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梅山文化园建筑人口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时间:2022-10-18 11:32:07

浅谈梅山文化园建筑人口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摘要:梅山文化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宗教、民俗和建筑等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梅山文化园的寨门、梅园、农家小院、博物馆、景牌楼等典型的入口景观具体分析,指出在入口设计时应当合理地结合梅山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土壤植被、文化内涵、建筑形制、表皮肌理等综合元素,才能使其地域性得到充分表达,并更好地指导今后梅山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梅山文化:建筑:入口: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118-02

1 相关概念

“入口”即进入的地方,建筑的入口指室内到室外的过渡空间,黑川纪章将其定义为室内外空间结合区域的“缘侧”,是本文要研究的基本对象。“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与汉语的“景色”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通过后世的不断丰富,本文探讨的“景观”不再单指物质属性上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同时还包括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等属性,以及人与环境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感受。因此建筑入口景观设计是指建筑入口空间及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综合设计。

景观的地域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它是人们在传承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面貌和结构形式,但又不同于简单的“民族徽章”式的符号套用,更重要的是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等综合因素,具有“区域性”和“合理性”两大特征。例如,在不同地区的苗族建筑会有所差别,而同一地区的苗族和瑶族建筑则会有共同特征。

2 梅山文化园项目背景

梅山文化是起源于湖南省益阳市的安化、新化两地的一种古的地域文化,内容包含了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文化体系,其辐射范围从湖南地区延伸至中国西南部,远至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欧洲地区,是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梅山居民的生活区域依山傍水,地貌类型丰富: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水域均有分布,拥有较多的动植物种类。石材、木材、青砖、茅草、树皮等都是常见建筑材料。由于海拔较高和交通相对不便,古梅山人民通常就地取材或拆卸已损坏房屋的构建加以利用,既节约运输成本,又避免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梅山建筑的典型形制有干栏式、院落式、风火山墙式,其色彩一方面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基调古朴而厚重,充满神秘感,另一方面加以明快的颜色作为建筑的点缀。

中国梅山文化园坐落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仙溪镇富溪村,地处该村海拔约700m的密林深处,全园占地2600余亩。梅山文化园旨在修复和再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梅山古村落,以传承和发扬融合了汉、苗、瑶等多族文化的古梅山文化。

本文就梅山文化园主要建筑的入口景观如何表现富有特色的梅山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3 梅山文化园典型建筑入口景观分析

3.1寨门

寨门是梅山文化园的出人口,位于文化园北面。从当地的风玫瑰图分析,西北风是主导风向,大门朝向西北利于整个景区的通风,从而使院内形成怡人的微气候:从地形分析,文化园群山环绕,周围都是峡谷陡坡,仅有寨门所处地形为较大的平整场地,且前方没有山峰遮挡,视野开阔,作为寨门,这个选址和朝向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寨门(如图1)选择深灰色石块作为主要材料,原因如下:首先从材料层面分析,选择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其二,从色彩层面分析,寨门主体为深灰色而非其他艳丽色彩,满足古寨“隐”和“藏”的需求:其三,从表皮机理分析,这种石块形成的斑驳效果体现了土匪寨原始、粗犷的特点;其四,从形态角度分析,两道巨大厚实的石墙以及墙上的小窗和顶部的瞭望台等实用造型,真实再现了古寨寨门的典型形制。综上所述,深灰色石块最能体现梅山寨门威严、神秘、古朴的原生态特性。

3.2梅园院门

梅园是位于主轴线东侧离园区入口不远的建筑,其功能为书塾,采用梅山地区常见的书塾建筑形式——白色风火山墙围和天井院落的空间形式。垒砌白墙的砖和山墙顶部覆盖的小青瓦均为当地典型建筑材料。

梅园所在的地形为坡地,为烘托书塾地位之高且不破坏自然山体,设计师因地制宜,将梅园建在坡地之上,梅园入口则需要攀爬一层楼高的石阶方能到达(如图2),这些石阶同样由梅山当地的青砖砌成,表达梅山人对知识、文化不断追求和勇于攀登的精神。梅山建筑追求光影律动的效果,沿石阶进入梅园可见院内的高大竹丛,当光线穿透竹丛投射于白墙时,可形成一种独特的斑驳光影。

梅园入口设计运用多种装饰手法:人口前设有许多柱础,这些柱础均是旧时当地大祠堂或大户人家的建筑构造物,摆放在此既起空间引导作用,同时表达对梅山先民的崇高敬意:梅山文化是汉文化与苗瑶等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碰撞融合的结果,门口的石狮子显示出偏汉化的庄严气氛(如图3),而高翘的牛角造型的飞檐则透露出对与梅山先祖蚩尤的崇拜。

3.3农家小院院门

农家小院坐落于半山腰,南北朝向,背山面水,隐秘于山林之间,是用来体验梅山生活民俗的场所。

小院入口的院墙材料全部取自山上的山岩(如图4),是真正的就地取材,既经济又环保。梅山山多水多,这样的山体十分常见,为房屋建设提供不少便利。在色彩和机理方面山岩都区别于园区内其他建筑材料:山岩呈土黄色,代表土地,象征梅山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另一方面它比一般砖块厚度更薄且形态不规则,因此山岩砌成的院墙会形成不规则的凹凸机理。此外,在院门前和院内都种有大小、种类各异的当地树木,在不同时节、不同光线下会产生丰富的光影和色彩变化。小院的“门”本身形态与之前梅园的形态不同,以拱券的形式出现。而在在梅山地区的传统建筑中拱券形式较为常见。

3.4博物馆大门

博物馆是一栋合院式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建筑体量,又结合了南方天井院落建筑形式。博物馆主体建筑材料同样为当地常见深灰色石材。为凸显博物馆入口,一方面选用当地常见的木材为主要材料与石墙形成对比,且其高度略高于两侧的院墙;另一方面加以白墙灰瓦的山墙元素进行修饰,更显梅山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如图5)。

通向博物馆入口的道路两旁都有柱础摆设,与梅园前的柱础一样,在展示当地文物和装饰道路的同时,也起空间引导的作用。博物馆前方有一大片小黄花,它的盛开与凋落预示季节的更替,成为梅山人感知季节变迁的重要因素。大门外摆放有一对年代久远的石狮子,狮子为万兽之王,生性凶猛,摆放在此起守卫作用;在入口处的灰空间还增放一对石马,古人视马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将两种猛兽至于此地,不仅起装饰作用更满足当地的精神追求。在大门两侧还挂有一幅由陶澍先生题写的对联,上联是“春日游山欣有德”,下联是“闲时揽古极其娱”,悬挂在此表达后人对梅山贤明的崇敬之情。

3.5景牌楼一风情街主出人口

景牌楼不是一扇“门”,而是位于风情街的主要出入口,是东线的重要景观节点(如图六)。梅山文化是苗瑶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苗瑶地区的村口或寨门前设有塔楼已成为此地特有的地域景观,而景牌楼所在地旧时称“景牌上”,因此得名“景牌楼”,意图真实还原历史场景。

苗瑶地区的塔楼体量不一,高度从七八米至二三十米不等。景牌楼高15.4m,属中等体量。塔楼主体框架都采用实木材料以榫卯方式搭建而成,共有五层,每层盖有当地常见的小青瓦,四角的飞檐高高翘起,呈现当地建筑的典型形制。如此大体量的塔楼完全由梅山匠人徒手复原,足见当地木匠手艺之精湛,技术之高超。

3.6雪芳塔——梅林桥入口景观

梅林桥是安化地区常见的风雨桥形式。梅林桥横跨在梅山文化园的主体水景之上,长度有30余米。在梅林桥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出入口,均由白色山墙构成。山墙的正脊上有动物图案的砖雕进行装饰,体现了梅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梅林桥东端出入口前有一座雪芳塔,它是一座石塔,是清代年间的产物(如图7)。雪芳塔具备梅山地区石塔的典型特征:主体由灰色石块砌成,共有三层,每层由翘起的飞檐衔接,顶部呈宝葫芦形,在砖块上雕刻有寓意吉祥的蝙蝠等纹样。雪芳塔不仅仅是一座形态上的古塔,而是有实际功能的风水塔,这是当地宗教文化的又一体现。古老的梅山人信仰梅山教,因此在桥头摆设一座风水塔表达梅山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景仰。梅山先民们崇拜自然,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灵性,因此希冀雪芳塔保佑一方风水,守住平安。

3.7武生门——日月亭主出入口

武生门位于水库大坝的一端,是通往日月亭的主要出入口。

习武是梅山地区人民的传统,无论男女老少都受过武术的熏陶。武生门体现了梅山地区人们的民俗风情。它采用深灰色石材垒起一道门洞,顶部采用石块随意堆砌的形式(如图八)。其建筑材料、色彩、形式都是对梅山地区建筑小品的真实再现。

4 结语

梅山文化园从保护和传承梅山文化的角度真实再现了梅山地域文化,全文以小见大,从建筑入口景观切入探讨梅山文化园对梅山文化的地域性表达,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建筑入口景观进行分析。深刻挖掘其背后的科学合理性及深刻的文化内涵。但因作者自身能力以及文章篇幅有限,研究无法面面俱到,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

上一篇:法医物证学(上) 下一篇:说不清的运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