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7-14 02:43:31

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学前儿童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幼儿可塑性大,此时生理心理发展很快,长知识、长身体,且智力发展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与他的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判断培养的相关程度比学龄期更为密切。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丰富的物质营养,促进他们身体骨骼、肌肉、大脑的发展,还必须给予足够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智力、品德、营养、审美体验方面都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促进孩子身理心理的发展。

1、音乐――促进脑功能的高度发展。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左脑的发展,轻视右脑的发展,其实经现代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表明:二半球大脑只有共同活动、互相合作,才能得到高度发展。爱因斯坦从小喜欢音乐,他的“音乐”给了他最佳的思维能力,就足以证明音乐能促进大脑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2、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什么事都想动一动,他们喜欢模仿,雄壮的旋律、鲜明的节奏能唤起孩子“动”的欲望。当孩子随着音乐旋律合拍的动作,情绪是愉快的,他们模仿,好似在开展游戏,在音乐声中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听觉。

3、训练孩子的听觉。

孩子的听觉是一生中处于最灵敏的阶段。音乐又是发展听觉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的要素如:丰富的音色,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等与孩子的听觉关系密切,多听音乐能提高孩子辨别声音的能力。他们从欢快跳跃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中联想到的是小朋友欢乐的游戏,喜庆节日的场面和人们欢舞共庆胜利的情景;他们听到高而明亮的音乐就模仿小鸟飞舞,小兔蹦跳;听到低而粗哑的音乐又会模仿老狼、黑熊走路、狮子出洞等。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的许多要素来训练孩子的听觉,从而领悟音乐。

4、音乐促使孩子想象,使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和开阔。

音乐作品不管是歌曲、乐曲,它都具有形象性,它围绕一个主题,刻划一定的形象。形象为孩子感受、理解后,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5、音乐能发展孩子的情感。

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离不开心理活动,如:听觉、记忆、语言、想象等,除此以外,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它可以发展孩子的情感。

二、在音乐中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速度的惊人,必须要求有创造性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给我们培养人的“奠基工程”提出了高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培养孩子具有细微的观察能力,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发现探索和创造的能力,这种教育思想应该渗透在对幼儿的所有的教育中。

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应首先让孩子感到愉快,能理解感受音乐,会想象出创造表现音乐。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以前在教孩子律动时,往往单纯要孩子模仿,有时还用“一、二、三”的口令来训练孩子的动作,孩子犹如是老师操作的机器人,等孩子动作跟会了,再跟音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教歌曲也是如此,念背歌词、一句句模唱,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在孩子反复练唱中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孩子难道只会模仿,而不会创造吗?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

孩子天生好动,动作常常是感情和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让孩子动是感受音乐的一个好办法。音乐的表现力是十分强的,每一首乐曲由于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存在都有其特点,优美的、雄壮的或是活泼的等等,它们都表现不同的情绪。我们应让孩子真正理解感受音乐的情绪,并且让乐曲的情绪通过孩子自身的动作再表现出来,让孩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听。

2、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人与生俱来就有表现心中情感的欲求,尤其是幼儿更满怀着各种机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热情,演唱歌曲是一项艺术实践,也是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歌曲教学中,要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孩子表达,这种表达也可称为是一种创造。

3、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即兴地给简短的歌词配小曲唱,随意改动歌词,用熟悉的曲调唱,都是饶有兴趣的,我们要积极组织这些音乐活动,鼓励孩子做出创造性的反应。

三、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激发孩子的情感,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音乐教育不同于说教,它是诉清情感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音乐对幼儿情绪影响很大,它能使幼儿激起同歌曲或乐曲中的艺术形象相一致的情感。

首先,在教材上把好点,选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教育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这样便于孩子感受音乐形象,产生与其相一致的情感共鸣。

其次,品德教育过程就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几方面的发展,其中,情感和意志起着桥梁作用。音乐教育就是从陶冶人的情感入手,它在认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三八”节时,我给孩子门欣赏一首歌《画妈妈》,然后让孩子为妈妈画像。孩子们的观察和刻划都很细致,能把外形特征画出来,有的幼儿把妈妈脸上的痣也表现出来了。

音乐是哺育幼儿成长的精神乳汁,孩子们不能没有音乐,就像不能没有游戏和童话一样。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好的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磐石市幼儿园)

上一篇:留守儿童需要特殊的关爱 下一篇:童年的花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