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途径

时间:2022-10-18 06:58:13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抓教学常规,追求高效有序的课堂管理实效;积极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从学情分析管理入手,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三方面初步论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的意义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聚焦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通过怎样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一、严抓教学常规,追求高效有序的课堂管理实效

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教学常规管理,指的是变动态为静态形成比较稳定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实行教学常规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它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应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和检查,并能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1.明确要求,认真检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进行认真检查。①备课。认真备课是上课的前提。②上课。上课要讲实效、高效,要充分利用40分钟,要让学生学有所得。③教后反思。每堂课后写《教学反思》,把教学的感悟记录在教案后,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④以作业练习改革为重点,设计课时练习。练习设计重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的课时分级练习。⑤以培优补差为辅助,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2.将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倡导民主的教与学的关系过去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与权威,过分强调教师行为的作用,强调学生的“学”必须不折不扣地围绕教师的“教”展开,追求的是“学”要适应“教”。在现代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兴趣的起点水平,最终应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3.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加大学生反馈情况所占的比重。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评价思路:(1)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2)能利用现代教育媒体选择课本内外资源,设计教学方案。(3)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质疑、动手、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4)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学生未掌握或未能准确掌握的变数,进行解题、开拓思路的变式教学。(5)能把讲练结合融会贯通,选题和设计题质量高,针对性、有效性强,效果好。(6)教学流程设计合理,能合理地展现知识发展过程,学生智力参与程度高,动手、动脑能力强。(7)课堂结构合理,授课内容和知识的容量、密度恰到好处。(8)能有效地注重教学吸引力,语感、激情、质疑、设问、分析和知识的发掘能有效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专注的神态中。(9)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捕捉瞬时反馈的学情,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能高效率地完成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这一教学目标。(10)能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的教学方略。为了加强学校对各班教学管理的监控和指导的有效性,我校为每一个班下发了“一周教学情况反馈表”,学委及时反馈信息,加大了工作的针对性。

二、积极推进校本教研,促进自身发展

1.加强业务学习,奠定校本教研良好基础。一要做到理论学习活动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化。二是学习内容专题性。每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专题明确、内容充实。三是学习方式多样性。2.追踪教学问题,保证校本教研扎实有效,推进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三、从学情分析管理入手,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1.引导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尝试从学情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教师有针对性教学,学生进步显著。学情分析,我们要求从与学生学习有直接相关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知识系统,分析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性学习能力,还包括交往、同伴互助等学习的能力,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或增强或削弱的作用,间接地影响着认知过程。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测验法,从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方面,完成了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学科学情调研分析、测试情况分析。2.随时抓住课堂的生成,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自从开展课题实践以来,重新认识学生角色及地位,重新认识教师角色及地位,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课堂教学重在体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把时间真正交给每个学生,注重课堂反馈。练习要关注教材内容与考试形式的结合:(1)课内外练习要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弱项,考试重点;练习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要分层次、有梯度;训练要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3.针对学生能力水平,分层管理学生,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能够有所关注,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三层:优秀层、一般层和学困层。4.作业的批改也不可忽视,要讲究方法一是全批全改;二是面批面改(个别学生);三是指定学生批改;四是集体批改。

参考文献:

[1]查有梁.《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作者:李莉 单位:定州市南四合庄小学

上一篇: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管理机制 下一篇:以人为本在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