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文化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09:35:06

中国佛教文化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要:佛教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本应有的重视,直到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增长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佛寺园区的吸引力得到显现、然而佛寺园区的设计涉及选址、布局、构景、空间处理、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等诸多方面,其宗教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规代建筑设计师对佛寺园区的设计把握难度很大,更何况是做创新设计。通过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的把握佛教建筑符号与当代建筑符号的有机结合,研究出有效的现代宗教建筑设计指导理论,并设计出既能满足传统宗教文化功能需求、又能符合宗教发展规律满足现代社会特定需求的宗教建筑。

关键词:中国佛教文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67年)由西域传入我国之后,并迅速传播。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本土的儒教和道教,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自唐之后,不独儒者混于佛,佛者亦混于儒”,反映了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文化形式。中原地区的佛教寺庙,与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发展着。

寺庙园林一般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庙内外的园林化环境,也泛指属于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佛教寺庙园林植物的研究。佛教特色植物及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研究报道不断增加。

1佛教符号语言的设计应用

佛教文化历经千年文明的洗礼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佛教符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佛教符号备受设计师的推崇建筑符号也不例外然而把传统建筑符号机械的应用到现代佛寺园区设计之中会造成设计作品僵硬缺失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要做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深层融合必须在设计中对宗教文化有所理解并对宗教建筑符号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提炼。

1. 1佛教符号的继承提炼与创新

佛教建筑符号是两千年来不断地变化改造演变而来佛教宗教建筑符号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宗教文化信息和社会信息,为了反映当下时代精神融合社会文化我们在进行佛教园区艺术设计时首先要学习优秀传统佛教符号并对传统宗教符号进行系统的分析将其富有生命力的佛教文化符号提炼出来用现代的眼光和手段进行改造使其既有传统宗教文化积淀,又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1.2世俗符号的融入辅助

我们必须面对传统佛教建筑符号或多或少受到封建社会腐朽思想影响的事实传统佛寺建筑布局方式及对神灵的崇拜河以直接映射出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面貌。诸多建筑符号、宗教符号都有皇家世袭工匠艺术的影子建筑符号比较繁缉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如果完全照搬复制传统的佛教建筑符号并不符合佛教的发展趋势需要对传统佛教符号进行一些改造更多地融入新时念。平面布局是传统寺院的典型布局方式加果要顺应“人间佛教”和‘.都市佛教”等新兴佛教理念这种传统布局方式很难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得以发展。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佛教建筑亦逐渐现代化。能反映当下时代精神,结合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佛寺建筑并不是对传统佛教建筑的背叛而是对佛寺园区艺术设计的发展。

1.3符号与意境兼顾

佛教建筑符号的符义是佛教符号的精髓佛教符号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其背后意义的存在人们通过符号对美好事物表达向往之情的原因。我们在对传统宗教建筑符号进行再利用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丢掉传统宗教符号的神韵,这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的最集中体现同样是中国设计师最值得引以为傲的地方。然而对佛教园区意境的塑造并没有引起急功近利的投资方的注意规代佛教园区建设中意境的缺失已经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2佛教园区建筑符号语义蕙境的完善

佛教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精神活动空间通过建筑的物质形态有秩序的表征其佛教文化建筑符号为佛教自身的和文化特质服务背后的逻辑结构是佛教文化对物质空间的构建具有深厚的宗教人文情怀体现出佛教与世俗世界的沟通。现今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佛教园区开发往往具有浓厚的商业目的而商业性质作为佛教空间与世俗空间的交互重叠性质只是佛教文化的延伸属性过于功利的建设目的导致佛教园区最核心的宗教精神与意境塑造本末倒置不被重视忽略宗教与意境的塑造单纯通过建筑符号进行机械的堆砌无法展现佛教文化真髓。

2.1佛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佛教园区在建筑设计、建筑布局、园林设计及园林景观设计上都应当营造出“佛家净地”“ 佛国净土”的意境和气氛赴绝过于“商业化”“符号化”盲目追求气势和规模无法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构建建筑空间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佛教思想与教义油此生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佛教空间才能满足其宗教功能需求并给人带来独特的宗教精神体验宗教功能是佛教园区最主要的功能宗教空间的塑造尤为重要。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要合乎佛教宗教制度,并且根据地域性差别进行具体设计。整体设计要符合佛教寺庙设计的规范具备应有的建筑功能设施在佛像布置等佛教特殊设施布置上应当按照佛教的基本教义进行其位置、排列、大小等因素要相互平衡。建筑风格上要庄严肃穆显示出佛家清净之地的氛围。

2.2园区园林空间的意境塑造

禅宗佛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园区中园林景观设计亦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除采用亭、楼、桥、廊、水池、假山等建筑符号语言外还融入诸多佛教建筑符号加塔、经幢、佛教情节雕像、佛家圣迹等佛教景观小品通过植被气候变化,匾额楹联、文物古迹及晨钟暮鼓等悠悠禅意来塑造出佛教园区应有的宗教氛围。佛教的教义是脱世离俗的因此佛教僧人不会直面世人佛教寺庙建筑的规划布置上也是曲径通幽,简言之就是“屏俗”但是,现代佛教建筑的可用空间是有限的很难达到传统佛教园区的规模,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注重传统园区意境设计并探索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理念与手法。

3具有佛教意义的植物引用到园林中来

佛教园林植物不乏具有深刻宗教含义的植物种类。在所记录的22株古树名木中,桑科榕属植物最为丰富。榕树(包括榕属其他种)通常称为毕钵罗树或阿说他树,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类群,印度自古以来即视其为神木,用来制造供具,或作为火供时的护摩木;菩提树在四大丛林中被大量使用,它是诸佛成道之树――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毕钵罗树或阿说他树。此外,在佛经书籍中提及的22种植物(表1)在四大丛林中有广泛应用,它们占所有植物种类的17%,这些植物多原产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一并带到了中国并且广泛种植。

植物运用到园林的景象:

从葱葱郁郁的古树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给世间万物划上的痕迹,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佛教思想的笼罩下,万物都如此生机勃勃,让人的心灵得到无限启发。

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宗教中的“意”是指六识相对的思虑之意,而“境”是指人的五根及其所对之对象。有学者将古树给人带来意境的传达方式联系到了“触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古树给人带来的享受。不仅仅是视觉、嗅觉,这也让我们逐渐开始认识到佛教中的“意”与“境”同园林上的“意境”千丝万缕的联系。

结语:佛教认为人有“五境”,“五境”之外还有一个“法境”,同样佛寺建筑在自然风景的辅助下将建筑符号在功能、布局、数量和质量上进行塑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仅满足其宗教功能还能达到佛教禅宗意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君洁,魏景沙,刘银华.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J]. 设计,2014,09:87-88.

[2]颜婷.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索[J]. 中外建筑,2014,10:69-71.

[3]夏慧艳,王新. 浅析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54.

[4]陈春玲. 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方式[J]. 中国园艺文摘,2014,09:151-152.

[5]马海婷,陈瑶.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J]. 现代园艺,2014,20:101.

[6]艾国. 论述中外园林艺术特点及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9:15.

[7]李楠,刘阳蕊. 浅析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14,10:54.

上一篇:中小学作为避震场所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针对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