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的《建筑识图与构造》

时间:2022-10-19 02:14:32

新课改视野下的《建筑识图与构造》

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建筑专业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极力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在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进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让他们亲身经历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识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景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因此,在新教材实施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且要做到教师角色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教学方法还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设和使用的,教学形式也是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的,伴随性是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基本特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去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而不是为了显示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刻意组织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变成演戏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不仅要重形式,更要重内容。要在钻研新课标,吃透新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努力探索寻找教学内容的恰当呈现形式,竭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课堂形式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学生,他们会重视课堂中的评价,教师给予他的评价尤其重要。那么,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在习作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用心听课给予肯定。哪怕进步是微不足道,也要给予指出并加以鼓励,特别是对那些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更应如此。批语应当尽量避免刺激性,既要有鼓励性又要有建议性,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在惬意中接受老师的修改建议。可见,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同时,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单一的“满堂灌”不是教学活动,单一的“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也与教学活动的理念相背离。所以,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丰富的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例如,课堂内,可以有教师点拨引导的学生思维活动,可以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辩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模拟情景等,课堂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课题研究、参观访问等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说坚持知识与能力结合,但往往收效不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以片面追求知识为主,反倒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和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知识和能力联系在一起,加大整治教学的可操作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书本知识并在实践中使能力得到提高。而从根本来说就是要学生成为“全才”,知识和能力均衡。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走上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二、调动学生思想,达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完成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新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疑、验证、推理和交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是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索。

总之,要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在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下更新内容、变革理念,做到创新与开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初探 下一篇: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