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时间:2022-10-18 05:49:55

浅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摘 要】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职业院校需推进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这需要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本文从职业教育改革对老师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的分析,提出了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科研能力 途径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意识到,职业教育要上质量,必须大力推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关键要素之一就在于是否有一支教育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一、职业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中国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者黄炎培老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见其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中的教师,需具备独特的视野去构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除具备“传道、授业、解惑”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更加关注“以能力为本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等传统观念正在被“以学生、活动、环境为中心”等新观念所取代,而且教学对象的需求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研究和探索。因此,教师必须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二、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内涵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简而言之,它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可见教育科研能力来源于实践,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日积月累起来的经验,并借助先进的教育手段逐步形成的一种动态认识和改造教育的能力。

三、教育科研能力的内容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预测和设计的能力、信息的获取与筛选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实施及操作的能力、组织协调及合作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和成果交流与推广的能力。由于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性,它要求教师用所具备的科研能力,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以解决职业教育实际问题。如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模式等方面就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

四、提升职业教育中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一)搭建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网络

1.选好适合校情课题。学校教研部门要及早谋划,选择有深度、有内需、可实践的课题,供相关人员选择。如学校可依据国家及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文件精神,出台《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指导目录》,内容要体现时代特性,涵盖职业办学机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如职业院校“校企双制”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基于课程改革中教材、学材的编制与研究等。各教学实施单位要鼓励教师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引导教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让课题进入教学管理、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2.提升教师参与积极性。学校通过组织开展课题评比活动,推荐优秀课题成果参加省、国家评选,组织校级及以上课题成果会,交流、展示、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让课题成果交流形成制度、形成程序、形成教育生产力。

3.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总结、转化工作。学校教研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总结、提炼教师科研成果,形成具有校本特征、可操作的成果。特别要在校内大力推广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教科研成果,让优秀成果形成校本优势项目,进而形成校本品牌。

(二)构建教科研培训课程体系

1.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科研技能培训。一是校本培训加强教师教科研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普及与培训,建议可由学校教研部门编辑《教育科研读本》,以帮助教师梳理主要科研理论与应用策略。二是围绕本校课题开展学习。通过课题主持人介绍课题的选项、立项过程、研究方案和操作方案的形成过程,使教师学习课题的理论原理和操作思路,促使他们的观念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整体理论水平。三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普及科研知识。如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职教专家,开展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指导层面的培养。

2.制订管理制度,保障培训顺利进行。学校通过出台政策制度,如课题管理制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课题成果推广制度、学年论文评选制度等,从而完善完善管理体系,使教育科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也可引导更多的教师步入教育科研行列。

(三)建立梯队式教科研团队

1.以名师、带头人为核心,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使名师、带头人的辐射效应最大化,促进更多的教师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

2.各实施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学科、课题等相关的研究小组,将有共同研究兴趣和方向的教师组织起来,搭建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共同提升。

3.借智借力,聘请相关的专家指导团队,引领团队成长;聘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做教科研提升的学术指导顾问。

(四)搭建多方联动合作平台

充分利用专家团队资源,引进新思想新理念;与上级教科研部门合作,享有最新信息,争取政策支持;与技能大师合作,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升区域教育科研品质;与教育报刊合作,推出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与企业合作,及时了解企业在技术革新、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实现校企尝试融合的尝试整合打下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钱启升:《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书育人》,2006年,第15期

[2]雷超阳:《浅议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卷第3期

作者简介:宋爱华,女,1975年10月,湖北武汉。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讲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研究。

上一篇:从高职生就业现状折射出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试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