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

时间:2022-06-02 01:11:05

浅谈“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

摘 要:图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道具,它简单、明确,富有活力。本文将系统地论述图片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并介绍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关图片的方法,希望能给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一对一 口语 速成 图片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是一道比较难克服的障碍,因为汉语有声调、前后鼻音、翘舌音等。对于外国人,尤其是母语中缺少相关发音方式的人来说,学习汉语口语是相当困难的。另外,学习中文的人群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水平,这就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挑战,我们试图寻找一种合理便捷的方式,即以图片为媒介、“一对一”教学为具体方式的“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希望能对汉语学习者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有所帮助。

一、图片在“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片”,在这里是指以图画等形式代替文字的学习内容的载体,由于汉语学习者以学习口语为主,忽略对汉字的学习,如何呈现学习内容就成了个重要问题。

根据布鲁纳关于结构学习的观点,任何结构性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动作、图形、符号来呈现。当我们观察一幅画时,首先观察到的是画中的物体,如人或者动物或者建筑等等。然后,如果画面中的人物处于某种行为当中,我们就能知道他在干什么,或者将要干什么,这样一来,一幅画传达出的信息就不再是简单的几个物体的堆砌,而有可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其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读物都是这种类型的图画,仔细想一想,任何一个故事。都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比如《西游记》《红楼梦》,我们都看过书和电影(电影实际是连续的图片),进一步思考后我们发现,实际上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幅幅连续的图画,如电影般记录着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如果认为图片可以完全代替文字还欠妥当,以上的叙述只能证明图画可以代替文字重现具体生活情境,但是图片代替不了文字在描述抽象概念时的能力。

综上所述,图画可以代替文字描述具体事物、具体行为动作,但是无法表达抽象概念,不过这对于汉语口语教学来说已经足够了,需要口语速成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等原因来到中国,他们接触的环境是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利用图片我们可以代替文字重现生活或工作当中的具体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可以学习词汇,还可以学习句子、对话。另外图片教学还有其他的优点,它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中介语的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介语,因为有些时候,中介语无法准确描述目的语当中的词汇或者语境。尤其是当教学对象的母语比较生僻时,教师的教学难度就会大幅提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图片融入教学后,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容易实现汉语的“浸泡式”教学,因为图片的使用减少了中介语的使用,老师可以全汉语授课。所以说,图片教学不仅解决了单纯的口语教学学习内容的载体问题,还提供了“浸泡式汉语教学”的机会。

二、“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中的图片选择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确定图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以作为口语教材的载体,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说明如何选择图片教材。

首先,我们认为初级阶段的学生应该使用简单的图片,其教学内容以名词、动词和代词为主。考虑到刚初学者急迫的想要表达的愿望,名词的学习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图片,他们很容易学会如何说身边的事物,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并且这些名词的学习都是有针对性的(在下文中会详细论述教师如何确定哪些词语需要进行教学),多为他们生活环境中必须使用的高频词汇,这为句子的表达打下基础。

再说动词,如果学生能明白如何表达简单的动作,运用这些动词如“买”“吃”“要”“喝”等,并结合之前名词的积累,简单的句子就会马上出现,例如“吃苹果”“喝水”“要香蕉”等等,这些词属于高频词,口语速成讲求快和实用,这就完全体现了速成的精髓。

最后是代词的学习,试想如果学生学会表达“你”“我”“他”“他们”“这些”“那些”等代词,在加上之前的动词和名词,他就能说出“我买水”“你们吃这些苹果”等这样的句子,对于口语速成的初学者来说,做到这一步,就能够轻松应付生活当中的很多情景。

在图片的使用上我们推荐简单的图片,因为要表现的词越是简单越是要准确,这样才能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学是纯汉语的,图片的准确性很重要,因为老师和学生在使用图片进行词汇上的理解时,靠的是一种默契,图片就是无声的中介语,图片复杂就容易使学生混乱。

对于在生活对话中初有成效的学生来说,要进入故事的描述,在描述故事的时候,学习者不仅要在复杂的图片中继续学习词汇,还要学习更多复杂的表述方式和句型。如给学生一张商店的图片,学生要做的不仅是了解每一个商店里卖的东西,还要描述商店的位置等等。

三、“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课堂模式

由于图片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最大程度减少了中介语的使用,所以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再适合于这种新型课堂的要求,我们推荐几种模式,该模式来自《Original Lexicarry》,将有助于发挥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1.60—120分钟的课程

(1)10分钟的独白

老师进行图片描述,学生录音。

(2)30—90分钟的自由询问

学生听录音,记录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作出相应的解释,鼓励学生多询问。

(3)词汇,句子,词汇

老师根据出现的新词汇造句,录音。

(4)练习

老师念新学的词汇或者句子,学生解释。

这种课堂模式适合故事类的图片。

2.60分钟的课程

(1)30—40分钟的独白

学生使用已掌握的内容尽量描述图片,老师记录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出解释。注意控制时间。

(2)教师具体的描述

老师先描述,使用刚才学生描述的故事轮廓和遇到困难的词汇、句子,此时的描述是完整的句子、完整的故事,学生仔细听,并且录音。

(3)听和做

针对本节课出现的新词汇、新句型,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录音。之后,教师把新学习的内容说出来,让学生解释,或者用动作表现出来。

这种课堂模式适合故事类的图片。

3.60—120分钟的课程

(1)学习者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或者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件,要求学习者在说的同时也要记录相关时间线索,为复述做好准备。同时老师也要记录故事内容,当学生说完故事后快速检查关键词是否一致,并且老师要在录音前简单地回顾一下故事,以确保和学生的描述在时间和事件上大致无误。

(2)老师复述故事并且录音,学生记录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

(3)学生听录音,针对老师复述中遇到的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提问,老师解答并且做记录。

(4)教师进行词汇造句,学生根据词汇或录音做出相关解释。

(5)练习新词汇和句法。

以上介绍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掌握了一定口语能力的学生而言的,通过对复杂图片的描述,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句子和词汇。

四、“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以上我们对“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但离真正的实践尚有一段距离,因为考虑到速成,就要做到精炼、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并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计划。除此之外,作为口语教学中很重要的发音学习,在速成口语中也会有其相应的特点,需要我们注意。同时,在谈到具体教学时,课堂上的变化也很难预料,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解决这些问题。

1.全面分析目标学生

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的需要口语速成的学生时,如何迅速了解他,如何分析他的语言需求极其重要。说到这,我们必须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需对学生进行分析吗?第二,如果需要,我们如何分析?

笔者以Tom作为范例,进行解释。Tom,英国籍学生,23岁,大学本科学历,新闻学专业,因为在英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来中国发展;签证一年,很可能延长签证三到四年;目前供职于柳州市某英语培训机构,职位是外籍教师;主教口语,并兼职在柳州市内一所私立幼儿园当外籍教师,目前与另外两名外国人住在柳州市区内某中高档小区内,该小区距离市中心商业区即Tom供职的培训机构有15分钟的车程。其两名朋友来华工作有三到四年时间,其中一名是德国人,自由职业者,在汉语培训机构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汉语,能进行简单的会话。另一名是美国人,来华已经四年,在某公司做外贸销售工作,汉语水平一流,发音纯正。Tom和他的两位朋友平时很少出门,唯一的集体活动就是踢足球,一般每星期都会和一群中国朋友去球场踢球,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接触中国人圈子的机会。

经过以上具体情况的陈述,我们对Tom进行如下的具体分析:

(1)来华目的

首先是来华目的的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来中国淘金,已经成为多数外国人来华的主要目的。那么像Tom这一类人,来华需要不断地参加中低端的招聘活动,而在招聘活动中可能用到的汉语就有可能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再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如果他们选择当英语老师,用人单位面试时侧重的是其英语能力,尤其是其英语口语发音水平,汉语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但如果能用汉语进行问候,或者对话之间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势必会为面试加分。所以在来华目的这一项分析上,我们确定了问候语、礼貌用语的学习内容。

(2)职业

其次是职业的分析,在华工作,难免和中国人打交道,如果对中国人做事的风格了如指掌,势必对个人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拿Tom来分析,如前文描述,他目前的职业是英语口语老师,在工作场合使用英语的概率远远高于汉语,但考虑到他教的学生群体中有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单纯使用英语教学,这群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接受,所以Tom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使用汉语发出关键的指令,对他的教学来说会很有帮助。通过对Tom他职业的分析,我们确定了课堂中指令性的语言学习目标。

(3)社交生活圈

然后是社交生活圈子的分析,在这个远离工作的圈子里将会充斥着形形的中国人和各种语境,相当复杂,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应答自如,有一定难度。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眉毛胡子不能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于是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剥离出学生的真实生活,也就是经常遇到的生活交际情景,然后各个击破。例如Tom,现居住的是中高档小区,周边的生活服务设施比较齐全,如超市、咖啡厅、饭馆等。那么买东西、讲价、点餐等所用到的基本语就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考虑到Tom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远,需要乘坐交通工具,那么怎么打的、询问公交线路等将成为另一个教学重点。还有就是爱好,正如前文所述,他和朋友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如何邀请朋友、踢球过程中如何与队友交流也会是另一个教学重点。

2.根据分析情况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我们确定了Tom口语教学的学习内容。

(1)问候语,礼貌用语;

(2)课堂上的指令性用语;

(3)买东西、讲价、点餐、打的、询问地点方向、邀请等过程中所用到的基本会话。

显然,前期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教学内容的线索,为学生量身制定了适合的学习内容,为教学工作的展开铺平了道路,也充分地节约了时间,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功能为主的语音教学

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课程设计,课程中对口语速成有重要意义的就是发音教学。发音至关重要,我们在速成口语的语音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目标:

首先,讲求口语速成的学生大多忽略汉字的学习,他们只要求能说即可,所以拼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汉字,换句话说拼音可以帮助他们做笔记,当学习了新的词汇后,他们可以用拼音记录下来,然后自己练习,或者当他们听到不认识的词汇时,他们先询问发音,再快速使用拼音记录,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其次,拼音的另一大功能就是正音,初学发音的外国学生常常无法做到整个音节的正确发音,但他们只要能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再将它们一块拼读,便能很容易地发音。所以当学生遇到复杂的发音时,他可以自己通过拆分的方式正确发音。

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汉语教师犹如“工程师”,设计建设着一座座“桥梁”,现如今,在无数“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与世界之间已经架起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桥梁”,国际友人带着好奇心,通过这些“桥”来到中国,探寻这片古老大地上异彩纷呈的文化。“一对一图片速成口语教学”是一座正在构筑的“桥”,或许它有许多不足,但我们希望有人关注它,一同来建构它,使这座“桥”能运送更多人,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中国,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带来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一同造福这片古老的土地。

参考文献:

[1]Angela Thomson.Original Lapidary[M].America:Original Lapidary,2004.

[2]杨逸欧.浅谈图片在对外汉语中的运用[J].语言教学研究,2007,(2).

[3]徐品香.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媒介语使用问题探讨[J].现代语文,2008,(2).

(孟宪丛,李彦熙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401520)

上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非语音失误分析... 下一篇:鲁迅作品解读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