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18 11:53:47

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在混凝土、钢材等材料构筑的建筑物中,钢筋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如何有效的应用钢筋,发挥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以及其他建筑结构中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当代钢筋工程界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钢筋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惨痛教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快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程,完善质量控制措施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钢筋工程 问题 质量控制 措施

当今建筑结构因主要材料的使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等。而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众多优越性,成为了建筑结构的首选。在混凝土构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钢筋被大量使用,因此钢筋工程的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质量是否有保证,进而也决定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是否能够得到维护。在实际的钢筋施工中,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钢筋原材料不合格、钢筋连接不科学、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的不合理等。因此,加强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加快钢筋建材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钢筋工程的顺利、如期的进行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探讨的意义。

一、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1钢筋原材料不合格

依据现代施工理念,安全性是第一,不仅要保证工程施工人的安全,也要保证材料的和个性和安全性。而由于我国建材市场的特殊性,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各种相关产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面对这种强有力的势头,很多人就抓住了这种商机,建材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各大中小企业开始经营建材,使得市场上的钢筋品种种类繁多,规格标准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情况导致了钢筋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钢筋市场格局不合理。钢筋工程施工单位或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价格低廉、质量残次的钢筋;或者出现钢筋供应商实施“掉包计”,初期确定买卖关系时为施工单位提供的是符合要求的钢筋,后期履行义务时就换取了价格更加低廉的另一批钢筋;也有因钢筋保管不善导致钢筋出现腐蚀、裂痕等严重缺陷时,施工方视而不见,依然将这种钢筋应用于施工当中,导致后期的工程事故发生。

1.2钢筋连接不科学

钢筋的连接的方式主要有绑扎连接方式、焊接方式以及机械连接三种方式。依据现代施工方法,钢筋的连接方法应当科学和规范。而实际的操作却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的施工特点要求不同的焊接方式,如果应该采用焊接方式而选用了绑扎连接方式,就有可能导致连接不劳、松动的问题发生。钢筋连接的不科学主要指操作人员的技能不过硬和实际操作粗心大意导致的各种后续问题的发生。例如,在采用焊接方式时,有的焊工对于受潮的焊条也拿来使用,最后导致焊缝中出现大小不一的气孔,这作为焊接的缺陷问题,有关焊工并没有提起重视。

1.3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不合理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确定是为了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以及符合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标准。而在某些钢筋工程施工种,钢筋保护层厚度大小的确定并没有得到重视,厚度也没有按照实际的要求和环境特点而合理确定。例如,国家新出台了有关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的规范,将柱保护层的确定由25cm规定为30cm,而有些操作人员并没有注意到这点,仍然采用旧规范中的25cm。

1.4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

钢筋在加工前,施工单位往往忽略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没有对图纸中钢筋的设计要求与实际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地比对,也没能有效确定相应长度调整值的基础上,盲目根据图纸说明下料后致使钢筋长短与设计要求不相适应、钢筋的弯曲角度出现差错。钢筋在加工时,施工监理方往往不现场进行及时监理,而在加工工作完成后,才对钢筋的加工质量进行验收,这种事前工作拖到事后来做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返工的现象发生。返工的钢筋需要重新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导致了工期不能顺利实施,整个工作停滞不前。

二、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2.1确保施工的钢筋原材料的安全性

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应该最低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或行业内规定的标准,对于违法、违规制造的钢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劣质钢筋并将其投入施工的行为,一经发现,应该严厉惩处。钢筋在进厂时要出具出厂证明和相关的检测合格证明,然后对钢筋进行外观的检测,如钢筋表面是否无汽包、裂痕、锈蚀甚至弯曲,钢筋的品种、等级、规格和炉号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在对钢筋进行抽样取样是,抽取的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应做力学性能测验,通过该测验的钢筋才能基本说明钢筋的力度和硬度较高,另外抽样的频率也应该符合规定。

2.2保障钢筋连接施工方法的科学性

钢筋的连接是一项技术工作,它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连接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灵活运用各种连接方式。首先在绑扎连接中,要注意钢筋接头的位置正确以及接头数量的适当。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受拉区域和受压区域的方位明确,如果导致接头位置出现差误,则可以将接头抽出,进行重新定位。接头数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要根据梁、柱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接头数量。其次在焊接施工中,焊工要持证上岗,焊接前要进行试焊,试焊合格才能进行正式焊接,焊接要根据规范和标准进行,焊条的选择要视钢筋的规格、焊缝的特点及焊接位置来确定。焊接的的接头尽量定位在受力较小的地方。对于纵向受力的钢筋进行焊接时,接头应该以一个为最佳,超过2个接头就不利于钢筋承受力的最大发挥。

2.3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适当性

首先,操作人员应该对新的规范认真学习,按照新规范规定的标准、确定的数据进行操作。其次,运用到钢筋保护层中的各种垫块的规格、卡具的大小和支架的定位等都应当准确,要求碰撞度较高的就应该选择碰撞度较高的物件。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位置适当,浇筑的混凝土要规范振捣,保证粘附性好,不易脱落,如果混凝土脱落致使钢筋支撑端头外露,就应该及时在端头上涂刷防锈漆。

2.4加强对钢筋加工工艺的管理

首先,下料和配料要符合设计要求。配料的管理可以通过设立专业队伍,由专业队伍按照加工配料单,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机械化操作。加工后的成品钢筋要注意分类储存,而半成品钢筋在检验合格后,要统一领料,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下料的管理应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预先将下料长度的调整值明确下来。下料时画线一定要正确,在画线前可以准备一份有效的画线程序方案,按照该方案执行画线工作。其次,工程监理必须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经常性、定期性的到钢筋加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加工过程中的钢筋出现断裂或有力学性能异常的现象发生,就应及时进行 检验。

结语:

在建筑物建造、大型场地的兴建以及公路和铁路的修建中,钢筋都能被大量使用,钢筋的作用不仅使工程建造的更加稳固持久,而且也便于被施工应用。钢筋工程的质量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好坏。基于现实操作中存在的诸多比如钢筋原材料不合格、钢筋连接不科学、钢筋保护层厚度设定的不合理、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因此,在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步伐的同时,加强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保证钢筋原材料的合格性、保障钢筋连接的科学性,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适当性以及钢筋加工工艺的规范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夏凤华,金万顺,李高轮.钢筋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J].科技信息,2009,(06):642.

[2]尚永刚.浅谈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2.

[3]杨军.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陕西建筑,2012,(08):24-25.

[4]白格琪,丁长胜.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J].科技信息,2011,(27):290.

[5]熊晓强.钢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2,(01):172-174.

上一篇:膜式燃气表的检测与计量 下一篇:中药饮片的常见掺伪与鉴别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