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拼音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8 06:54:23

提高小学生拼音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摘 要:小学拼音是简单、枯燥、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持久性、稳定性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作为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通过情境图、讲故事、做游戏、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拼音是一种轻松、有趣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拼音;形象思维;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3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4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刚入学的学生将相对简单、枯燥、抽象的符号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教材中的“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将同组的几个拼音字母纳入同一幅“情境图”中,这些“情境图”形象生动、新颖活泼,特别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教学中,我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合理利用各种教具,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当中,进行语言训练,感知所要学习的音节,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如在教学《看图说话学拼音12》时,我提问“夏天的晚上,你们是怎么度过的?”接着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有的同学感到家里很闷热,都来到院子里乘凉,那你们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会看到天上有什么?”“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那小猴子会来到什么地方乘凉呢?”小猴子是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说话后,紧接着我让学生感知图中出现的音节,并随机渗透相关的安全教育,学生学得热火朝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正确运用“情境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他们掌握如此抽象的汉语拼音,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采用一些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才会发展学生的兴趣。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赋予“情境图”以灵性,将其改编为故事或者童话,让学生在想象中释放天性,在玩中学,在动中学,使学生的认知需求借助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看图学拼音6》时,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把图中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大胆地给说的有欠缺的同学做补充,还有的给有语病的同学做修改。最后经过互相补充修改,编成了一个题目为《夏天的上午》的故事:夏天的一个上午,太阳公公照着大地,暖洋洋的。鸡妈妈领着自己的宝宝到草地上散步,有的小鸡还边散步边捉虫子吃呢!草地的旁边是一片西瓜地,西瓜又大又圆。小朋友拿着气球在院子里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小军看见爷爷在树下乘凉,想和爷爷比一比下棋,于是拿出棋和爷爷比拼起来,爷爷还边下棋边摸着胡须在思考。奶奶怕他们口渴,还切西瓜给他们吃呢!有了这个故事,我趁热打铁,引出要学习的音节,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要想使其注意力保持持久、稳定,就要不断强化他们的兴趣。刚入学的学生对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很难掌握,我就针对某一范围内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自己摆口型或者做动作,设计了“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或让某一个学生报出z、c、s、zh、ch、sh或an、en、in、ang、eng、ing这些拼音字母,其他学生抽出相应卡片的“我读你做”的游戏。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上课的疲倦感,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我还很注重让学生在课间做小操,帮助学生放松情绪,提高注意力,必要时还会设计“摘果子”“开火车”“我是啄木鸟”等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使学生对课堂始终充满激情和新鲜感,愿意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来。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刚入学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而新课程注重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积极训练当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如在教学复习一的区别b――d、p――q这些形相近的字母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硬纸片,然后亲自动手剪成两个半圆和短竖条,接着我又让学生根据剪下图形的形状,找找生活中什么是长条形和半圆形的,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剪的长条形像数学书中学的一;有的说像教师用的教鞭棍;有的说像写字用的铅笔、毛笔、粉笔……至于半圆,有的说像半个摄像头;有的说像自己拿的塑料尺子上的洞;有的说像套尺里的半圆……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种感官也真正地动了起来,课堂气氛融洽,处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紧接着,我让学生按要求摆出这几个形近字母,并唱以前编的字母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动脑,又要动口和动手,全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形近字母的区别,突出了课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还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针对这一心理状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学拼音,让拼音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浓。

一年级刚入学,接触的就是拼音字母和音节,这些字母和音节配有色彩艳丽的图画,学生看图后,教师再用大屏幕出示,把学生要掌握的字母和音节,通过变颜色、闪动、从不同的角度出现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示范读、领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然后用组成的音节组成词或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提高了拼音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抽象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学会交往,真正将学习汉语拼音当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

上一篇:基金绩效的供给侧分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历史材料题讲评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