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第1期

时间:2022-10-18 03:05:27

散文 第1期

基础巩固版

概念阐释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散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描写人物,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2.意境深邃,抒情性强,感情真挚。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自然流畅,富有文采,所以散文素有“美文”之称。

我们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阅读一

一把筷子

刘东华

父母住在乡下的老宅里,虽然离我居住的小城不远,但每年只回去几次,大多也是来去匆忙,能陪着父母吃饭的时候其实不多。

周末,我回了趟老家,母亲非要让我吃了饭再走。想想,真的好久没吃过母亲做的饭了,便帮着母亲在厨房里一阵子张罗,饭菜做好,端上来,父亲顺手从竹筒里抓过一大把筷子,“哗”一下放在餐桌上,起码有七八双。我一愣,看着父母各自拿了筷子吃饭,禁不住问:“还有人来吃饭吗?”父母被问住了,他们迷惑地看着我,父亲说:“没有啊,怎么了?”我说:“那拿这么多筷子干什么啊!”

二老相互看了看,有点拘谨地笑了。母亲说:“看我们,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每次吃饭,还是顺手抓一把筷子放桌上,以前人多的时候,做点好吃的,放上筷子,你们兄妹几个都抢啊,一个个狼似的。”

母亲的话,悠悠的,说的仿佛就是昨天的事。那时候,当我们兄妹争抢着吃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一声地制止着:“慢点吃,慢点吃……”可母亲现在是在催促我:“愣什么神呢,快吃啊!”

兄妹几个里,我最小,最后一个离开父母,可到现在也有20年了,外出上学,打工,结婚,生儿育女,对家的理解,早就从乡下的老宅换成了现在的小家。老家,就只剩下父母相守着,慢慢地变老。

近几年,母亲上了年纪,开始健忘,做饭也丢三落四的。以前从不下厨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平日里,两个人的饭,两个人做。一生简朴的父母,一日三餐也无非是青菜米粥,而竹筒里的筷子却没有减少,每天抓过来,放在偌大的餐桌上,饭后,再和用过的碗筷一起收了,洗过,整齐地放回竹筒里。

这么多年,父母一日三餐居然都是这样的,子女不在身边,而筷子还时常备着。一大把筷子,也许就是父母眼里的满堂儿孙。而我,离家这么久,也走过了许多地方,怎么就疏忽了每天都有一双属于我的,等着我回家吃饭的筷子呀!

(选自《思维与智慧》)

阅读手记

一日三餐,吃饭时总是在餐桌上放一大把筷子,这已是文中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动作了,虽然餐桌上只有父母二人。这是为什么呢?或许一大把筷子就是父母眼里的满堂儿孙吧,它能勾起父母的几多回忆、几多亲情、几多幸福。这篇叙事散文正是抓住了生活中这种看似平淡的小事,折射出了浓浓的亲情。而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敢于解剖自我,对自己不能常陪父母进行反省。

经典阅读二

老死江湖的鱼

曾德风

你见过老死江湖的鱼吗?没有,因绝大多数鱼在老死江湖之前很久很久,便英勇无畏地在人或其他兽类的嘴巴和肚皮中找到了理想的归属。有那么一条错过了慷慨赴死的机会,很快就要老死江湖的鱼,后悔不迭。他的后悔,比呼天抢地更催人泪下。

这条鱼,本来是有机会争得荣誉的。比如说,他本来是有机会成为某位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或者牛顿的早餐的,那样,他又间接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本来还有机会成为某位妙龄女郎的美食的,贡献虽然小了些,但那种不可言状的愉悦,会令他回味一辈子。

他埋怨自己为什么要下意识地躲避渔人的网和鱼钩,贪生怕死一如大叛徒甫志高,真是太没有出息了!现在可好了,他将要老死,想主动进入渔人的网或咬住渔人的铁钩,也没有移步的力气了!就算他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主动进入渔人的网或咬住渔人的铁钩,渔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抛到九霄云外。因为他骨瘦如柴,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了,连乞丐见了他,都会嗤之以鼻!看来,他只有黄泉路一条路可走了。他有机会接受的,不是巨大的荣誉,而是一束束怜悯的目光!那目光,在他不是安慰,而是一把把刀子,直刺他敏感的神经。对于一个曾经不乏英雄情结的鱼来说,它欲哭无泪!

还有,这条错过了慷慨赴死大好机会的鱼,进入暮年之后,饱受老年病的折磨,痛苦不堪。他的颈椎,长满了大大小小的骨刺,刺猬一般,时时刻刻都如万箭穿心!他恨不得把颈椎从脖子上取下来,放到铁匠铺里重新打造一番,以换来焕然一新一身轻松,从此不再受折磨,但这只是痴心妄想而已。他走起路来很帕金森,不是直步也不是猫步,而是像用茅台酒浇灌出来的一株摇摆度惊人的植物,立场再也坚定不起来!他老掉牙了,吃起饭来,像要把碗里的饭一粒粒数个一清二楚。他老眼昏花,一条美人鱼从他的身边游过,他还以为过去的是加西莫多,没有对他身上的荷尔蒙水平产生丝毫波浪。他已经很木乃伊了!要是他抓住机会慷慨赴死的话,这一切,就无从发生了。

这条将要老死江湖的鱼,还有一重后悔,就是害了晚辈。他的晚辈,对他一辈子积攒起来的积蓄虎视眈眈,恨不得把他身上的每一片鳞片都变成美元、欧元。因为他,晚辈中频频出现好吃懒做的不肖子孙!如果他当初果断地慷慨赴死,留给晚辈的,就是一顿励志大餐,而非其他,兴许会吃得晚辈们热血沸腾。可惜机会不再,呜呼哀哉!

(选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阅读手记

这篇哲理散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剖析了一条错过慷慨赴死的机会、而今将要老死江湖的鱼的心路历程,向我们说明: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决不能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这条老死江湖的鱼虽然最终能保全性命而寿终正寝,但它的内心却后悔不已。它的偷生,不仅毁了自己的荣誉,还给自己的后代带来了不良影响,“因为他,晚辈中频频出现好吃懒做的不肖子孙”。

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说理,生动形象,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经典阅读三

非常逻辑

莫小米

几个人,一边打牌,一边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电视。

电视里在说,有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陪爷爷上省城看眼病。医生说爷爷是白内障,不马上手术怕会失明,手术费要4500元,小伙子却只有1500元,急得要命,当面安慰爷爷,背过脸去掉泪。同病室住着个中年人,拿出3000元递给他,让他赶快给爷爷手术。

打牌的人说:“哟,一个雷锋!”

另一个说:“非亲非故的,他会不会有啥目的!”

“说不定是他失散的弟弟?”

……

小伙子其实也纳闷儿,素不相识,这个城里人拿出这么多钱,是不是有所图呢?但爷爷手术要紧,考虑不了这么多了。没想等爷爷手术做完,那位大哥竟不声不响地出院了。回到家,小伙子越想越不安,好不容易凑足钱,到医院打听,还真打听到了大哥的单位。随后两家常有来往,过年了,小伙子给城里大哥捎点年货去,大哥到乡下来,看到小伙子家三代人住的房子又小又破,就拿出2万元钱,张罗着帮他们造房子。

打牌的人说:“怎么回事?放长线钓大鱼吗?”

“他好像不是大款,普通职员嘛!”

“一定有目的,否则不合逻辑。”

“要不就是有毛病。”

……

又一个新年,小伙子打电话到处找不到大哥,到城里一问,大哥得白血病住院了。他卖了家里所有的猪,凑了1万块钱,赶到医院,寸步不离地服侍大哥三个月。大哥治疗费不够,小伙子竟然卖掉了新房子,4万块钱交给医院。

打牌的看呆了:“怎么都那么傻?医疗费无底洞,4万块好比杯水车薪!”

“问题是白血病,卖了房子也救不了他的命,一家人又没地方住了不是?”

“是啊,4万块钱能换命倒也值!”

……

结局还是很有希望的,有人得知这对兄弟的事迹,一次拿出20万,房子赎回了,治病的钱也有了。

打牌的说:“20万?这个人一定是大款了!”

另一个说:“听说有人的钱来路不正,做些善事获得心理平衡。”

……

这时,电视上,大哥说出了他的逻辑:“当初我就是看他对爷爷那份孝心,才帮助他的。”捐20万的人也说出自己的逻辑:“我帮助他们,只因为他俩都是替别人着想的善良人。”

简单而又朴素的逻辑,怎么在当下普通民众的心里,都变成了非常逻辑?

(选自《晚报文萃》,有改动)

阅读手记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几个打牌人对电视里报道的一个农村小伙子在给爷爷治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议论,揭示了当今社会一些民众的阴暗心理。

城里大哥帮助农村小伙子,是因为他看到了小伙子的孝心;农村小伙子知恩图报,是因为他看到了城里大哥的诚心;捐20万的人又帮助他们二人,是因为他看到了二人的善心。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爱心。这些善举的逻辑原本就那么简单,但在打牌人的眼里,都变成了不正常!在打牌人看来,无端帮助别人,就一定有目的或企图,否则就不合逻辑,因此他们才有了种种猜测、嘲讽甚至恶意攻击。

文章以几个打牌人的谈论串起,篇末道出了事情的真相,恰是对打牌人的无情嘲讽。而以疑问句收尾,既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不解之情,也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演练版

阅读目标

1.抓住关键要素,把握文章的内容。能够从文章所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标题等)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2.寻找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且选材十分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而线索就是把这众多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找到了这根红线,就能很容易地理清文章的脉络了。散文的线索可以是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事物,可以是情感的变化,还可以是时空的变化等等。

3.感悟散文的魅力。散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作家的真知灼见、真性情。其次来自文章凝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

品读演练一

看海

李锐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

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名牌或非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我不由得想,在这样一副装备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感到遗憾。

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待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了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选自《读者》,有改动)

阅读感悟

大自然孕育人类,给予人类生存的空间和资源,可是我们人类却常常肆意破坏它。当我们真正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惊醒:我们在怎么做呢?于是,我们一边高喊着保护自然的口号,一边有恃无恐极尽所能地大搞“开发”。哦,朋友,请善待大自然这位可爱的母亲吧!

阅读思考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通过此题,请你判断本文在散文中的归类。

2.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

品读演练二

为爱挺直

郭华悦

父亲早早去世了,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母亲就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的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们叫做“小罗锅”了。

母亲蹬脚踏车时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在那些风雪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选自《知识窗》,有改动)

阅读感悟

读完全文,我们很快便可判断,本文是抒情散文。“养儿方知父母恩”,在平凡的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一个淡淡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握手,一声声的唠叨,这些都是无以言传的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为什么要一次次上演呢?读罢本文,我们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所以,请尽早对父母大声说:我深深地爱着你们!

阅读思考

1.联系全文,说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

2.“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本句中的“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品读演练三

活着的伤疤

牛汉

从口外草地回来的人,身上多半带着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疤。如果伤在手上脸上,谁都看得见,而有些伤是很难看得见的:首先,他就不愿让谁看见,而有些伤,即使让你看,你也看不见。这些伤,痛在骨头里,只能从他们艰难的步态(并非由于衰老,他们大都不过三十几岁的人)和深重的哮喘声中,猜想到他们曾经遭受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病痛。

秃手伯失去了双手,一目了然,他无法瞒过谁,但是他那满胸脯的伤,却从来不让人看。

我也只见过一回。

有一年夏天,他一人在河里洗身子,我悄悄地游到他身边,想帮他擦擦后背,才第一次窥见他胸脯的伤疤(只听说狼差点把他的胸脯撕开)。不见则已,一见真吓得我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伤疤?我心想,他回来已有两三年,再早的伤也早该结疤,但现在我看见的是一个血淋淋的胸脯。我觉得血还不住地在流,映着夕阳的光辉。

我惊奇地对秃手伯说:“伤口还在流血,可不能见水!”

秃手伯很平静地说:“不碍事,早已不见血了,这叫红疤。很不吉利。”

秃手伯用手抚摩着自己多难的胸口,叹了口气,说:“红疤,就是说这伤还没有死。”

“还没死?”伤还有不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的。没有死,伤还活着。天阴下雨时它不让我安生,整个心口还像那只狼在咬我撕我。”

我禁不住去摸摸秃手伯痛苦的血红的胸脯,他没有阻拦我,我不敢用手摸。生怕血冒了出来。

“愿意摸就摸摸,不碍事。”

“疼吗?”

“不疼。”

是的。伤疤显然没有死。我觉得它还在折磨他,哪有不疼的伤?尤其是这红疤,还活着的伤疤,更不能轻信它。

几乎没有摸到一点光滑的好皮肤,蚯蚓似的隆起的密密的伤疤,仿佛在蠕动着,它们比好皮肤还要硬得多。

一条条隆起的弯曲的伤疤里,似乎都生出了自己的筋骨,自己的血管,自己的神经,自己的记忆,难怪它不死!

几十年过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

记得过了好多天,我问秃手伯:“你胸脯上的那些伤疤为什么不愿意让人看见?”

他皱着眉头说:“伤疤千万不能露给别人看,不能让人为自己承担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

以后我再不向他提伤疤的事。我跟他常常一起吼唱西口调。

……

有关伤疤的道理,半个多世纪之前,秃手伯就对我讲过,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我的身上心灵上带上了许多伤疤,也很大,也很深,而且有的到我死后,可能仍然活着不死,我才真正地悟知了伤疤这个活东西。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有改动)

阅读感悟

伤疤的根究竟在哪里?这篇散文引领我们一起来思考关于生命的隐忍与刚毅的特点。“伤疤”是肉体创伤愈合后留下的印记,为什么说是“活着的伤疤”呢?牛汉曾说:“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伤疤》)“活着”二字,是否在昭示一种磨难,是否在提醒我们已拥有了幸福,是否在展示一种坚忍的精神,是否在告诫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思考

1.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含意的理解。

2.结尾一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试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并据此判定本文在散文中的归类。

3.你认为,本文以“活着的伤疤”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鉴赏版

鉴赏目标

1.品味语言特色,感悟、理解、运用。学会从修辞、情感等角度对散文中精彩的语言、段落进行赏析,感悟作者的情感,并能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了解表达技巧,分析写作特色。常见的散文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从表现手法上看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象征、铺垫、烘托、衬托、对比等等。读散文要能读出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能够分析这些技巧的作用。

3.尝试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散文以它优美的意境感染人、熏陶人。阅读鉴赏散文时必须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并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如此方能领会散文的神韵。

美文品读一

冬夜读书

葛筱强

从儿时起,我就喜欢冬天。因为在无限苦寒的冬夜里,我可以傍着泥筑的火炉,捧着一卷大书或小册“陶然忘饥”。这其中不仅有古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恬适意境,更有“雪夜闭门读闲书”的清新雅致。

你可以想见,在塞外凛烈北风的肆虐下,在漫天飘飞的大雪中,一座乡下的略显古旧的屋内,一个书生瘦削的身影和他专注沉醉的眼神……这是一种多么孤单而富于怀旧意味的场景呵!多少年来,我生命的黑夜就是如此泅过,我沉寂的心怀就是如此打磨。“非人磨墨墨磨人”,我常常在柯灵的一声叹息中顿悟,世事无论如何变幻,人生皆在每个人的嗜好中如雪泥鸿爪,深深印过,之后又了无踪迹。我唯一的愿望便是在这“墨磨人”的境况中,一天天磨净简单朴茂的灵魂,从黑发至白首,磨得人生铅华洗尽,磨得人生如风载歌行。

近几年来,随着情怀的日趋平淡、冲和,志趣的回归洁简、自然,冬夜的读书也愈发地显得抖落风尘、明目洗心。我愈来愈喜欢“青菜豆腐”式的清淡之品,开始厌弃隐私秘闻、乱神怪力的糙食零碎,如蒙田所说之“文殛”,如“贾雨村言”之乌有辞,乱人情操,损人心性。真正的体察人性、与自然浑然一气的佳构,永远是读书人超拔气韵的目标与指南,一如冬夜窗前的莹莹白雪,映得人思想通体剔透,甚至可以听到纯银般的脆响。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生如草芥的我,在茫茫俗世里宛若一粒一阵小风即可吹动的尘埃,在白日里为稻粱奔波劳顿过后,拭去脸上可憎的灰尘,伴着摇曳的炉火,能“手握诗书心顿宽”,实乃此生的一大幸事。是这寒夜中的读书,使我有了慰藉旅程的拄杖与绿地;是这寒夜中的读书,使我消退了追名逐利、阿谀谄媚之念;亦是这寒夜中的读书,使我“复归于婴儿”,在硝烟狂卷的人间保有踏实、稳健、纯正、善良的道德之心。

(选自《盐城晚报》)

鉴赏品读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作者在冬夜读书,读出了自然,读出了平淡,读出了善良。其实,生如草芥的我们如果拥有了书,就会拥有一个无限活跃的思维空间,就会俯视无穷无尽的宇宙。我们人类正因此而高昂地生存于地球上。

本文语言优美,多处引用诗词,增加了全文的内蕴。句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相结合,整句散句错落有致。比如结尾部分“是这寒夜中的读书,使我有了慰藉旅程的拄杖与绿地……亦是这寒夜中的读书,使我“复归于婴儿”,在硝烟狂卷的人间保有踏实、稳健、纯正、善良的道德之心”,运用一组排比式的整句,既增加了气势,又点明了读书的作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以读书为中心,以时间为序,写了自己不同年龄段对读书的不同感悟,以写实为主,也有联想,让我们读来很受感染。比如第二段“你可以想见,在塞外凛烈北风的肆虐下,在漫天飘飞的大雪中,一座乡下的略显古旧的屋内,一个书生瘦削的身影和他专注沉醉的眼神……这是多么孤单而富于怀旧意味的场景呵!”就是对塞外读书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很具美感。

美文品读二

一辈子的乡音

朱凌

很奇怪她离家几十年,为什么乡音总是不改。她那浓重的乡音,总是会让别人听不懂。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掉,依旧用乡音和大家交谈,听不懂,便多说几次,直至别人听懂为止。

有时也常问她,年轻的时候就出来了,为什么还是改不了乡音。每到这个时候,她总是会笑着说:“傻丫头,外婆不想改,改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而他和她生活了几十年,同她一样,依旧乡音不改。他俩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他们的子女,对于乡音却是又爱又怨。爱的是从小母亲便是这样在呼唤他们的乳名,怨的是一说乡音,便会引来别人的哄堂大笑。在外人听来,乡音不好听,可他们却不能不听。

再后来,子女也成家立业了。可奇怪的是,对于自己的爱人,他们都说当地的方言。可是一旦回家,面对父母时,便会说起乡音。一家人热热闹闹,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却又看着很是羡慕。

也曾问母亲,为什么对我不说乡音。母亲轻声说:“我们说乡音,那是因为你外婆的原因,故乡我还从没有去过,而这里便是我的故乡,和你,我自然要说咱这的方言了。”

母亲将自己的出生地当成故乡,而我又何尝不是。有时也常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里,会不会同外婆一样,不舍得丢掉自己的方言。怕一旦丢掉,便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如今,我也有了子女,我会用方言轻唤她的小名,这种感觉很是亲切。

前段日子,好友在网上和我聊天,聊着聊着,她说:“咱们语音聊吧,我想听听家乡的声音。”话筒那边,我听到了她那不太正宗的家乡话。她说:“离家多年,我都忘记该怎样说方言了。”听后,我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是啊,每个人在心底都有着恋乡情结,而乡音却能够让我们重温故乡的记忆。而我也在那一刻,终于明白了外婆为什么离家几十年,依旧乡音不改。

(选自《北方日报》)

鉴赏品读

这是一篇短小精致的美文。全文以“乡音”为线索,叙写了作者三辈人对“乡音”的态度。“乡音”在文中是故乡的象征,是思乡情结的具化。作者选材角度准,截取了生活中的四个片段,紧紧围绕乡音乡情这个中心展开叙述,用“乡音”这根红线串起了外婆、母亲、“我”、好友对乡音的依恋。本文叙事紧凑,浑然一体,很好地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本文语言质朴,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家常似的谈话。文中的人物语言不多,但却都点明了中心。比如“傻丫头,外婆不想改,改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作者让外婆的这句话很自然地把乡音与思乡联系在了一起,意在表达:原来外婆说家乡话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时时思念着家乡啊。

作者感情的变化也暗含文中。由最初对外婆说乡音的不解,到对母亲说乡音的奇怪,直至最后的终于明白。情感的一波三折,使文章跌宕有致。文章以“乡音”为明线,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暗线,一明一暗,一表一里,互为照应。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美文品读三

鸟的情意

房忠喜

我窗外是一片池塘,四周长满了芦苇,每到秋季,金色的苇管擎着白色的芦花,在微风吹拂下,飘到我窗前的花絮常常让我想起童年。

我家那茅草房的旁边是一片无垠的芦苇荡。

春天,我们用嫩绿的苇叶卷吹机(哨子)。成群的孩子,看谁卷得大,看谁吹得更响。上学的路上,课余玩耍的道边,伴随着袅袅炊烟和布谷鸟那明快的叫声,传得很远,很远。

夏天,三五伙伴,光着脚丫,了身子,进入茂密的芦苇荡。苇荡中有很多叫“呱呱叽”的鸟儿,在苇秆上结巢安家。我们进去掏鸟窝,捡鸟蛋。有时连芦苇一起折断,高高举起。那种炫耀的神情我至今想起来仍忍俊不禁。在母亲的呼唤声中,我们每每总有收获,甚至能捉到受伤的水鸟。这时,我家的餐桌上就会有金黄的炒蛋。水鸟是留给父亲的。

秋天,当苇花飞起,我们就会在芦苇荡里捉鱼、摸虾、逮小蟹。这个时候是全年生活水平最高的,但也最劳累。我们会在大人的催促声中采集芦花,留待打茅窝,这是我们冬天必备的全“茅”棉鞋,为随母亲去割草或者是芦苇准备着的。草堆总是堆得高高的,我们可以在草里掏洞,用于捉迷藏。

冬天,冒着严寒,在厚厚的冰面上寻找冻结在冰面下的鱼儿。遇到宽敞的冰面,我们就抽打陀螺。欢乐的笑声,淋漓的汗水,使单薄的棉衣显得多余。夜晚,在芦苇阵阵的涛声中,母亲坐在火炉边给我们缝补衣裳。清晨,父亲会将烤热的棉衣递到床前,那热乎乎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底暖暖地流着。

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窗外那块已被抽干了水、捕完了鱼的池塘。一枝低矮的苇秆上站着一只鸟儿,随苇秆轻轻晃动,像极了舞池里悠扬、休闲的舞曲。只见它的嘴里叼着一尾小鱼不停地左顾右盼。惊人的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将脸贴近玻璃睁大眼睛向外看:只见小鸟将小鱼挂在苇秆上,飞到距离约有10米外的另一枝苇秆上,静静地等候。二十分钟过去了,窗外无异常情况,只有那挂在苇秆上的小鱼轻轻摇摆,仿佛在叙说着什么……刹那间,我又想起自己清贫却快乐的童年,想起已逝的父母,泪湿衣衫!

(选自《扬子晚报》)

鉴赏品读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倒叙手法,由眼前的芦苇花引入回忆,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回忆了童年的生活,再由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思绪拉回现实,整体结构显得完整自然。

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营造情境。芦苇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渲染了气氛,又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水乡气息。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由景生。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和对往事的依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很快乐。

全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如“在母亲的呼唤声中,我们每每总有收获,甚至能捉到受伤的水鸟”,从这娓娓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的贪玩,读出其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上一篇:寓言 第2期 下一篇:西湖的水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