项目;积极做好华能风电项目二期跟进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美丽乡村

郭城镇抓住特色资源优势,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旅游强镇的带动作用,以“一山一水一馆一园”为核心,把林寺山综合开发、建新水库水上运动休闲项目、许世友胶东纪念馆、西古现千亩苹果精品采摘园打造成独具郭城特色的红色生态“一日游”,逐步建成一个集生态游、红色游、文化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新区。同时,继续做好林寺山温泉度假、峻青故居开发等旅游项目的招引洽谈工作,力争早签约、早开工。在餐饮、娱乐等方面,郭城镇进行长远规划,借机引进一批运转成熟、水平较高的餐饮、娱乐项目,提高全镇旅游档次;打造以“郭城摔面”、“孟刚牛肉水饺”为代表的特色餐饮服务业,做大做强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工作。

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郭城镇着力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保持了全镇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郭城镇一直致力于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在镇级成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了办事一条龙,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在村成立了便民服务点,由村干部对群众相关事宜进行代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郭城镇力抓以农田灌溉、群众出行、饮水安全、沼气建设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今年来,对当道、龙口、车家沟、松树夼等8村连村路进行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对林山、柳树、宅家夼等13个村进行自来水改造,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在镇驻地建设了中心文化广场,在农村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大院等,并配套了健身器材,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稳步提升群众生活满意度。

郭城镇不断转变社会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高度重视工作,从群众立场出发,切实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一方面在镇上成立稳定办公室,在村成立调解室,形成了镇村两级联动维稳工作体系,做到维稳工作有专人抓,群众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要求党员干部了解村情、畅通渠道,加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力争出现的问题都能在相应片、村之内解决,确保了全镇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后记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三、应该将会计本质置身于知识经济下进行重新考量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 “三农”新解 维稳大局与“三农”新解 金融创新支三农 创新农药 服务三农 围绕“三农”创新策划 开拓创新 服务“三农” 创新思路,服务“三农” 找准市场定位 创新服务“三农” 金融创新支持“三农”发展研究 “三农”报道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求变 讲好“三农”故事 金融创新与资本服务“三农” 打好“创新”牌 唱响“三农歌” 万州区农广校:立足三农实际创新培训模式 鸡西农商银行创新工程助推“三农”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创新 我国将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 把握规律创新路构建服务“三农”新模式 “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创新解“三农” 创新解“三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祥临")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解决三农系列难题,关键在理论、政策和体制创新。

中国到2020年是否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考验正是能否解决三农问题。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涉及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已连续发了十年,但三农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有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决定的,这一阶段必然导致城乡、工农的发展差距拉大,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但这并不是事实。日本和韩国同样经历过城市和非农产业迅速扩张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而它们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均等。日韩能够做到,我国也应能够做到。 解决三农问题条件已具备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概况中国的三农问题,那就是——农业方面,农产品供求关系比较紧张,供需缺口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加突出;农村方面,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民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至今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

实际上,我国完全有条件解决好这些问题。

就农产品生产的条件来看,相对美、英、法、澳等主要发达国家,我国确实人多地少,但仍远超日韩等国,只要我国的农业土地生产率达到日韩水平,完全有能力做到自给有余。

我国能够播种两季的区域大约有11亿亩耕地,能够播种单季的区域大约有7亿亩耕地,如果将这些地区中的大部分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就能够保证当我国人口达到15亿的峰值时,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不低于900斤。此外,我国还有几十亿亩的草地、林地,可用生产畜产品、干果等各种食物,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面和海水水面可用于生产水产品,目前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耕地要差得多,生产潜力更大。因此,中国农产品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资源没有利用好。

除数量之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在也很成问题。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畜产品等领域,而这些产品恰恰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也就是说,我国农民完全能够生产出符合发达国家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以山东等农产品出口基地的经验来看,农民生产出口农产品并不比生产内销农产品花费更多的成本,质量差距主要是技术和管理等软性因素造成的。

而农村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交通、通讯、能源、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事实上,在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不存在土地资源限制,也几乎不需要为占用土地支付成本,而人力、材料、技术也基本能够在农村范围内筹措到,即使农村缺乏的技术与建筑材料,对于城市非农产业而言都不属于“高、精、尖”范围,可以充足供应。这就是说,农村获得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不存在硬性资源约束。

最后,说到农民增收难,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实质性含义是提高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固然需要更多的货币收入,但这只是表象,实质是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及相关服务。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我国实体经济完全有能力提供这些实体性财富,并不需要以降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代价。

综上所述,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并不存在客观条件限制。 难在理论、政策与体制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所谓三农问题,不过是存在各种“短缺”现象:数量足、质量好的农产品短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农民货币收入短缺。而这些现象一直存在,是因为理论、政策和体制缺乏创新造成的。

首先,剥夺性的计划经济教条尚未彻底根除,市场经济教条又给三农套上了新的枷锁。

计划经济体制在筹措工业资金方面的具体表现,就是关闭积累资本不可或缺的直接及间接融资市场,代之以剥夺性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并没有清算剥夺三农利益的理论。仍有相当部分的官员和学者支持通过强制性的利益剥夺来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积累资金,目前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理直气壮地支持通过廉价甚至野蛮的方式去征收农民土地。

除此之外,市场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言也是有利有弊。

比如,因为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经常会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因此,日韩及西方等国家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都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给农民提供了特殊保护。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却形成了两个比较突出、会对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不利因素的教条理论:其一是“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主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前,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提高,否则会影响到资本积累;另一个则是“倒U型”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必然要经历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这些年我国一些经济学家把这些理论奉为圭臬,已成为妨碍解决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教条。

其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改革成功之后直到十六大,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并没给农民带来多少实际利益。

在三农政策方面,1992年我国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但这不过是在农产品供不应求难题基本破解之后的应时之举,此后农民便常常陷入“卖难”的窘境。而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直处于“体制偏瘫”状态,即只有农户分散经营的积极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统一经营职能至今没有发挥作用。而所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际是资本进入种植及养殖业的产前和产后阶段,大多数农户尤其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基本没有受益。而大量支农资金则被龙头企业获得,农民得到的很少。 破解三农难题靠创新

为解决上述一系列难题,关键在理论、政策和体制创新。

(一)理论创新:三农问题由包袱变成动力的关键是追加货币资本。很多地方官员并不是不懂得农业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看来,只有剥夺农业才能获得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把资金投到三农领域,会给经济发展造成沉重负担。类似的糊涂观念由来已久,必须彻底扭转。

首先,把解决三农问题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早已陈旧过时。国民经济是个完整系统,农业农村农民位列其中,如同人体的各个器官,各有其特定功能。均衡发展才能让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我国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受益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成本也要由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国民负担。

其次,要科学认识发展农业必须的资金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资金从哪里来。日韩等国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均等,靠的是什么?支撑日本农业发展政策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农村要发展,政府必须承担起“创新者”的职能,而其手段则是向农业农村“追加货币资本”。

日本政府向农业“追加货币资本”的做法之所以是必需的,是因为传统农业农村经济是“货币供应短缺经济系统”,政府如不采取措施,这种状态肯定无法自然解决,而货币供应处于紧缩状态,必然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得不到货币化评价,从而使得资源低效利用甚至大量外流,进而让农业农村变得凋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两条有效途径:其一,停止剥夺,让城乡之间与工农之间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等价交换;其二,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渠道向农业农村追加货币资本。只要不再受货币供应短缺的瓶颈制约,勤劳的中国农民会像日韩等国的农民一样,让农业农村在十几年内实现现代化。

(二)政策创新:让农业农村生产要素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利益回报。理论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它要通过政策创新才能发挥作用。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追加货币资本,而这一理论变成政策有两个基本要点。

其一,要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基本的制度安排必须是市场经济,小农经济不行,计划经济更不行。只有市场经济,资本才能发挥作用,追加货币资本才能有效。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可以通过市场形成资金、物资、人员、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益的过程,就是农业及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国家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好市场秩序,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日韩等国的教科书中,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被称作提供“社会资本”,其着眼点还是发展。

其二,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彻底消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市场经济的血液是资金,在单纯的市场竞争中,农业获得货币资金的能力天然不足。即使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日本、欧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货币资本,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政策性金融以及农民合作金融等非市场性的渠道来解决。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策性金融对发展现代农业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是贷款期限长(十几年甚至30年)、利息低(一般只有商业性金融利率的一半甚至完全由政府贴息)、额度足(农民需要融资的额度全部满足)。笔者对政策性金融的通俗化理解就是,政府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货币政策保持在宽松状态,或者说,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政策,要先把“通货”“膨胀”到农业农村经济系统中去。而这恰恰是我国多年来农村经济政策的短板。

事实上,我国成立农业发展银行的初衷,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向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性金融,但可惜至今其所发挥的作用仍极为有限。

不论是采取财政政策还是扶持政策性金融发展,政府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的时候,都应设定一个基本目标,那就是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不必为资金发愁,而且要让他们手中的资金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益回报。落实到农民的切身感受上面,就是农民在农村种庄稼所获得的利益回报,不能低于他们到城镇栽花种草。

(三)体制创新:成立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系统,彻底克服分散经营弊端。多年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缺乏资金,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各方面关注这个问题却解决不了,与农业经营体制关系极大。

资本是要循环周转的。货币并不是随便到了什么人的手里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资本的循环周转过程的,一旦货币不能通过这一过程,资本的生命就会终结。投入到农业中的货币资本,不论是来自于市场等价交换,还是来自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必须保证资本循环周转过程的顺利完成。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解决不了资金短缺问题,实质就是因为由谁来掌控货币资本这一问题没有解决。目前的现状是,来自于市场的资金由小农户、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自掌握,而来自政府的资金则由各级政府控制。来自于市场的资金循环周转风险很大,经常被剧烈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打断,而基层政府运用上级政府的支农资金则效率很低,中间环节截留现象严重,真正用于项目发展的只有一半左右。

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的现状不同。虽然其农业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也是农户或家庭农场,但从交换的角度看,不论是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还是农产品销售,出现在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基本上不是农户或家庭农场,而是由农户或家庭农场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投入的农业发展资金也是由农民合作社来掌握的。它们无一例外都在将农民组织起来搞合作经济。

这样的道理在我国的农业经济教科书早就讲明白了,但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究竟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是谁、由谁向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仍然还没有统一认识。最近,官方给出的答案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为此,支农补贴资金要向这些方面倾斜。

但这样的构想仍解决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且仍会大量产生腐败。因为政府的支农资金在千差万别、数量众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之间如何分配,是任何人都无法厘清的难题,这就给腐败留下了巨大空间。而那些生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小农户群体,仍将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政府的资金支持。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和谁来为小农户提供服务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发展农民合作社的轨道上来,即不论专业大户,还是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

但中国要发展什么样的农民合作社?按照世界经验来看,农民合作社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模式,这一模式由规模巨大的家庭农场为成员组建而成,为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另一种则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模式,这种模式大体上按照行政区划由区域内的小农户为成员组建而成,合作社为所有成员提供金融、保险、购销、技术指导、生产指导等全方位的综合。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农民合作社模式属于上述第一种模式,2007年颁布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体现的就是欧美农民合作社的基本精神。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中国运行得并不成功。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由于我国农户规模太小,一个合作社参加人数不可能太多(过多则无法组织,连一个社员大会都组织不起来),因此决定了合作社规模也很小,根本无法对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除此之外,大多数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也难以有效运作——大多数表面上运作比较好的合作社,其实是由私人控制的公司。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五年有余,而这些弊端已经变得愈加明显起来,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所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改换成“农民合作社”,并提出要“修订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但将来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模式,现在答案依然并不清楚。

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农户的基本特征与日本大体相同,按照地区组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日韩等国的经验,农民综合性合作社是在政府支持下由上而下组建起来的。有学者之所以反对在中国培育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像日本一样,政府对合作社的干预会过多过强。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看法。

如前所述,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政府必须对其追加货币资本。而政府的资金当然是由上而下投放的。因此,要高效率地运用政府资金,既不能把资金直接分配给众多的细小农户,也不能由基层政府任意使用,只能交由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由其来落实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成为政府的“抓手”。

而这些综合性的农民合作社之所以能够获得政府财政与金融资金支持,也具有前提条件:它们必须为农户提供周到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而且能够做到把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落到实处。为了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它们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做到一切经营管理信息公开,也就是通过内部民主管理,保证所有农户都能够从政府的支农政策中获益。

而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它们还能够为农民提供必需的资金、技术以及购销等服务。因为大的经营决策是由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在民主管理基础上统一决策的,所以,每个农户经营什么项目,需要多少生产资料和怎样的技术指导,产品将销售到哪里,是否需要贷款支持,合作社管理层都清清楚楚。所以,既不会发生农户贷款难,也不会发生买难卖难,更不会发生农业技术在“最后一公里”到不了田间地头的问题。因为这些服务项目都是内置于合作社组织机构内部的,而且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民也有权通过民主管理机制制约合作社工作人员。

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是成体系的,甚至对于农产品的过剩与短缺,也能够通过合作机制进行全国范围内平衡,也可以代表农民同政府及社会各种利益群体进行对话沟通,在资金、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方面,成为代表农民总体利益的垄断性经营机构。在这种全国性农民合作社体系运作下,农业农村的各种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e social demand for management talent is increasing, and students must have a certain capacity for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school class, and the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college management class.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管理类学生就业后要想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创新能力。所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管理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

1. 管理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

1.1创新的概念

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研究出发,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ostph曾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一种变化,他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定义为创新,并认为,创新构成了经济系统发展的根本性内在驱动力。认为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功于创新。可以说,创新意味着突破性的变化,它对存在的东西进行的是质的改变,而不仅仅是量上的变动,因而是一个“破旧”的过程,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等。可见,创新——即指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它是继承的目的和发展,是质变,在社会大转折时期,还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1.2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管理永远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步发展、变化的。从最初的管理实践到“管理之父”——泰罗的古典管理理论,再到现代管理原理的研究,管理一直是一个扬弃过程,一个创新过程。

从机器大生产到生产自动化、连续化再进入到今天的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密、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环节的相互依赖性亦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定势,向知识经济迈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知识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一资源是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人力资源的竞争将更激烈。我们知道,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一方面,管理的对象是各种组织资源与各种实现组织功能目标的职能活动;另一方面,强调了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所有的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吸收和留住优秀人才,然而,较快的流动意愿又与此相悖,要做好这一资源的开发管理,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更科学化、更具个性化的管理,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1.3管理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应着眼于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有适度的经济发展,又要消除贫困;既能控制人口增长,又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既能延长资源供给年限,又不断开辟新的资源;提高人类的生态道德水平,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科技进步和对危害的有效控制,这些都须依赖管理创新才能做到。

1.4管理创新是现代中国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迫切需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来说,是坚持对外开放的结果,是历史性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现有的政策、环境、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原本分离的国际、国内市场,将逐步走向统一;越来越多的不可素,将频繁出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我们如何应对WTO推行“走出去”战略,加速管理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们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使现代管理与中国国情结合,缩短我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过渡,管理的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2.如何加强高校管理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

2.1利用校内资源,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

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要重视环境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它更是一种环境“熏陶”出来的。尤其在高校实行学分学年制,课程课时压缩后,优化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掘校园教育资源,注重第二课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创新氛围,强化校园文化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图书馆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被誉为大学的命脉,知识的源泉。课堂教学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是继传性的知识,图书馆则是学生吸收消化、探索创新、发现新知识的大课堂。图书馆拥有浩瀚如海的文献资料,有安静肃穆的科研氛围,有清新、整洁的读书环境、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独特教育资源。另外,信息资源的获取对于管理学类学生的创新活动尤其重要,随着网络环境的建立,现代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丰富,电子信息如学术期刊网、数字图书馆、论文数据库等可直接获取中外信息,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知识窗口。另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检索文献,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管理学类要开的一门《文献检索》就是在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其次,要注重实验室的利用。在理科、工科大学中,实验室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管理学类的教学科研也要注重实验室的利用,如充分利用为管理科学、经济学、金融学教学科研服务的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室对培养管理学类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的孵化或者孕育必须经过模拟实验室研究和检验与完善。

再次,配套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如大学生科技管理创新基金,组织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管理类科研项目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创新研究课题,学校给予立项和经费支持。又如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管理论坛等,构建学术创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内外结合,提供保障,在管理实践中,锻造创新人才

管理学类学生就业后,多数要担任部分基层管理工作,个别同学还会尝试自主创业,成为各种层次的管理者。他们在校时已经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但是要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原理、理论,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有效开展管理工作,需要在校时就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培养出一定的实践管理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

管理实践有着多样的形式和广泛的领域,如:班级学生管理、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党团活动组织等等都是管理实践,都为学生在实际中运用体会管理知识,培养管理素质和创新意识提供了优越环境。但是,校内的管理实践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内外结合,提供保障,抓住大学生社会实践,将学生的管理实践社会化,把学生推向社会,在社会的大环境、大浪潮中锻造创新人才。

在管理实践的时间安排上,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整块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系统性的实践。平时要抓住课余的零散时间,丰富充实在校生活,即时实践。在实践形式上可以参加企事业单位的挂职锻炼、企业的市场调研、市场营销、促销活动等,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在管理实践的组织上,学院应主动走出校园,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展商界与学院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相关管理实践咨询机构,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聘请有关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参加指导、协调,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将管理实践经常化,长期化。

3.小结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关键在于创新,在于根据我国国情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人才。因此,管理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大俊.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周文英.论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乔闪.奥尔堡大学面向项目的高等教育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葛教授从20世纪末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知识管理,提出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平等管理思想、科技进步对就业贡献率方法、泡沫经济模型、时滞生产函数模型族以及回归模型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葛教授现担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曾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

本次采访我们主要围绕知识管理基地的建设情况、知识管理与大数据的关系、对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建议等相关议题展开,葛教授从经济学这一独特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具有普适性的知识管理,令人耳目一新。

采访者:《知识管理论坛》(以下简称KMF)编辑部杜杏叶、刘远颖

文字整理:王铮

受访者: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

采访时间:2016年10月24日

采访地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引用格式: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知识管理的论坛》专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5): 400-406[引用日期]. http:///p/1/68/.

1 关于北京市知识管理基地的缘起、建设和发展

KMF:葛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知道您从20世纪末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知识管理,也发表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您也是北京市知识管理基地的首席专家。我们对于这个专门以知识管理的命名的平台非常感兴趣,因为全国其他地方很少见,您能否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知识管理基地的情况?

葛新权:这个平台的诞生要追溯到20世纪末,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我们当时跟著名的经济学家李京文先生、张守一先生这两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一起研究知识经济。我们知道,从知识经济角度讲,知识是第一要素,就像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一样重要。进而我们意识到知识管理很重要。我们知识管理基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筹建的,并于2006年成功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当时学界有一些专家学者并不认可知识管理这个名字,但是事实证明,我们之后10年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个平台。相较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比较偏文史哲,我们基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得比较好,这一点对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与管理这个复杂系统问题非常重要,它需要跨学科研究,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团队在200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KMF:目前我们的知识管理基地主要在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呢?

葛新权:目前我们的研究团队有30多人。起初我们主要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应用。之后依托于知识管理基地这个平台,我们又延伸了几个方向:

首先,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领域,当“理性人”的假定被打破之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就备受关注。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任何问题都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现象,因此我们将博弈实验引入到我们的基地里面,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建立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经济与管理问题中的人的心理行为。

其次,依托于基地和2008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我们在2010年后又发展了循环经济的方向,主要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利用、有毒有害污染减少、产业绿色发展预测预警等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问题,并且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进而我们利用学校大数据学科优势又成立了面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点实验室,现在已经是我们学校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知识管理基地目前有知识管理、博弈实验、循环经济三大研究领域。

2 从知识管理到大数据

KMF:咱们的知识管理基地依托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实从这所大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我们会非常关注信息这一块,而“信息”和“知识”又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角度,您是如何来看知识管理的呢?

葛新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目前学校重视信息及其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将其融入学校各个学科与专业中,突出信息特色。目前我们与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正在申报北京市重点信息实验室(智库)――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实验室。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最基本概念,我认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普遍表示,而信息与知识具有互不包含又有交集的关系,如股市大盘屏幕显示的是信息,不是知识;股市分析师所应用的理论是知识,不是信息;股市分析的股评既是知识又是信息。知识管理就是从数据与信息中提炼或挖掘新的知识,当然提炼或挖掘本身就是应用知识。可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研究知识管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KMF:那样很好,和实践一线深度合作,从技术应用层面来提供支持。

葛新权:我去年参加吴庆海博士等组织的中国知识管理联盟委员会,当时开大会时我的感觉就是总体上中国知识管理的应用超前于理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升,推动理论研究。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我们针对政府部门与企业需求提供的应用及技术服务等实践成果多一些。近年来我们研究基地引进很多优秀的博士、博士后,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我们会用一些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技术、模型、工具和方法来研究知识管理问题,如之前可能也很少有其他人用经济模型来研究知识管理。

KMF:这个正在申报的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实验室的确很顺应当前大数据研究与实践的趋势。

葛新权:是的。无论政府、企业和个人,绿色发展与我们密切相关,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物流与销售、绿色消费,到绿色回收循环利用。要做到这一点,利用大数据是必然选择。现在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对于海量数据,无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都确实要针对面临的问题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利用,进而解决问题。其中,大数据不仅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提供一种结合实际问题处理这些数据的有价值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

现在的海量数据铺天盖地,你今天一条信息,刹那就可能会被淹没。但是作为每一个人,在数据量这么大、数据流这么快的情况下,怎么把自己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这确实需要一个敏锐、灵巧的方法和工具,这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我认为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传统的统计方法就是广义的,而真正体现大数据狭义的方法应该是全集的方法,我认为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出现。当然,统计其实就是数据提炼、数据加工分析的思想与工具,统计的功能就是对原数据(非决策信息)加工处理,提炼出转换为决策信息(知识)。

3 大数据的本质要求:描述个体异质性,尊重个体异质性

葛新权:过去我们的统计研究是,如要对10万人组成的对象进行研究,不必对10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逐一进行研究,把10万人归成这个总体作为“1”,对这个总体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看来这个“1”太综合了,忽视了很多个体差异,研究出的结果和真正的研究对象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

我刚才提到博弈实验,它所研究的就是个体异质性。应该说“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是不变的,因此将研究对象根据差异分成不同类别,对每一类做认识,对症下药,才是有价值的。

过去我们只描述这个总体的“1”,但你要认识每一个个体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现在有了大数据之后,依托更为强大的运算和分析技术,我们可以认识各大类,而且可以细分更多的类,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个体的差异。从而通过对这种差异的认识实现对象总体的认识。

因此,我认为大数据的本质是个体异质性。因此,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个体。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量比较快,可以更为接近体异质性差异。所以我觉得这跟知识管理的本质要求也是契合的。知识管理尊重人的差异。比如我跟这个人相处,这个人内向不爱开玩笑,我就要懂得尊重他,而不要去改变他。只有这样我们相处才可能长久。

4 从大数据到大知识

葛新权:基于以上这种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我们就可以产生出来一些更深远的知识。知识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类大脑劳动的成果。你不“以人为本”是不行的,你不了解人的差异也是不行的。这个人再与众不同,你也要懂得尊重他,才能跟他合作。我觉得大数据和知识管理传递出的这种“尊重人”“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好。当掌握了这种知识和认识,你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做群众,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平等。

5 平等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

KMF:您刚才从大数据谈到大知识,又谈回到知识管理,其本质都是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这让我们想到您在2003年就发表过文章谈到平等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

葛新权:对。我当时研究知识管理,提到了叫平等管理,定义了职责链的概念。我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大家的分工不一样、履行的职责不一样,我们叫职责链,每个人肩负的职责不同,都是组织职责链的一个节点,两个相连的节点为一个链条。只有职责链中所有职责(节点)以及职责关系(连接两个节点的一个链条)都发挥作用,组织的任务才能完成。职责链概念把人与他的职责分离开,职责不同且有相互关系,但人是平等的。这有利于营造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比如说在大学,校长行使校长的职责,院长行使院长的职责,教师行使教师的职责,大家都是职责链中一个节点,大家的关系是职责链中的链条,大家协同工作才能实现大学功能,但在人的属性上是平等的。大家尽管职责不一样,但是应该互相尊重,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是平等的。

我认为未来知识管理的方向是追求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平等管理,把职责跟人分离开。作为教师的我跟你校长是平等的,只是说在大学这个功能里面,我履行教师的职责,你履行校长的职责,大家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才能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一个城市里面,你当市长就履行好市长的职责,我当市民就履行好市民的职责,这个城市越来越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而在以前,我们没有将人与职责、人与职责对应的知识分离出来,从而使职责的不对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也跟中国文化有关,在传统上有个误区,我在职责上管着你,我就管着你的整个人,你的其他方方面面我都要管。这种文化强调要管着你,现在应该注重开放,这样才能充分地让每个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在没有压力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去创新。

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在矛盾中合作才能双赢。我觉得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我们每个人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不一样,我产生这种认识也是跟我的学科背景有关。

6 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知识管理

KMF:您提到了学科背景,我知道您长期以来都在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工作,那么想请您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葛新权:刚才提到过我们早期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京文、张守一等老专家研究知识经济,并且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知识经济与知识产品》《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概论》《知识经济学原理》《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等。我的老师张守一先生生前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他一直力主将知识经济的表述写入政府文件,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但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分享经济”,这其实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事物,也体现了知识经营的理念。

我学经济学出身,从经济学介入到管理学受益还是蛮大的。我给学生讲课,我引用经济学的思想最多,因为管理都有一个实践问题,而经济学理论能帮着你把管理的思想提炼出来,我觉得有这个最有作用。因此我觉得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的基础打扎实了,对你从事社会学、管理学都非常有价值。

回到知识管理,我对于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建议,就是你需要掌握一些经济学的知识。从我的研究来讲,你不能只看到企业与市场,你的企业不管知识管理怎么做,最后都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国家经济走向密切相关。

所以我觉得不管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在企业做实践工作,都要把自己的知识面打开一点,我觉得经济学就很重要。可以讲它是研究知识管理的基础,如果你经济学不是太懂的话,做知识管理应用和研究还是有局限的、甚至有时功亏一篑。

7 企业知识管理是练内功、增长效

KMF:我们之前采访过很多知识管理业界的专家,他们有的是从软件开发角度、有的是从管理咨询角度、有的是从培训角度、有的是从文化角度来解读知识管理,而您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为我们又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您认为这么多年来国内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都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问题,又存在哪些规律呢?

葛新权:我发现国内知识管理搞得好的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条件:一般都是经营比较好的企业,机制上比较完善,产权明晰,有战略眼光,相对来说大型私企和跨国公司比较多一些。

我觉得在中国做知识管理都是顶尖的企业,他们的收入、利润都比较稳定,都是高端的企业,企业家才会站得高,他也有这种要求、能力与精力,也有资金来支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短期是难见效的。一般的国企不怎么做这个,不是说他们没有要求,只是他们的条件与能力有限。但应该要求他们具有知识管理的思想、营造尊重人的文化环境。

在中国很多企业还存在体制机制的问题,还存在着短期行为。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如此。一个领导人在单位里干得年头长了,如10年才可能把这个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做出成绩。如果他就干3年,是很难干好的。大学也是这样,校长要把他的理念、思想、规划付诸实施,起码得有些年头,如10年才能见效。

所以许多年之后,你能预见到知识管理会遇到这个问题。知识管理不是“花架子”,而是练内功、增长效的东西。有能力的企业,企业家才有做知识管理愿景,但还需要给他时间。否则因为短期不见效,只能给别人做嫁衣,大多数也不愿意干。此外,有些有能力的企业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以及社会环境与评价、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家精神缺失也不愿意做。

KMF: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您对于国内广大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有哪些建议呢?

葛新权:我觉得这跟企业规模有关。华为的知识管理做得非常好,但是一般企业做不到这样。我觉得一般企业搞知识管理,不要追求大企业那种模式,比如像华为那样建立知识库、知识系统等。但是起码可以应用一些知识管理的思想,比如怎么珍视员工、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知识创新来讲,人人具有创新能力。你要给员工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他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你。而且智力劳动和心情是有关系的。一个员工到你这个单位工作,他总希望这个单位好,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受益。一般企业做到这些就可以,具备了这些理念,知识管理就可以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活动,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创新方法,但是这个创新方法作用太小,只能为自己服务,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某一种创新方法提炼上升到整个企业的高度,那作用就很大了。进而,如果能把企业的创新方法上升到产业乃至社会层面,那么这个作用就会非常大。

KMF:目前很多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面对虚拟经济和电商企业的严峻冲击,您是怎么看实体经济和电商呢?

葛新权: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也是非常火,大家都把钱投在股市和房地产,但是大家都这么干,而没人干实体经济,最后肯定是泡沫。但是当时京都陶瓷株式合社的老板稻盛和夫就一直坚持做实体经济,他说我这个人就做实实在在的事,挣实实在在的钱。到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那些从实体经济转向房地产和股市的老板都跨了,而他的坚持成就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虚拟经济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它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否则实体经济无法支撑,泡沫破灭就是必然的。

不管怎么f,网络确实是一个技术平台,确实把时间、空间、距离缩短了,这是网络的优势。但是网络毕竟是一个工具,都是电商了而没有实体店,那么网络与实体就失去平衡,更重要的是丧失文化。

我认为实体店还是要存在的,因为这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环境,这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氛围。如果你让实体店都垮了,那一定是一场灾难,因为破坏的东西太多了。我举个例子,妻子要给丈夫买一双鞋,于是她们夫妻带着孩子逛街,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家庭感情的过程,也是家庭和社会互动的过程,除了买东西的行为之外,还满足了其他的需求,同时会产生其他需求。而如果仅仅是依靠电商,就会破坏很多东西。我认为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自然属性,比如生老病死,到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另一个还有社会属性,例如维系家庭、社会、民族。这个属性不应该被破坏。

所以我觉得国家对于实体和电商,还是应有统筹规划,有所引导也要有所限制。

8 知识管理与教育、人文

葛新权:刚才提到了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你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待在家里是无法充分认识社会的。现在家庭个性化越来越强,需求的个性差异也很大,但是你个性再强,你也要考虑别人,一个人走向社会不能那么任性,你的一言一行对于社会是有影响的。

而中国的社会教育是有缺失的,从小就让你背唐诗,搞奥数,其实没必要,在小时候最重要的是教你做人正直、诚实、守信与礼仪的道理。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知识,所以我讲用知识管理来研究幼儿教育也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缺乏诚信的知识。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契约和信任,我们恰好缺失这个东西。这尤其对私企特别不利,企业留不住人,员工说走人就走人连招呼都不打,缺乏这种基本的诚信。我们曾经接待一个会计事务所的主任,他跟我说,现在不管哪个学校的实习生普遍都有一个弱点,就是缺少信用。

这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就应该学习到这些知识,但是现在小学却在注重教奥数,这是不平衡的,独生子女教育更是值得反思。我们知识管理应该从这个角度研究教育,研究在每一个阶段应该让人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KMF:您所讲的这就上升到文化教育层面了。

葛新权:我们做教育工作的都知道,现在中国继续教育的方向有偏颇,其实终身学习是对的,但是现在在大环境压力下大家都不得不热衷于考各种证。按说他博士硕士学士都毕业了,适应、胜任自己选择的相关专业岗位的工作是没有问题,当然在工作中需要学习新知识,但没有必要用考证要求,而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这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当然现在取消了很多考证,我认为力度还应加大。知识管理要求“干中学”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兴趣选择的职业,在工作中通过努力他的事业就会成长。终身学习的另一方面,我认为是闲暇时间的自由学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喜欢舞蹈的,有喜欢绘画的,有喜欢读书的,有喜欢旅游的,有喜欢运动的,等等,这样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才有价值,提高国民素质素养、品质与爱好,有利于提升国民生活态度与质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现在都是专业教育,都是考证,就有了偏差了,还影响到生活情绪与质量。

所以终身教育应该是每个人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内心的东西,不能太功利。

不仅继续教育如此,研究生教育也有偏颇。现在大学培养硕士博士,含金量确实有待提高。比如博士培养,我们强调创新,强化。结果,博士论文反映出在文献阅读与把握上不足,只了解还未必掌握了文献的冰山一角就创新,结论可想而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做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最重要的是要花几年时间阅读相关文献,真正全面了解、理解与掌握前沿,做到站在巨人的肩旁上从某个点上创新,得到的结论与认识才是有价值的创新,丰富发展理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博士论文应该是理论创新,现在情况是应用对策多且缺少学理支撑,由于阅读少,现状都没有搞清楚就创新,显然是靠不住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回归到知识管理,用知识的思想来认识这些问题,在学习掌握应用知识中创造新的知识,在创造新知识中学习知识。

9 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

KMF:从您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知识呢?

葛新权:其实研究任何一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我跟我的导师张守一研究员在研究知识经济时,有一个基本观点:什么叫知识?我们认为人类大脑活动的成果才叫知识。自然界、社会上没有的,而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才叫知识,知识是人创造的。

我们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工具、新模型、新理论等,这些都是知识;制定法律法规、制度与管理办法等也都是知识;制定的规划、计划、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等也都是知识产品。特别地,文化是知识产品,与制度是边际收益递减的相比,它是边际收益递增的。不做知识管理的人,他其实也会遵循这样一个程序,而对于掌握知识管理的人来说,他会使这个过程更有序。我感觉学习知识管理的人,掌握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再去研究其他问题就比较专业,很到位,他更能抓住知识的本质,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KMF:所以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那么您是如何将知识管理延伸到其他的领域的呢?

葛新权:在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专门研究知识管理,但是可以考虑如何将他们的学科专业与知识管理结合。比如研究营销的老师可以考虑在营销管理中哪些地方涉及知识管理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哪些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可以用到市场营销研究当中。以此类推,所有的研究都是可以与知识管理挂钩的。

其实,回想过去我们小学上语文课,一篇课文学完了,老师问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这其实也是知识挖掘,你首先要看懂,并理解,才能概括提炼出来。目前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工程技术科学,统计推断是最基本、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它就是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发现)的方法,未来的大数据也是如此。其实在艺术文化领域,美与数,美与形的表达也有规律,知识管理也是有作为的。

还有一点,我们为政府部门做课题,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知识挖掘、知识发现。比如撰写一个报告,3万字、10万字对研究者是容易的,但是政府部门要求你提供精简版浓缩到3 000字、1 000字,甚至800字的核心内容,这就考验你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你需要提取关键知识,把最核心的800字提炼和表达出来,并且让领导看明白,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做不到。这是极致的知识管理应用,不仅体现在课题研究本身,还体现在对课题成果的高度提炼。

所以我觉得知识管理思想真的很有价值,可以运用于各个领域。而且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会有比较大的作用。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有知识管理的意识,应用知识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如同在法治社具有法制意识一样。

10 关于知识管理研究

KMF: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知识管理研究?对知识管理研究工作有哪些建议?

葛新权:当前尽管在专业目录中没有设置知识管理这一学科专业,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目录中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专门有知识管理的方向。但是研究知识管理与10年前比已经呈现良好的态势,许多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下培养知识管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生。

由于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从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都可以研究知识管理,对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运用知识管理来研究,形成不同的特点。有研究理论的,有研究方法、工具、模型的,有研究制度、政策的。

任何一个研究都应该针对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自己所长出发,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比如说我们基地有研究基础理论,有研究制度,有研究方法技术。知识(产品)往往要汇聚集很多人的智慧。在这几年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发表了10余篇顶级的A类刊物文章,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很多都是和知识管理有关。我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交通大学招收知识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明年起也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招博士研究生。这也是对于我们研究成果的肯定。

采访后记: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进入新经济时代,企业的HR经理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今年在美国结束的"ASTD",即世界范围内的培训与发展研讨会上,各国培训与发展专家对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专家认为:未来五年,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让企业的HR尽快了解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华点通51e-training培训网站主办的"前进21世纪人力资源研讨会",在成功的组织了第一届研讨会以后,又举办了第二届研讨活动。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分享和研讨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的大趋势,迎接新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以下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

怎样认识"动态资产"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人们已经产生一种共识,那就是"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现在,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而且应该是唯一"动态的资产"。

一个企业,无论是土地,还是设备,还是流动资金,他们的实质都是静态资产。人们认为财务管理首要的是讲"管好钱"。其实钱是属于静态资产,钱是不会跑的,它又没有长脚。如果说钱会跑,是因为有人去动他,所以不是钱的问题,仍然是人的问题。钱是不能主动创造价值的,即使是被投资于很好的项目,也是人做的决定,也是由人在那里管理。所以,唯有人的行为才是动态的;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

今天的主题就是人力资源是唯一的动态资产,在价值上超过了所有其它资产。

人力资源经理怎样树立"变"的意识

不论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有一个共性,即"变"是唯一的"不变"。以前我们通常把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变化的情况,都按非常规情况处理,把"变"看成例外管理。人们的口头禅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而,人们往往在变化了的情况下,显得措手不及,甚至坐失良机。那么怎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保持有利的态势?最重要的就是牢固的树立起"''''变''''是一种常态"的管理意识。在做计划时要把"变"加进去,要把管理"变"的能力当作常态,要积极主动地去推动变革。

对HR经理来讲,在新经济时期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人格的分裂。因为除了自然力以外,所有的"变"都是"人"造成的"变"。过去HR经理重要的工作是设法稳定组织,HR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人的流动性越低越好。然而,当"变"成为常态的时候,要求HR经理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变"的过程,以正常的心态推动变革。

怎样在"变"中运作

在新、旧两者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这是传统的HR经理们遇到的新问题。传统观念下,HR经理们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安抚人心,保持稳定,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下。而新经济时代赋予HR经理的使命,是怎样做改革的促进者。这两者之间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怎样扮演好这一角色?对HR经理来讲,一是准确把握现念的思维模式;二是创造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法,从概念到方法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管理学的一代宗师PeterDrucher说过:企业是一种人的组织,他由人而组合,也由人而破坏。中国字里的"企"字,就是由"人"和"止"构成,把"人"拿掉,企业就终止了。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怎样理解"人财"的价值

在过去,一提到企业管理,就会偏向于财、物甚至流程这样一些事务性的管理,而常被人疏忽和遗忘的是"人财"的投资。现在多数管理者已经在讲"以人为本"。这才回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回到"本"就完了,这仅仅是回到了原点,真正使"人才"转变成"人财"。还要以此为出发点。

归宿在哪里?怎样实现人财的价值?解答者以问题,我们还要探讨"价值"的来源。在农业经济时代是"有土斯有财",所以在以土地为重要资产的年代,土地的所有形式、怎么分配?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私有制有多大?公有制是不是能解决问题?等,成为那个时代构成价值的根本。在工业经济时代,是"有财斯有财"。以金钱作为资本,只有"钱"才能滚出"钱"来。而在新经济时代,是"有士斯有财";同样是创造财富,随着时代的不同,创造价值途径也随之在改变,最有价值的部分。已经转移到"士"--人才的身上。当然这里所指的"士",不一定是读书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士"。这里所指的是广义上的人才。

人才在哪里?

"天生我才必有用"。在过去的职场里,一般是以男性为主流,现在是男女平等。我们曾做过粗略的调查:现在HR管理中,有一半的是女性。可见"人才不分男女"。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互联网企业更明显一些。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是在苦难中成长的,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形成一种"求稳怕乱"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有一碗饭吃就不错了,在时代的变迁中只求安稳。在他们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事业上,渴望在组织的金字塔中一层一层的去发展;他们讲求真实,包括职称、薪俸等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新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动乱,成长是平稳的,在生活中追求的是多姿多彩。他们不愿意安稳的生活在一潭死水中,愿意在流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变迁产生了许多"CXO"。过去的工作资历在10年以上,就要发一个什么"证"了。现在互联网企业超过一年就"好资深"了。所以说人的组织成分在变,其包含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Y时代也不在以年龄或资历来确定人才的价值。

怎样实现人才的价值?

1、组织的变迁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所从事的行业、所处的地域、工作的企业、甚至是你属于哪个部门等,都是人们非常重视的。现在任务的编组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更主要的是从流程的角度看你属于哪个团队。现在的项目管理就是从不同的单位抽出一个人来做那一个项目,或项目的那一部分。所以,团队的组建结构和形式,几乎无所不在。人才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团队的目标达成的结果中凸现出来。

传统观念中人们所适应的工作形式,是很单一的,认为工作的分工越细,效率越高。比如HR管理部门,做薪资就是做薪资,搞招聘就是搞招聘;而现在是随着质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结果,则要求有一个更适合于人才价值实现的组织形式。比如,矩阵式组织形式,就是比较创新的一种;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一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既可以直线属于某个主管,又同时属于其他任务编组或项目,是多元化的矩阵。这种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使每个人的专业技能,更有效的发挥出来。

在组织结构上,由原始的集权制,过渡到传统的是金字塔形式,现在的传统企业,也逐步实行扁平式的组织形式。比如实达电脑请麦肯锡作了一个案子。麦肯锡做出的结果是缩小金字塔,把中间的一层去掉。但是麦肯锡集团没有想到这一层包括许多销售的中层经理。实达外放的帐款有1亿多元,当这些中层经理知道自己被取消的消息后,他们统统不收回帐款,所以1亿元的货款就收不回来了。

实达认为已经付给麦肯锡几百万的咨询费用,现在又有1亿的货款收不回来,权衡两者的价值,他们怪麦肯锡的建议错了。其实麦肯锡的建议完全符合发展的趋势,只是他没有想到在外部建议给出以后,还是要企业自己包括HR去实施的,没有涉及到changemanagement管理变革后续的事情要做。麦肯锡以为实达人会去做,而实达认为麦肯锡的咨询应该包括如何去处理这些人的事情,最主要的没有统一。通过此例,不难看出:组织的变迁不仅是形式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操作。操作的过程,也是如何实现人才价值的过程。那些中层经理个人的价值无法实现,就会在组织的变革中,形成巨大的阻力。如果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就不会产生上述被动的结果。

2、个人的发展

在传统经济中,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很清楚,也很容易控制。现在极少有稳定的个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每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往往会遇到众多的不确定的因素。

2.1、自我实现意识。英文"empowerment",中文一般翻译成"授权",其实它和授权的意思不同,应该翻译成"激励"。"激励"中的"励"字,可以解释为"自己可以作决定",或者对第一手的信息自己可以反映。相对来讲不是被别人控制,而是自主的进行决定。

2.2、培训学习。工作的准备是通过培训过程实现的,而培训的需求来自于个人胜任工作的需要,来源于学习的需要。这就从原来的"要我学习"变成了"我要学习"。

2.3、长处管理。每个人必然有长处,也必然有缺点,人们的性格的不同,也会反映在工作当中。然而个人的价值,肯定体现在你的长处方面,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发展和扩大你的长处。现在讲究的是"长处管理",要让每一个人在组织中发挥它的长处,个人短处的存在,只要不会对整体有大的影响,就不去管他,其短处除非他自己想要去改变,否则其他人是无能为力的。

2.4、结果导向的个人价值。以前"绩效管理"的概念往往定义在"形式"或"过程"当中,"某某人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十分努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越来越注重的是事物的结果,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工作的结果。包括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如何对个人创造的价值进行分享?股票期权,就是一种很好的价值表现形式;期权是没有提前给你的,是你做出业绩,创造了价值以后,进行价值分享的形式之一。

2.5、发现潜在价值。以往的晋升条件中,讲究的是过去的绩效怎么样,表现好不好,这些固然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是过去做得好并不能代表未来,现在越来越注重潜能,被提拔、晋升的人的潜能是不是可以开发出来。绩效只能说明过去,如果不在接受培训,主动学习,尝试创新,那就很难提高你的潜能。葛洲坝拦江蓄水,不就是为了增加江水的势能,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吗?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2.6、学会做教练。过去的管理注重的是督导,尽管"科学管理"在许多领域正在实行,甚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不能单纯的讲"科学管理";现在绝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都在千方百计的去控制过程,这未必是一种好的方法,也不一定产生领导者所要求的结果。如果真正关心结果,企业或团队的领导者,应该扮演"教练"的角色,以"教练"的身份指导过程,引导人们,而由过程执行者自己去作决定,去产生结果。比如在《智慧管理》课程中讲得:如何去"管理事,领导人",就是要求管理者或领导人,怎样做一名好的"教练"。

HR经理角色的演变

我们讲的changemanagement,是HR经理应该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原来人力资源经理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组织","安抚人心",新形势下则要求换了一顶帽子,与过去的形象完全不一样,如何去处理,这是HR经理必须去加强的一个领域。changemanagement课程,会在适当的时候,由51etrainig(我要培训网)推出。

1、新的四种角色定位。大家知道:过去HR经理在行政工作方面很辛苦,他们往往要花60--70%的时间,做事务性的工作。它所扮演的角色是行政工作人员和"守门员"。"守门员"是不主动出击的,是等着人家来,避免公司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透过政策的制定来反映人的动向等。在新经济下,人力资源经理需要扮演新的角色:

一是做好部门或团队领导的战略伙伴;二是选聘其他的主管或员工的工作,通过服务中心去完成,当然可以通过e化的手段来进行;三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推动,是属于战略上的工作,更体现了HR经理的重要性;四是HR经理同时要做员工利益的代言人。

既然人是创造财富的唯一动态的资产,你要扮演好这四种角色,就要清楚这几种角色,并知道如何转换应用。

2、新的三个工作重点。第一,职能如何转型?有的是观念上的,有的是制度上的,有些是科技方面的;特别是IT技术协助你进行e化。第二,对自己来讲主要是接纳新的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模式,面对这些变化了的形势,要尽快换脑,通过培训,或者包括e化在内的不断学习,把新的理念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提升你的价值,同时还要在未来发展中,表现出你的潜在能力。第三,HR管理人员作为一种新的职业,必须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中,取得相应的资格;可以通过考试,取得认证,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在国外已经发展出一些衡量指标来。希望国内在这一领域尽快与国际接轨。

3、新的创造价值责任。以前HR是资源的部门,最多是一个人才成本中心。现在HR部门,已经成为对隐藏的价值有直接贡献的部门,HR经理需要而且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结果负责。以前是一线主管对结果负责。主要有营收及利润,投资报酬率、资产回报率和市场占有率。现在这些指标,统统转到HR部门。主要是怎样吸引人才、保留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样发展等,这些才是创造价值的核心。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定位,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断由低级向中、高级过渡已成为会计界和会计领域及会计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要之一。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其职能和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更着。建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围绕经济建设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即培养目标的建立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的形成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良好的培养模式下所形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人力资源群,即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提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从而形成由“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行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构建新的培养目标”的良性循环系统。

一、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各方面要求在发生逐步的转变和提高,而形成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途径的会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正确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现行会计教育存在着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很多大、中专甚至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的会计教育,毕业时却与会计工作失之交臂,没有或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参加工作时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而在这时会计行业又在呼吁急需会计人才,原因是他们所拥有的会计人才知识结构陈旧,这就出现了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会计教育部门因为学生不能就业而简单的判断会计专业面临“萎缩”局面,要减少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招生;而市场中却呈现会计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就业?这里就突出一个应用型的问题,也是我们讨论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改变会计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是我们所必须研究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的这种趋势,我们在这里专门针对会计教育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重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应用型会计人才教育的前提。

(一)影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因素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将知识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起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资本市场支配者和企业生命主导者的新型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深化,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变更着。仅仅核算、反映、监督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并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已不再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转变工作理念,树立全局观念,扩展企业理财思路,从微观的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扩展到宏观的全面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去,支配资金运作,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企业利润的创造者,资本市场的支配者。

(2)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和运用会计网络传递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使会计由手工记帐的“原始社会”进入计算机会计处理的“文明时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瞬间无误处理,摆脱了繁琐的手工记帐程序,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速度,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突破人工计算对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制,使原来为追求简便而简单化了的计算得到完善,使之能更准确地模拟和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实施会计网络化使会计信息共享是会计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变革。会计网络化是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高科技结晶,它会使全世界投资者通过网络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以使企业足不出户而将其财务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

(3)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由核算型会计转变为管理型会计,就是将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对会计信息的加工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运用。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会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经营成果,更多的是参与企业管理。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美国大企业只有29%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报表及相关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工作,71%的会计人员从事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等管理工作,而且美国约有70%的公司总裁是来自于财经方面的专家,而且是以会计行业的专家为主。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创造利润的时代,运用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企业创造出不同的利润。

2、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了市场环境,建立和优化了经济行为在市场活动中的“游戏规则”,调整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比例和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对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等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要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直接的传递者。

(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充分考虑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现状。“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人,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应用型会计人才,其一是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二,是实施会计教育行为的结晶。考虑和研究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现状,首先可以使社会得到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次,可使学校实施的教育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即使没有眼前的经济效益,也会实现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的最大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物质资源的一个概念,同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但人力资源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人力资源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2)经济体制改革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学校和用人部门共同确定和研究解决的问题。A、高中教育之后进入社会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其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着眼与如何将培养出的人才推向社会。推向社会是基本的定位,要想推向社会,其方式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社会用人单位和部门对人才的需求,要把学校的培养行为转变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行为,例如由学校招生实施教育,接受教育结束,把学生推向社会这一行为转变为企业定人才类型、人才规格、数量,委托学校招生和教育的“定单式”教育行为或过程。B、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后续教育,其培养的目标的确立要着眼于如何提高被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开拓被教育者的专业思路。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完善是终身教育成为必然,后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有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受者两种类型,然而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是由于用人部门或单位所需的人才和正在拥有的人才产生差距而急需改善人才状况所造成的。

(3)只有完全摒弃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思路,才能真正找到培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途径。学校依托企业办学或干脆转变为企业办学校,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思路,应用型会计人才作为经济活动、经济信息提供的主体,其培养行为的市场依赖性将会更强,例如,现有经济发展条件所需的“收银员”与计算机技术普及前需要的“收银员”在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上的要求就有许多不同之处。

经济体制改革了市场环境中的“游戏规则”。改变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及人才素质的要求,改变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1)全球经济一体化扩展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活动平台。加入WTO后,会计作为一种商业通用语言参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会计人才作为经济信息的提供者,市场将由有限的国内发展空间引向国际发展空间,这对应用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语言能力的要求,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从而对作为生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去适应环境的变化等问题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2)随着国际办学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竞争愈加激烈。加入WTO后,我国的教育市场逐渐开放,大量国外的办学机构涌入我国,都来争先恐后地分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无形中对我国教育事业形成了压力。国外的办学机构有着与我国培养目标与模式不同的办学思路,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有着与中国教育机构不同的吸引力。还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他们有着先进的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知识,都会为我国本土化的会计教育带来冲击。

(3)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实现跨国界的转变。外国的办学机构可以进入中国办学,中国的学校也可以走出去;同时,外国的学生也可以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到国外去,从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真正的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

(二)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使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既通晓会计理论又善于会计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利用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又能将会计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只不过层次不同其理论升华和实践运用水平不同而已。

1、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一个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全才。会计行业的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直接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将此种思想与人才培养问题相结合,便会得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目标通过接受教育(学历教育、后续教育)最终要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并能将理论付诸于时间;同时又能将实践转化为理论。通过相互促进,实现人才规格的不断提升。

2、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既是教育目标,又是经济目标,还是市场目标。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

3、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个动态概念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才基础上的专才,主要围绕宽口径,即知识面宽;厚基础,即基础扎实,根基牢固;广用途,即不仅仅能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还能介入到其它经济工作中去;多层次,即能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这四个角度为出发点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无论是口径、基础、用途、层次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动态概念。

(三)按人才类型确定各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者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人才分为四大类,即学术性、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我们将从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特点结合人才的分类也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均为应用型人才,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分为三类:即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技能类应用型人才。他们应该分别具备不同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和实践技巧。下面的内容中,我们试图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别描述:

人才类型

特点

职称层次

会计教育层次

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具有将各种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高级会计师

硕士研究生

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应用智力技能来完成工作

中级会计师

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

技能类应用型会计人才

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工作

初级会计师

中专教育,短期培训

1、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为主,亲自指导会计实践,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一身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类会计人才要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要具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能力;要能依据已搜集到的各种经济资料,设定某些经济参数,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企业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趋势作出事前预测或规划。能融理论和实践于一身;能指导全局性、整体性财务工作;能为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整体规划;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2、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类会计人才,其工作的侧重点仍然是进行会计核算,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要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技能性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类应用型会计人才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会计的核算、反映和监督,具备一定会计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技术,能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会计软件,并最终能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这类会计人才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从事执行性会计工作,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因此,大量具有一定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三、研究和探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模型”最初本意是用实物做模的方法。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型,例如数学模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非实物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一词。例如方法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等。在这个时候,“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与形式两大类。本课题研究和探讨的是一个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这个模式不但兼容实物与形式,而且将实物和形式动态化,是一个与人才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目标服务,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的选择,同时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是实现目标的指定路径。

(一)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分析

1、培养模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模式是根据培养目标的提出来并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是指导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活动的依据。良好运行的培养模式能将培养目标渗透到人才培养活动中去,并通过培养活动实现培养目标。如图所示:

构建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运用

培养活动

(教学活动)

实现

2、培养模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使培养活动(教学活动)系统化、秩序化。目标是岸,模式是航线,培养活动(教学活动)是舵手,三者缺一不可。在培养模式的规范下,培养活动在系统化和秩序化的前提下发挥自由空间,通过各种渠道,如中专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形成达到的不同目标。

3、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精髓。只有培养目标和培养活动的教育行为就犹如只有躯壳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中枢环节,连接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培养模式体现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教育的目的性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联并产生相互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将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的发展调整教育目的。而培养模式中完全渗透着教育的目的。

(2)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要体现主体多元化特性。社会、学校、学生都将成为培养模式中的主体,强调多元化,坚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培养模式的内涵中要体现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4)模式的实践性和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的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

(二)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1、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从一般意义上讲,通才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但现实的问题是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育仍然处在"专才教育"阶段,学校的专业特性不可能改变,社会各行各业所迫切需要的仍是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所以,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实施通才教育在理论上虽然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上(无论是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教育的现实条件)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力所能及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我国高中后教育在"专才教育"模式下,突出的弊端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分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适应、掌握发展了的世界,并着力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本领,教学的内容也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忽视了让学生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以致有许多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却没有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呼唤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把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因此,在应用型会计人才中不仅要进行科学教育,还要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得到统一。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本要求。那种迎合空谈理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利于培养懂理论、能运用、具有创新能力专门人才的。同时,空谈理论,不谈理论产生的实践根源,也不谈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或者不以适当的实际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使理论脱离实际,也是不行的。社会实践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劳动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应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为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它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紧密相关。构建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全盘否认过去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而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力求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新审视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摒弃、有创新地构建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研究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培养目标问题。如前所述,培养目标则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决定的。这里不再重复论述。

2、素质教育: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基础素质,其中,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居其他素质之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是决定一个民族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任务。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变过去单纯地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为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在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3、拓宽专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方向。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根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拓宽专业口径上下功夫。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招生;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4、课程整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必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

5、“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产、学、研”结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在大量产业实践中培养的,而产学结合是其实现途径。

四、结束语

上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技术与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