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解读方法浅析

时间:2022-10-18 04:59:28

鲁迅作品解读方法浅析

摘 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今中学生对鲁迅作品在心理上产生疏离感,因而理解不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呐喊〉自序》的有效解读,总结五个方法来指导学生对鲁迅作品进行解读,达到让学生能够接近鲁迅、走进鲁迅的作品、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的效果。

关键词:鲁迅作品 《〈呐喊〉自序》 解读 方法

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时代环境的隔离,绝大部分中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感到很头疼,就连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都说鲁迅作品的难懂就难在你很难知道鲁迅真正在想什么,鲁迅作品解读难度由此可见一斑。而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却迎难而上,选取了鲁迅先生的杂文《捧与挖》,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这样的情况,使得笔者反思:如何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把握鲁迅作品的内容。

作家洪烛在《圣坛上的鲁迅》里大声疾呼研究鲁迅应该远离功利、本真地宣扬作家的人格魅力以及以平等的心态和眼光看待鲁迅。循着这一思路,笔者就想通过对《自序》这一篇文章的文本解读,回答一下“鲁迅真正在想什么”,让学生能够接近鲁迅,走进鲁迅的作品里,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

要想对文本进行解读,教师就必须充分地备课、备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具备教师、学生两重身份:教师理解文本,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系统来认识理解文本内容,达到通过文本把握其深刻内涵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也必须要换位思考,如果让学生来读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如何来帮助和引导他们提升解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能够凭借自身的感悟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利用词语概括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鲁迅在文章中所叙述的事件比较多,所要抒发的情感很丰富。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口,由这个小的切入口,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笔者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读文章,请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并说明理由。细心的学生就找到了“寂寞”“悲哀”,而且全文中“寂寞”提到了十次,而“悲哀”提到了六次,两者同时被提及的有第10节和第22节。之后确定的切入口就是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抒发的“寂寞”之情。

由这个“寂寞”之情,学生就可以将文章中所叙述的事件串连起来:(要求学生尽量用文中词语概括)

第2节:受到侮蔑时的“寂寞”——父亲去世;

第3节:受到奚落排斥时的“寂寞”——求学历程;

第4节:弱国子民的“寂寞”——弃医从文;

第5-6节:缺少同志的“寂寞”——《新生》失败;

第7-10节:反省剖析后的“寂寞”——认清自我;

第11-21节:驱除“寂寞”的方法——投稿《新青年》;

第22-23节:为“寂寞”中的人们呐喊——创作缘由。

这样一个步骤就把鲁迅先生的情感和他所叙述的事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叙述事件来表现情感,情感的展现也需要事件。教师要教学生找准切入口,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进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利用文本的能力,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利用细节描写,感受意蕴体会主旨

文章的第11节是鲁迅先生着力写的,请阅读鲁迅先生的细节描写: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鲁迅在“S会馆”(凶宅,人迹罕至,年代久远)蛰居了七年半的时间(1912.5-1919.11),作者选取了夏夜、“青天”“冰冷的落在头颈上”的槐蚕等场景意象。学生读到这里就有疑惑:为什么环境闷热(夏夜,摇着蒲扇),作者却感到“冰冷”?原来作者内心深感“寂寞”,对国家前途、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无尽的悲哀,借助环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丝丝入扣。在这七年半的时间里,他处在人生的低潮期,蛰居在S会馆中,用“钞古碑”来驱除“寂寞”。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蛰居在S会馆的鲁迅先生就好似隆中的诸葛亮,这七年半的时间,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积淀,他在等待一个机遇以厚积薄发,他对国家、对人民爱得深沉,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才有了后文他与金心异的对话。

三、利用文段朗读,感受语言体会含义

文章第12-21节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段对话,对话双方是鲁迅和金心异,内容为关于是否向《新青年》投稿的讨论,焦点就在于: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

这里的“铁屋子”就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其中“熟睡的人们”“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不幸的少数者”和“希望”的丰富含义,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通过声调高低、节奏快慢来展现文字之美,抒发难抒之情,靠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是接近鲁迅的艺术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的入门通道,从而促使学生思索文字背后的意蕴!

四、利用巧妙设疑,感受深情深化主旨

欣赏文章第12-18节: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

这段看似波澜不惊的对话,却蕴含深意,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要利用设疑: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好的,我来做!”

对比两种回答方式,哪种好,为什么?

设疑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果作者毫不迟疑地答应,符合他当时的心境吗?联系之前《新生》的结局,七年半的蛰居,他一朝就被金心异说服了吗?彷徨,迷茫就消散了吗?鲁迅先生有自己的顾虑“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而这些“少数者”正是他的同志,也可以说就是他自己。此时的顾虑就是他在“铁屋子”中的“寂寞”,他不希望把这样的“苦楚”带给其他青年人,他想独自承担,就像是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却独自受难的普罗米修斯一样。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不因迟疑而减弱,反而愈加的真实、感人。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在感受先生深沉的情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利用课外拓展,提升学生解读能力

在解读鲁迅作品时还应该借助同类型的文章来拓宽学生的眼界,例如《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其与《〈呐喊〉自序》的第11节中的细节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请你试析作者在《在酒楼上》中对“废园”的“老梅”等景物描写的用意。

作者所描绘的是严冬中有生气、有生命力的景物,是希望与追求的象征。“我”眺望窗外风景,从“惊异”到欣喜,含蓄地展示了“我”的感情世界,寄寓着作者心灵深处追求新生活的希望,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鲁迅和他的作品所处的环境与如今的现实环境渐行渐远,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想方设法去适应这样的事实,并且用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靠近鲁迅、走进鲁迅的作品、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

(赵剑群 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212200)

上一篇:浅谈“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 下一篇:浅探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与“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