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管理效率榜

时间:2022-10-18 03:02:53

基金公司管理效率榜

管理多大规模的基金公司效率能实现最优化?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都不是!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60家基金公司2010年的管理效率展开统计发现,资产规模在300亿元至5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最具效率。

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基金公司管理效率榜”前10名中,有7家公司去年末资产规模在300亿元~500亿元间,分别是诺安、交银施罗德、中邮创业、长盛、景顺长城、兴业全球、长城。

管理效率最低的10家中,有9家去年末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分别是浦银安盛、民生加银、金元比联、天治、金鹰、天弘、诺德、新华和中欧。

管理总效率最高:诺安两年摘冠

在经济学中,存在规模经济效益之说。《投资者报》对基金公司去年的数据研究显示,300亿~500亿元管理资产,是当下基金公司规模经济效益最佳状态。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对基金公司来说,管理100亿元和30亿元所需部门设置、人员配备无太大差异,且在各项费用支出上也无太大差异,但管理费用收入却相差很大。前者每年能收到超过1亿元的管理费,后者只有几千万元,体现在管理效率上,前者效率会高于后者。

基于这个原理,《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将现有的60家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暂不列入统计)按4档分类,第一档为管理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之下,共13家;第二档在100亿~300亿元,共17家;第三档在300亿~500亿元,共15家;第四档,500亿元以上,共15家。

从排名的相关性分析,管理资产规模的大小与管理效率的高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效率高低的排名与管理资产排名总体相关系数为0.61。

但从具体各阶段的相关系数看,规模小的公司与效率越紧密,如低于100亿和100亿元~300亿元的公司规模与效率的相关性为0.65, 而超过500亿元时公司规模与效率的相关系数为负相关,为-0.31。

具体来说,基金公司的管理效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人力资源的效率,即每位员工人均为企业创造的净利润,人均净利润越高,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二是管理费用支出的效率,即支出每单位管理费用产生的收益,产生净利润越高,则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管理效率高的公司主要集中在300亿~500亿元区间,原因一是他们的员工较少,二是运营费用支出较低,从而实现了投入相对较低、产出相对较高的局面。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管理总效率最高的10家公司依次是诺安、广发、交银施罗德、中邮创业、长盛、易方达、景顺长城、兴业全球、光大保德信和长城。

继2009年之后,诺安在2010年再次成为管理总效率最高的公司。

在《投资者报》“2009年基金管理效率榜”中,该公司管理每10亿元资产实现682万元净利润,而2009年的行业均值仅为330万元;该公司每管理单位资产消耗费用最低,每亿元花费约440万元,仅为行业的二分之一,行业平均标准是860万元。

2010年,诺安人均净利润和单位运营费用产生的净利润仍位居前列。该公司管理了近500亿元资产,目前共有员工122名,2010年共实现净利润3.6亿元,人均实现净利润293万元,在行业中居第二名。

运营费用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统计数据显示,诺安2010年运营费用支出约2.37亿元,与净利润相比,相当于每支出1元运营费用,产生1.5元净利润。

与诺安类似高效率的,还有其他几家同处在400亿元规模的公司,如交银施罗德、中邮创业、长盛、景顺长城、兴业全球,他们的员工多数在100~150人之间,生成的净利润均超过2.5亿元,且总运营费用都不高,均值在3亿元左右。

相比而言,资产规模较小的公司,效率明显偏低。总效率后10名者,有9家资产规模低于100亿元。这10家公司分别是摩根士丹利华鑫、中欧、新华、诺德、天弘、金鹰、天治、金元比联、民生加银和浦银安盛。

他们的平均规模仅有53亿元,各家公司的平均员工人数为72人,人均管理资产规模不到1亿元。如浦银安盛去年末管理的资产规模仅19亿元,员工人数64人;金元比联规模仅12亿元,员工人数53人。

人均净利润远超银行业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公布,截至今年7月,62家基金公司共有9069人,属于从业人员很少的行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为华夏,共628人;最少的为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公司,共41人;平均每家公司146人。

虽然该行业人不多,但创造的净利润却高得惊人。

2010年,60家公司共创造净利润113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创造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净利润总额最高的是华夏,为10亿元,除华夏外,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还有易方达、广发、嘉实和博时。

如果从人均净利润分析,基金公司也属于高产出行业,人均净利润不仅高于上市公司整体平均水平,且与同处金融行业的银行业相比,也遥遥领先。

2010年上市公司的平均人均净利润为14万元,银行业为56万元。基金公司为125万元,为上市公司的9倍,为银行业的2倍。

基金公司人均净利润最高的前10家依次是广发、诺安、易方达、景顺长城、中邮创业、大成、兴业全球、交银施罗德、博时和长城,除长城外,人均净利润均超过200万元。

广发人均净利润行业最高,为328万元。该公司共有员工202人,管理公募基金资产1036亿元,人均管理资产5亿元。2010年广发共收取管理费13.4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6.62亿元。

但也有不少小公司人均净利润为亏损。亏损公司共9家,总额亏损最多的是民生加银,2010年亏损5490万元。

在人均净利润比较中,人均亏损最大的依次是民生加银、浦银安盛、金元比联、金鹰、天治、天弘、诺德、新华和中欧。

民生加银成立于2008年底,2009年3月成立了第一只产品,截至目前,该公司管理了5只产品,总资产规模32亿元,共有员工64人,平均每两人管理一亿元资产。与广发相比,民生加银十个人的效率相当于广发的一个人。2010年,民生加银人均亏损86万元。

人均运营费用最高:融通

除了从人力资源投入效率进行考量外,《投资者报》还进一步考量了基金公司运营费用支出的效率。

基金公司的运营费用主要包括员工的日常工资、奖金和福利,还有办公费用、渠道尾随佣金和广告费用,这些支出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如果这些支出产生了效率,将反映在净利润上。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及测算,2010年基金公司的运营费用支出合计约为205亿元,整个行业人均228万元。与人均125万元的人均净利润比较,每支付一元运营费用能为基金公司带来0.55元的净利润。

但高支出一定带来高净利润吗?未必。

统计数据显示,人均运营费用最高的10家公司依次是融通、广发、建信、华夏、景顺长城、易方达、工银瑞信、大成、南方和华宝兴业。他们的人均运营费用支出均超过280万元,最高的是融通,高达370万元。

如果将管理费用支出与净利润收入直接比较,可以表示每支出一元钱为公司带来的净利润。统计数据显示,运营费用使用效率最高的公司依次是诺安、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长盛、中邮创业、广发、长城、兴业全球、博时和易方达。仅易方达和广发的高额费用支出带回来了高额的净利润。

这10家公司每支出一元营运费用,平均能创造1.05元净利润,其中诺安创造的最高值能达到1.51元。

运营费用最无效的9家亏损企业依次是浦银安盛、金元比联、民生加银、天治、金鹰、天弘、诺德、新华、中欧。

上一篇:投研实力提升显著 长信基金“中考”突进 下一篇:基金公司最优管理效率:400亿规模成黄金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