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手操作学数学

时间:2022-10-18 08:02:41

让学生动手操作学数学

“让每一个学生去动手做科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听科学”是现代教学论特别提出的最新要求。在数学课上之所以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展开,这样做就很容易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把学生推到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对课本上的理念理解得更清晰明了了。所以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快、更正确地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教师就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日常教学中课本上的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而且是教学的重点不容忽视。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自主思考并试着解答,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提高想象空间

作为教学内容写在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一经被阐明和证实就会以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一些公式、理论的思维推导过程隐含其中。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测一测,就可能有所发现。他们对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时能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使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这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时,计算公式明明白白写在课本上。是让学生跟着课本上的公式理论做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推导出结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转变点。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就要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而我在日常教学中则是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动手探索、讨论、逐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用几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去摆出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上下两边、左右两边的密切关系。我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发现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得出的?这时我把思维空间交给了学习小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想象空间。

二、通过动手实践求证正确的结论

学生理想的学习过程,应该始于直接经验,逐步向抽象经验展开。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发现了正确的结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此时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相互辩论、共同探索得出结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般的教学方式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后,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然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堂练习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猜想: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周长都可以用这个公式算吗?这时候需要验证,我让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用长短不同的小木棒摆出各种平行四边形,然后用自己得出的公式计算出周长和实际动手测量的周长比较有无差错。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具体实物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对比公式计算和实际测量是否正确。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确信自己的推导是正确的,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动手练习,巩固认知

我们都知道一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实践出真知”,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出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愉快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的兴趣盎然,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手、耳、眼、脑同时并用。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智能素养,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去探索、讨论从而得出新知。让学生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摆脱枯燥的灌输式学习,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全面理解。

四、动手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学生把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到新的数学知识后,认为利用公式计算周长可以帮助自己和家人实际应用时,这时候,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好处,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我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他们的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如用铁丝等制成的几何形体,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操作、推导、验证,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动手操作是关键,动手操作更能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自己亲手实践过的东西才是他们最深刻的体验和难以忘记的回忆。所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学数学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应用知识更加灵活,使所学知识更加扎实有效。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论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