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安市森林资源与生态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03 09:01:38

浅谈北安市森林资源与生态现状分析

摘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为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的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文章对北安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2001年森林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同时针对北安市各林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北安市 森林资源 林地面积 林木蓄积

一、调查方法

1、面积调查

林业局面积调查。将各林场界线精准转绘到1∶5万地形图上,经现地放样调查认证后,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形图理论面积控制,进行调查范围内、外面积区分求算,其误差在1/500以下时,进行调查范围内、外面积平差,然后将各幅地形图调查范围内面积合计,即为林场调查面积。各林场面积相加,即为林业局面积。

2、蓄积量调查

以林场为单位,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总体蓄积量控制,用目测辅助以角规的方法将总体蓄积分配到调查小班。小班林分、林木蓄积分别由单位林分蓄积及单位的林木蓄积乘以小班面积得出。 二、自然地理概况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6′40″――127°53′09″,北纬47°35′54″――48°33′25″。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10℃的活动积温稳定出现在5月2日以后,有效积温1830℃―2830℃,植物生长期156天。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是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浅山丘陵地带。全市可分为山区、丘陵区和冲击平原区三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主要是暗棕壤、潜育暗棕壤、黑土、草甸土和沼泽土。

三、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一)森林资源现状

1、各类土地面积及森林覆盖率

该局经营总面积为93319.02公顷,全部是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39.43%。

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为36793.3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9.43%;疏林地面积为144.1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5%;其它灌木林地面积为22.6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2%;未成林地面积为698.9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75%;苗圃地面积为44.0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5%;宜林地面积318.1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34%;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55297.8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9.26%。

2、森林及林木蓄积

全局活立木总蓄积为2866181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为2816809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8.28%;疏林地蓄积为303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11%;四旁树蓄积为2017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70%;散生木蓄积为2616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91%。

(二)森林资源特点

通过调查总结以下一些森林资源特点:

1、有林地比重低,森林覆盖率为39.43%;

2、其他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所占比例大,面积达到55297.81公顷,占经营面积的 59.26%;

3、沼泽地面积较大,面积为14359.08公顷,占经营面积的 15.39%;

4、天然林的比重大,人工林比重小,人工林的树种单一。天然林的面积蓄积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5.19%和62.90%。人工林树种主要是落叶松,面积蓄积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63.47%和69.06%;

5、龄组结构较合理。幼、中、近、成、过熟林面积之比是1:7:5:2:0,蓄积之比是1:18:20:7:0;

6、立地条件好,森林植物生长快并且健康;

7、群落结构比较合理,生物多样性丰富。

四、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在前期调查资料的经营总面积93410公顷和本期经营总面积为93319.02公顷范围内。后期比前期总经营面积减少90.98 公顷。经调整可比面积为93319.02公顷。间隔期为11年。

经营面积的变化一是由于本期各林场场界沿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场场界不变,两期调查采用卫片精度不同,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差异,所以面积有所不同;二是2011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各林场与农场、集体、其他国有等有争议的地块重新确权,部分划为国有。

(一)资源动态变化

1、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有林地面积增加1218.04公顷;

(2)、疏林地面积减少62.67公顷;

(3)、灌木林地面积减少8.37公顷 ;

(4)、未成林地面积增加588.05公顷;

(5)、苗圃地面积增加2.11公顷;

(6)、无立木林地面积减少590.42公顷;

(7)、宜林地面积增加130.29公顷;

(8)、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减少1277.03公顷。

有林地增加是与近几年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有关,部分辅助生产用地通过造林变为有林地;部分疏林地、灌木林通过林分改造成为有林地;当年的未成林造林地达到成了标准,变为人工林。无立木林地的减少是因为人工造林或封育造林。因为上述的原因,森林覆盖率增加1.31%。

2、各类面积蓄积变化情况

(1)活立木总蓄积变化

通过两次调查数据对比,活立木总蓄积增加665112立方米。

(2)有林地面积蓄积变化

有林地面积增加1040.49公顷,蓄积增加674964立方米。

3、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全局间隔期内总生长率由各场间隔期内总生长率蓄积加权计算得出。经计算全局间隔期内总生长率为4.19%。

全局各生长指标、消耗指标由各场统计得出。各项指标详见下表。

生长量和消耗量统计表 单位:立方米 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为1:1.4。

五、经营效果评价

(一)各地类面积比例情况

从各地类变化看,全局随着国家对林业重视,各地类变化向合理方向发展,森林面积蓄积增加。

(二)林分龄组结构合理性评价

2001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1∶8∶2∶0:0,2012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1:18:20:7:0。各龄组结构调整与2001年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善。

(三)两期林分因子比较情况

通过11年的经营,林分因子比上期有所改观。

(四)人工林及未成林造林地现状

加大了对人工林抚育管理力度,保证了未成林造林地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使人工林的每公顷密度向合理的方向发展,人工林蓄积年生长量增加,蓄积量快速增大,使森林经营向良性转变。

(五)消耗量比值看资源林政管理效果

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1∶1.4,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基本合理,资源林政管理效果比较显著。

六、经营利用意见

北安市林业局今后经营方向是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为重点,加大森林培育力度,加快商品林建设步伐,多业并举、综合开发。

上一篇:电子汽车衡计量监管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淡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